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鐵剛
話說漢代,有個平民趙宣葬親不閉墓道,干脆就住在里面,服喪二十多年,鄉(xiāng)邑都稱他有孝行。
州郡幾次以禮請他為官他都不去??だ锇阉扑]給新上任的太守陳蕃。陳蕃問到他的妻子兒女后,知道趙宣的五個兒女都是居喪期間生的。陳蕃于是大怒:“圣人制禮,賢能的人都應該遵守,不賢能的人也應該努力做到。并且祭祀不需次數(shù)太多,太多了反而不敬。你現(xiàn)在睡在墓中,在墓中養(yǎng)兒育女,這是欺世盜名,迷惑群眾,污辱鬼神!真是豈有此理!”于是將他治罪。這個故事收在《后漢書》卷六十六《陳王列傳·陳蕃》里,真實可查。
趙宣服喪20 多年,鄉(xiāng)縣的人都稱贊他有“孝行”,是一個大孝子。按理,應該是受到表彰重用了。錯!在睿智的太守陳蕃(他15 歲時,說:“大丈夫處世,當掃除天下,安事一室乎?”)的追問下,暴露出了趙宣的假孝行——作秀!指責他“睡在墓中,在墓中養(yǎng)兒育女,這是欺世盜名,迷惑群眾,污辱鬼神”!不但不獎勵,反而將他治罪!活該!
古人服喪最多三年,在墳墓旁修屋子住下來以表孝道,有錢人家還雇人來守。上有所好下必趨焉,當時漢朝選拔人才時興舉“孝廉”,趙宣為了虛名,竟然欺世盜名,不惜在墓室守孝20 年,期間還生養(yǎng)了5 個孩子!呵呵!物極必反!這是服喪守孝嗎?顯然是在作秀作假,把孝廉當作道具,當作升官發(fā)財?shù)那瞄T磚。趙宣時不時的去墓室看看,冬暖夏涼,農活也不用干了,讓妻子干,自己成了一個懶人,樂得逍遙,還名利雙收,期待著有人提拔重用,幻想著名垂青史。
呵呵!趙宣這種人,如果陳蕃不是治罪打擊,而是獎勵給以高官,其后果不堪設想??隙ň陀袩o數(shù)個趙宣、李宣跟著學習效仿,假孝廉、假楷模,就會成群結隊......
說了漢朝說清朝。話說雍正六年,河南孟津縣農民翟世友拾得一名商人的170兩銀子,交還失主不要報酬,雍正就把他樹立為拾金不昧的“標兵”,賞賜他七品頂戴,地方官員也因教化有方而大受褒獎。一時間,拾金不昧者層出不窮,只要上報都有嘉獎,為此朝廷不知發(fā)放了多少銀子,提拔了多少官員,一時官民皆大歡喜。
后來乾隆繼位,規(guī)定對真正的拾金不昧者,由州縣酌量獎勵即可,不許上報,結果拾金不昧者倏忽不見……可見,其時很多所謂的標兵、榜樣、先進,都是不靠譜甚至是虛偽的,是沖著那利益而趨之若鶩的,是把拾金不昧作為一種有利可圖的投機和出人頭地謀取一官半職的捷徑或者手段。
說了古代說現(xiàn)在。2018年7 月29 日,20 歲小伙子王氏,頻頻出現(xiàn)在摩托車救火現(xiàn)場,救火時,就有人夸他“活雷鋒”,他也就顯得躊躇滿志。
警察對小王頻頻去救火,感到蹊蹺。一偵察,事情很快水落石出。原來小伙覺得自己相貌平平,沒有人關注,怎樣才能引人注目出點風頭?于是想到學雷鋒做好事??赡挠羞@么多好事輪到自己?于是他就投機取巧而縱火,自編自導幾起小火災,頗有成就感,結果當然是“偷雞不成失把米”。
更不用說,杭州縱火案的保姆袁煥晶,因賭博欠下巨款,就想通過縱火又救火來博取主人的夸獎,從而達到立功受獎的目的。結果火勢蔓延不可收拾,造成燒死4人的重大慘案!震驚全國!
真是走火入魔了,不可理喻!想立功想當活雷鋒就干正事呀。你這用心良苦的自編自導的惡作劇是在犯法!這也告訴我們,凡事不能看表面和結果,還得看起因和實質。
上文中的所謂孝廉、“活雷鋒”,怎一個“假”字了得,真真是欺世盜名!世上有真善美,就有假惡丑。而打假除惡揭丑,就如反腐打黑一樣永遠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