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祥蘭
【摘 要】差分方程是經濟數(shù)學中的重要組成部分,為離散取值的變量研究提供了有力工具。本文介紹了差分方程在經濟中的三個應用案例。
【關鍵詞】差分;差分方程;貸款模型;存款模型;蛛網(wǎng)模型
中圖分類號: F224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2095-2457(2019)31-0104-001
DOI:10.19694/j.cnki.issn2095-2457.2019.31.048
1 差分
差分:設函數(shù)y=f(x),記為yx。當x取遍非負整數(shù)時函數(shù)值可以排成一個數(shù)列:y0,y1,…,yx…,則稱yx+1-yx稱為函數(shù)yx的差分,也稱為一階差分,記為Δyx,即Δyx=yx+1-yx。Δ(Δyx)記為Δ2yx,稱為函數(shù)yx的二階差分。即Δ(Δyx)=Δyx+1-Δyx=(yx+2-yx+1)-(yx+1-yx)=yx+2-2yx+1+yx,同樣可定義三階、四階差分。二階及二階以上的差分統(tǒng)稱為高階差分。
2 差分方程
差分方程:含有未知函數(shù)差分或表示未知函數(shù)幾個時期值的符號的方程稱為差分方程。方程中未知函數(shù)附標的最大值與最小值的差稱為差分方程的階。n階差分方程形式為F(x,yx,yx+1,…yx+n)=0或G(x,yx,yx-1,…yx-n)=0或H(x,yx,Δyx,Δ2yx,…,Δnyx)=0
一階常系數(shù)線性差分方程:形如yx+1-ayx=f(x)(a≠0,a是常數(shù))的方程稱為一階常系數(shù)線性差分方程。其中f(x)為已知函數(shù),yx為未知函數(shù)。
3 差分方程的應用舉例
3.1 貸款模型
例1:小周夫婦為買房需要向銀行貸款100萬元,月利率0.5%,貸款期限25年(300月),試建立數(shù)學模型并計算小周夫婦每月的還款金額。如果小周夫婦每月節(jié)余8000元,是否可以去貸款買房呢?
分析:在整個還款過程中,每月還款金額是固定的,而待還款數(shù)是變化的,找出這個變化規(guī)律是解決問題的關鍵。為此,我們可以如下進行求解。
解:設n月還欠款為an元,每月還款x元,月利率為r,則可建立如下差分方程
a■=(1+r)a■-x(k=1,2,…)a■=1000000
這是關于ak的一階常系數(shù)線性差分方程,通解為ak=c(1+r)k+■(c為任意常數(shù)),滿足初始條件a■=1000000的特解為ak=(1000000-■)(1+r)k+■,將a300=0,k=300,r=0.005代入上式,得x=■≈6401.76(元),說明小周夫婦可以去貸款買房。
3.2 存款模型
例2:小李夫婦打算小孩出生后,每年向銀行存入x元作為家庭教育基金,若銀行的年復利率為r,試寫出第n年后家庭教育基金總額的表達式。如果預估小孩18歲入大學時所需費用為10萬元,按年利率8%計算,小李夫婦每年應向銀行存入多少元?
解:設n年后教育基金總額為an,按復利公式,可得出如下差分方程:
a■=(1+r)a■-x(k=1,2,…)a■=x
這是關于ak的一階常系數(shù)線性差分方程,通解為ak=c(1+r)k-■(c為任意常數(shù)),滿足初始條件為a0=x的特解為ak=■[(1+r)k+1-1],將a18=100000,k=18,r=0.08代入,得x=■≈2412.76(元)
說明小李夫婦每年向銀行存入2412.76元,小孩18歲入大學時可攢得基金總額10萬元。
3.3 蛛網(wǎng)模型
背景與問題:在市場經濟中,有些產品的生產、銷售呈現(xiàn)周期性,農產品就是其中典型的一種。農產品的投資、銷售價格、生產量、銷售量往往是有周期性的,但在一定的周期內是穩(wěn)定的。因此,對于一定時期內這些經濟指標可以用離散型變量形式表示。對于農業(yè)生產,種植先于產出和銷售一個時期,要想效益取得良好的收益,必須把握好這些因素的規(guī)律并提前做好計劃,下面建立數(shù)學模型來分析市場趨勢。
模型建立:當期的銷售量Qt影響當期的價格Pt,假設有Pt=f(Qt),f是減函數(shù);t時期該產品的價格Pt決定生產者在下一時期愿意供應市場的銷售量(生產量)Qt+1,假設有Qt+1=g(Pt),g是增函數(shù);Pt還決定本期消費者對該產品的需求量Dt,Dt=h(Pt),h是減函數(shù),又假設達到供需平衡,即Qt=D(t)。因此可以分別建立關于Qt,Pt的差分方程:
Qt+1=g[f(Qt)],Pt+1=f[g(Pt)]
模型分析:通過上述的對應關系把點列(Q1,P1),(Q2,P1),(Q3,P3),(Q4,P3),…在坐標系中進行描繪,進而發(fā)現(xiàn)它們的變化規(guī)律和穩(wěn)定點。
將點(Q1,P1),(Q2,P1),(Q3,P3),(Q4,P3),…連接起來就會形成類似蛛網(wǎng)一樣的折線,這個圖形被稱為蛛網(wǎng)模型。如果點列(Q1,P1),(Q2,P1),(Q3,P3),(Q4,P3),…收斂于兩曲線的交點(Q0,P0)稱達到穩(wěn)定狀態(tài),說明市場在長期運行之后,可能會達到平衡。
模型的求解:用一階線性差分方程作近似計算,是實際問題的近似模擬。
假設銷售量是關于價格的單調遞增的線性函數(shù),需求量是關于價格單調遞減的線性函數(shù),因此有Qt=-?酌+δPt-1,Dt=α-βPt,(α,β,?酌,δ均為正常數(shù))求價格隨時間變動的規(guī)律。
解:假設在每個時期中價格總是確定在市場售完的基礎上,即達到穩(wěn)定平衡狀態(tài),因此可得到-?酌+δPt-1=α-βPt
整理可得βPt+δPt-1=α+?酌
這是一個一階常系數(shù)線性差分方程,通解為Pt=■+c-■■(c為任意常數(shù))滿足t=0時,Pt=P0的特解為Pt=■+(P0-■)-■■
4 結語
差分方程在經濟學中有著廣泛的應用。很多經濟量的變化問題,常??梢赞D化為差分方程的求解問題。解決這些問題,一般應根據(jù)某個經濟規(guī)律或某種經濟假設建立一個數(shù)學模型,即以所研究的經濟變量為未知函數(shù),時間為自變量的差分方程模型;然后求解;再通過所求的解,來解釋相應的經濟變量的意義;最后還可以作出預測或決策。
【參考文獻】
[1]蔡光興,李德宜.微積分(經管類)第三版[M].北京:科學出版社,2016.
[2]范丹.高等數(shù)學教學中差分方程的經濟學拓展[J].廊坊師范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3,13(1):49-52.
[3]劉德龍.淺談差分方程常數(shù)線性系統(tǒng)在動態(tài)經濟分析中的應用[J].經濟研究導刊,2011(31):5-12.
[4]張功盛,康光清.差分方程在數(shù)學建模中的幾個應用舉例[J].江西電力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9,22(1):75-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