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開展初中生物課堂教學實踐時,如何實現(xiàn)高效化呢?筆者認為,就需要把握好三個方面的內容。首先要積極設計“導入”,通過抓拍學生的注意力,通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促使學生擁有成為主動性學習者的前提。其次,我們還需要把握中各種科學實驗的設計??茖W性學科離不開實驗作支持,只有融入“實驗”,學生才能在動手、動腦的過程中,生成科學探究能力。再有,我們還需要積極應用現(xiàn)代化的教育技術。對于初中學生而言,他們已經融入了新時代,他們需要用“新方法”來適應“新環(huán)境”。本文中筆者就對初中生物課堂教學中如何實現(xiàn)高效化進行了分析。
關鍵詞:初中生物;課堂教學;高效化;策略
對于初中學生而言,他們在生物學科中需要轉變自己的學習心態(tài),改變自己的學習方法,改變自己的學習視域。而初中學生如何才能實現(xiàn)這種轉變呢?筆者認為,就需要提升生物教師的教育能力,通過打造“發(fā)展型”的教育者,促使生物課堂呈現(xiàn)出高效化,通過把握住關鍵的環(huán)節(jié),通過把握住學科特點,通過應用現(xiàn)代化的教育工具,通過拓展學習空間促使生物課堂成為“未來教育”的一個優(yōu)化的平臺。本文中筆者就對初中生物課堂教學質量如何實現(xiàn)高效化進行分析。
一、 把握住導入環(huán)節(jié)
對于初中學生而言,他們同樣思維活躍,他們同樣有強烈的好奇心。但是,與小學生類似,如果我們不能抓住學生的好奇心,讓學生將注意力放在我們的教育教學活動上,學生就會表現(xiàn)出強烈的叛逆性。那么如何解決這一問題,為構建高效化課堂鋪設基礎呢?筆者的建議是精心設計“導入環(huán)節(jié)”。如,在講述“昆蟲的生殖和發(fā)育”這一課時,筆者首先通過腦筋急轉彎導入內容“毛毛蟲在河的南邊,它如何才能去到北邊呢?”有的學生說“等著青蛙把它帶過去”;有的學生說“等它變成蝴蝶”,這時筆者會抓住時機進行提問“毛毛蟲是怎么變成蝴蝶的呢?”學生就會產生疑問,由腦筋急轉彎作為一堂課的開始可以有效地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為了進一步增強學生聽課的注意力和思考力,筆者會給學生講述梁山伯與祝英臺化蝶的故事,梁山伯和祝英臺雙雙化蝶是浪漫主義的幻想,但是聯(lián)系到現(xiàn)實生活中人是肯定不能化為蝴蝶,而毛毛蟲又是怎樣變成蝴蝶的呢?筆者通過故事和腦筋急轉彎的方式導入到課本的學習中,讓學生帶著好奇去聽課,能夠有效地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提高教學質量。其實,初中學生還不是“理性”的學習者,他們還需要教師進行這些“小設計”,來幫助他們轉變?yōu)橹鲃有缘膶W習者。
二、 把握住實驗教學
所有與科學關系緊密的學科都會將實驗教學作為基礎。對于初中學生而言,讓他們學習理論化的生物知識,不僅僅無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還會給學生生成能力、素養(yǎng)帶來負面影響,使得學生的視野受到局限。因此,筆者認為,在開展初中生物教學實踐時,我們要把握住實驗教學,展現(xiàn)實驗教學的優(yōu)勢與特點。如在學習“觀察種子的結構”時,筆者會在課前讓學生去收集盡可能多的種子,同時進行觀察,發(fā)現(xiàn)種子外形的多樣性,引起學生的實驗重視。通過生物實驗教學,能讓學生全面參與到實驗探究中來,深刻領會到生物課堂的具體魅力和意義,全面的提升學生對生物學習參與度,從而達到提高初中生物教學質量的目的。對于生物學科的教育者而言,我們要將構建高效化實驗課堂作為自己的基本功之一。
三、 把握住新的教學工具
當然,在這里筆者所說的把握住新的教學工具,并不是說傳統(tǒng)的教育工具與教學方法應當舍棄,恰恰相反,筆者認為,能夠產生優(yōu)勢,必然存在一定的價值,在新工具的應用過程中,我們需要通過對比,借用傳統(tǒng)的方法,挖掘、探究新工具的價值。筆者認為,新工具的融入是我們更新教育教學理念、模式的基礎,作為新時代的教育者,我們要注意促使自己成為發(fā)展型的教育者,將所有的教育資源融合在一起,在初中生物課堂中將他們的效能最大化的發(fā)揮出來。比如,在“心臟的結構和功能”一課中,筆者通過電子白板利用圖片和視頻的形式,展現(xiàn)心臟的位置、大小、血液循環(huán)的途徑、血液中的物質交換以及血液名稱的變化,視頻中由一個跳動的心臟作為開端,逐漸展現(xiàn)人的整體,從而展現(xiàn)心臟對于生命的重要性;之后從心臟出發(fā)血液流向人體的各個位置,能夠直觀的表現(xiàn)心臟運輸血液這一過程;在視頻中標注心房與心室的位置,能多角度展現(xiàn)心房和心室與動脈和靜脈的聯(lián)系,便于學生更形象的理解左心房、左心室、右心房和右心室這四腔。通過信息技術的手段,將這些知識加以呈現(xiàn),學生還能夠學到課本上沒有的內容,極大地拓寬了他們自身的知識面,并且能夠多方面的激發(fā)其理解能力、思考能力以及學習的積極性,有利于輕松達成讓學生主動學習、全面提高教學質量的預期目的。綜上所述,在新課程的背景下,初中生物課堂教學的實施應該圍繞教學目標展開。這就要求我們初中生物教師科學地采用不同的方法優(yōu)化課堂教學,如此才能在激發(fā)學生生物學習興趣、增強其實驗操作能力的同時,全面提高生物學科的教學質量,進而推動學生更好的進步與發(fā)展。
綜上所述,對于初中學生而言,生物知識有很大的魅力,但是,能夠促使學生成為主動性的學習者,還需要我們不斷地發(fā)揮主導價值,引導學生生成興趣,引導學生探究科學,引導學生拓寬學習空間,促使教育工具在課堂中發(fā)揮出最大的價值。由此可見,初中生物可以構建出高效化課堂,可以在學生的“未來”發(fā)揮出價值。
參考文獻:
[1]蘇力見.提高初中生物教學質量的措施探究[J].學周刊,2015(20).
[2]暴麗國.淺談初中生物教學實踐[J].教育教學論壇,2014(2).
作者簡介:
冉啟平,重慶市,重慶市酉陽縣龔灘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