摘 要:隨著我國改革開放的程度不斷深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fā)展日趨完善,經(jīng)濟發(fā)展水平越來越高,信息化、網(wǎng)絡化時代的快速發(fā)展,國外的各種思想、價值觀念對我國有著較大的沖擊。大學生如此的心理問題給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帶來了巨大的挑戰(zhàn),面對這種挑戰(zhàn),我國高校思想政治教師、學者必須從學生的實際出發(fā),制定科學合理的教學計劃,采取對癥的教學手段,時刻關注大學生的思想動態(tài)、問題,引導學生形成積極、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培養(yǎng)國家需要的人才?;诖?,本研究以融匯式教學的概念入手,分析大學生目前思想政治教育現(xiàn)狀,針對性的提出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采用融匯式教學的相關對策,為高校思想政治研究者和教師提供一些可參考的理論依據(jù)。
關鍵詞: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融匯式教學;策略分析
隨著我國改革開放的程度不斷深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fā)展日趨完善,經(jīng)濟發(fā)展水平越來越高,信息化、網(wǎng)絡化時代的快速發(fā)展,國外的各種思想、價值觀念對我國有著較大的沖擊。研究表明,目前高校大學生存在著思維活躍、波動加大,自我約束能力不足、內(nèi)心空虛、迷茫,抗挫折能力差,易受周邊環(huán)境影響較大。大學生如此的心理問題給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帶來了巨大的挑戰(zhàn)。
面對這種挑戰(zhàn),我國高校思想政治教師、學者必須從學生的實際出發(fā),制定科學合理的教學計劃,采取對癥的教學手段,時刻關注大學生的思想動態(tài)、問題,引導學生形成積極、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培養(yǎng)國家需要的人才。
而融匯式教學是高校大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種教學模式,主要包括內(nèi)容、時間和體系的融匯,將其有效的應用到思政教育的實際教學中,能夠進一步提高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水平,促進大學生人生、職業(yè)發(fā)展。
基于此,本研究以融匯式教學的概念入手,分析大學生目前思想政治教育現(xiàn)狀,針對性的提出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采用融匯式教學的相關對策,為高校思想政治研究者和教師提供一些可參考的理論依據(jù)。
一、概念
融匯式教學是教學方式的一種。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匯式教學主要是指教學內(nèi)容、教學實踐和教學體系三方面的融匯。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學內(nèi)容的融匯:是指包括思政理論、設計和實踐課三者在內(nèi)的有機結合。也就是說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將三者巧妙結合在一起,理論課堂的主要內(nèi)容要在教學大綱中進行提現(xiàn),學生再設計學習過程中對全部教內(nèi)容有較為全面的了解,同時在實踐課開始之前要將所用到知識進行提前傳授,讓學生在充分準備的基礎上進行課程的實踐。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學時間的融匯:是指每學期理論課、實踐課、設計課這三類課程的教學時間的相互結合。在這三類課程進行過程中,可以同時進行,也可以先后進行,還可以穿插進行,也就是說既可以對理論課知識進行鞏固安排教學時間,也可以對設計課內(nèi)容進行再落實而安排時間,還可以進行鞏固練習而安排時間。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學體系的融匯:是指將教師的分配、教學資源的分配、課程安排等方面為達到融匯目的,對理論、設計、實踐課程進行統(tǒng)一安排,結合著教學目標,學生培養(yǎng)計劃,統(tǒng)籌到整個教育體系之中。
二、現(xiàn)狀分析
(一)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教學方式有待豐富
在目前的高校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課堂中,理論性較強,多數(shù)教師教學過程中由于受課堂時間、地點的限制,對思政知識點都是點到即止,不能夠做較深的挖掘。同時在課堂中有限時間的互動過程中,不能夠很好的結合當前大學生的心理特點、實際需求,引用案例和目前大學生的現(xiàn)狀結合的不緊密。而且在教學過程中教學方法單一、靈活性、生動性不夠,教學內(nèi)容較為陳舊,對大學生喜歡和關注的熱點問題缺乏剖析的深度。這就要求在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采取多元的教學方法,通過不斷變化教學方式給學生全新的感覺,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促進大學生知識的接受和理解,融匯貫通。
(二)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監(jiān)督力度不夠
雖然各高校對于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非常重視,不僅配備高水平的師資,同時開設各類講座,邀請國內(nèi)思想政治教育的專家對學生進行授課,但是學生學習的效果不佳。主要原因在于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對學生學習的程度、教師教授的力度等缺乏有效的監(jiān)督,雖然有開設講座,但是講座內(nèi)容和學生的實際結合不緊密,多數(shù)思想政治教育活動不能夠從學生的實際出發(fā),導致活動的效果不佳,不能激發(fā)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沒有達到真正的教育目的。這就要求在開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課程中,要加大監(jiān)督的力度。
(三)高校對于大學生人文關懷不夠
目前,國內(nèi)多數(shù)高校對于學生的人文關懷是不夠的,不能夠以人為本也就是不尊重個人的主體地位,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就不夠,全面發(fā)展也就無從談起。在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學校設置的課程以及開展的實踐活動多是以學生專業(yè)發(fā)展為主,學生整體的人文關懷的實踐活動涉及較少,這也就導致學生人文素養(yǎng)不足,功利性的價值觀念加重,人際關系不知如何處理,心理承受能力較差,日后工作崗位上很難較好的適應崗位環(huán)境。同時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懲罰機制健全,但是激勵機制缺乏,也就導致對學生的人文關懷不夠,學生走向社會不能夠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質、心里素質等。這就要求高校在進行思想政治教育中要加大人文關懷。
三、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采用融匯式教學的相關對策
(一)提高人文關懷,開設人文相關課程
高校學生三觀形成的重要時期,學校不僅要重視學生的專業(yè)的發(fā)展,同時又要注意學生人文精神的培養(yǎng)。要能夠引導學生的關注自身精神層面的發(fā)展。而在高校課程中,思想政治教育課程能夠有效的傳播人文精神。要加強思想政治課的開發(fā)和利用。
在進行思想政治課的過程中,不能夠單純的進行理論的教學,要將生活實踐過程中鮮活、生活的例子引入到課堂之中,改變以往單一的灌輸式的教學模式,采用融匯式的教學方式,讓課堂更加生動,充實,有意義,為學生的生活能夠指引方向,讓枯燥的大學思想政治課程變成學生喜愛的課程之一。就像在教學中,能夠開設藝術鑒賞、傳統(tǒng)文化、國學經(jīng)典等相關課程,使學生的視野更加開闊,人文精神得到更好的提升。
(二)開展網(wǎng)絡模塊教學,有效利用網(wǎng)絡開展教學活動
隨著“互聯(lián)網(wǎng)+”的普遍運用,現(xiàn)代教育技術手段也越來越靈活多樣。各級各類學校都應探索適合自己特色的教育教學形式。許多教師利用互聯(lián)網(wǎng)上課、通過微信互動布置作業(yè)等為學生貼心解決學習問題。
現(xiàn)階段,慕課、微課等睞,許多教師自己制作微課,建立班級微信群,利用移動終端傳播知識,為學生的學習提供指導與幫助,打破時間、地點的局限性,教師與學生之間可隨時隨地展開交流,教師也可充分利用網(wǎng)絡資源與技術進行教學,通過網(wǎng)絡渠道查詢當前社會熱點與相關素材,為學生進行深入的講解與案例分析,使思政教學內(nèi)容更加豐富,學生能夠從思政課中獲得更多的知識與啟發(fā),為日后步入崗位和社會積累更多的寶貴經(jīng)驗。
(三)積極開展實踐教學,促進學生心理水平健康發(fā)展
隨著生活節(jié)奏的加快,社會變革的深入,很多社會問題造成大學生壓力增大,心理問題頻繁發(fā)生。一些大學生試圖通過網(wǎng)絡等虛擬世界找到自我,解決自身成長過程中出現(xiàn)的各種問題,而網(wǎng)絡虛擬世界紛繁復雜,各種信息魚龍混雜、難辨真假,使有些大學生迷茫困惑。學校教育者要摸清學生成長的脈絡,有針對性地解決個體問題或者進行團體輔導,為學生提供必要的、完善的、安全放心的心理咨詢服務,使大學生解決自身實際問題,在網(wǎng)絡空間中全面健康成長。
四、結語
綜上,高校要重視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要真正做到對學生進行人文關懷,不僅要求學生掌握豐富的專業(yè)知識,同時提高自身的人文素養(yǎng),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要采取多樣的教學方式進行優(yōu)質教學。
融匯式教學模式非常適合目前學生的實際發(fā)展,對學生的教學能夠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師可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進行不斷的嘗試,同時要在此基礎上進行不斷的摸索、創(chuàng)新,爭取更大程度的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參考文獻
[1] 溫一軍.”融入式”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探索與實踐——以河北北方學院法政學院為例[J].河北北方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5,31(06).
[2] 胡偉.從大學生的思維特征入手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J].張家口師專學報(社會科學版),1997(02).
[3] 溫一軍,班秀萍,郎琦.提升大學生就業(yè)能力的思考[J].共產(chǎn)黨員(河北),2016(09).
[4] 趙曙光,鄧純余.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深化與發(fā)展研究——“中國夢”主動融入式宣教模式論析[J].黑龍江高教研究,2016(03).
作者簡介:王子月(1987.10- ),女,漢族,河南師范大學,助教,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