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 華
目前社會經濟逐步發(fā)展,人民群眾正處于快節(jié)奏的生活當中,對于信息的要求更具有時效性,要求第一時間關注到信息的動態(tài),電視新聞現場直播就成為了大眾喜愛的新聞報道形式。電視新聞現場直播具有非常強大的時效性,現場感和沖擊感,它成功突破了時間限制和空間限制,將最為真實的現場迅速的通過一系列傳輸工具傳播到全國各地的熒屏上,實現與觀眾高度的黏合度。如今,電視新聞現場直播在電視新聞業(yè)中已經成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并且逐漸占據主導地位。接下來,從電視新聞現場直播類型及實際操作這兩個方面做了詳細的闡述。
對省市政府根據當前人民群眾的生活水平所制定的政策以及出臺的相應規(guī)定進行報道與直播,通過電視新聞現場直播將相關的會議流程以及政策的制定向人民群眾進行傳達,特別是省市政府針對民生問題所出臺的扶持政策,應當重點進行報道,此外,對于一些重大的時事政治新聞如主席出訪哪個國家,中國公民在海外發(fā)生了什么事情等這些新聞,采用現場直播的方式可以讓觀眾盡快的了解時事政治,時刻關注國家大事。
社會新聞是指一些社會參與度高,討論廣泛的新聞事件,如禽流感事件,消費者權益受到侵犯等新聞事件,采用現場直播的方式,有利于讓觀眾切實地了解到事件的結果和嚴重性,做出相應的調整。
民生新聞是指對城市居民活動產生較大影響的新聞事件,如某個地區(qū)發(fā)生火,災,某段地鐵出現故障等事件,采用現場直播的方式可以讓城市居民第一時間了解到事情發(fā)生的真實情況。
除了前面的常規(guī)新聞之外,最能體現現場直播方式的新聞類型就是突發(fā)性的新聞,比如四川地震,福建臺風等一些突發(fā)性的重大災害事件,人民群眾來不及做出反應,就要求電視新聞現場直播在第一時間內趕到現場進行直播,讓廣大觀眾迅速的了解相關事件。
對于時政新聞的現場直播來說,要求傳輸手段必須穩(wěn)定,直播過程不可以受到絲毫的影響,并且需要專業(yè)的記者進行新聞的直播報道。
例如,對于發(fā)生在國外的時政新聞,電視臺要進行現場直播,首先必須了解新聞的地點以及周圍的通訊條件,對于國外來說,電視臺應選取海事衛(wèi)星和光纖這兩種傳播速度快,傳播信號穩(wěn)定,傳播范圍廣的傳輸手段,確保信號不會在直播中途中斷,保證整個直播的通訊質量。其次,在選取現場時要以接近核心事發(fā)地為原則,確保畫面的清晰度,讓國內觀眾可以清楚觀察到事件發(fā)生地的情況,緊接著要進行人員配置,讓攝像人員尋找角度進行拍攝,報道記者應先對掌握事件關鍵信息的人物進行采訪,了解大致情況,隨后采訪事件周圍人群,掌握全面信息,通過實時的傳輸手段將信息傳播到國內的熒屏上,供廣大觀眾觀看。
再比如,對于閱兵儀式的現場直播來說,由于閱兵儀式的規(guī)模之大,范圍之廣,在進行實際操作時非常復雜,對于整個畫面的直播,可以利用無人機廣闊的視野范圍進行拍攝,確保在電視上可以呈現一個完整的畫面。在地面進行直播時,電視臺應選取一些具有特殊意義的隊伍,給到一定的特寫鏡頭,采取用局部展現整體的直播方式,讓廣大觀眾深刻切實地感受到閱兵儀式的壯觀。
對社會新聞現場直播來說,在直播開始前,一定要對觀眾交代清楚事件發(fā)生的時間地點以及相關人物。直播開始時,要讓觀眾接受的信息與事件發(fā)生同步,達到身臨其境的效果。
例如,對杭黃高鐵通車的新聞進行現場直播。杭黃高鐵是浙西至皖南地區(qū)千百年來的首條鐵路,它串聯(lián)起了許多的城市以及旅游景點,是一條黃金旅游線路,因此,對于杭黃高鐵通車的直播,電視臺應采用分段直播的方式,首先要確定停站的時間點,在每一個站點都要進行直播人員分配,對現場進行實時拍攝,并直播采訪高鐵站工作人員以及周圍的乘客,并對杭黃高鐵通車的事件發(fā)表自己的看法,使觀眾切身的感受到高鐵發(fā)展所帶來的積極意義。最后,電視臺要將每個站點的直播合并展示,同時構建一個虛擬的杭黃高鐵路線圖,伴隨著直播進行展示,給觀眾視覺上造成強烈的沖擊感。
民生新聞是發(fā)生在老百姓身邊,并對周圍居民造成一定的影響的新聞事件。這要求整個電視臺的直播要迅速,并采取一些特殊的方式將直逼呈現在電視機上。
例如,對于《生命大接力》這一新聞事件的特別直播,這是將一名器官捐獻者的心臟、肝、腎等器官通過空運的方式從浙江嘉興分別運往北京和杭州的過程進行直播。此次直播應以全程記錄首次直升機和民航聯(lián)運人體器官為切入點,展開全面記錄過程。另外,還要在轉運現場布置直播地點,報道記者應全程陪同,進行實時報道,不要錯過每一個細節(jié)。例如,從醫(yī)院起飛開始,電視臺要借助便捷式衛(wèi)星的傳輸手段,提前預約衛(wèi)星時間,對起飛的全過程進行直播,緊接著在直升飛機降落后,要對獲取器官手術以及手術相關人員進行全過程的記錄拍攝,隨后是直升機轉運為民航客機,這是此次直播的重點,直播人員要全方位的進行直播拍攝,記錄整個轉運的過程,同時另一組報道記者應登上民航客機進行后續(xù)過程的報道,最后,要記錄下對器官成功運下飛機的過程,完成整個《生命大接力》新聞事件的才直播,讓廣大觀眾切身感到奉獻愛的力量,給觀眾帶來強烈的現場感。
再比如,關于建德市萬人徒步大會這一新聞事件的特別直播,對電視新聞現場直播實際操作具有非常高的要求。此次直播是在250 平方公里的無人區(qū)展開,很多區(qū)域手機信號特別薄弱,甚至沒有4G信號,與此同時,無人區(qū)的道路非常窄,衛(wèi)星信號車和信號保障車根本無法行駛,這對直播的通訊條件來說是一個巨大的困難。對此,電視臺應對直播場地進行頻繁的勘察,找到信號強的區(qū)域建立信號站。但是僅有這些是遠遠不夠的,電視臺應根據實際情況展開實際操作,可以將演播室設立在江面的游輪上,方便信號的接收,同時在無人區(qū)的高山區(qū)域設置信號站,將無人區(qū)的通訊信號全覆蓋,保證整個直播的平穩(wěn)運行與正常傳輸,另外,可以動用無線網絡技術,用無線網進行全程接力,保障整個直播的連續(xù)性,同時,還應采用無人機創(chuàng)造空中視角,對整個徒步大會的全景進行拍攝,實現無縫直播。除此之外,電視臺可以聯(lián)合網絡自媒體平臺進行同步直播,讓更多的觀眾看到直播,感受直播所帶來的效果。
突發(fā)性新聞現場直播的實際操作才是考驗電視臺直播的最佳方式。這種類型的直播魅力就在于,新聞事件發(fā)生的過程和結果我們都不知道,充分激起了觀眾的好奇心,讓觀眾時刻關注電視新聞現場直播。由于突發(fā)性新聞的時間,地點人物等要素都具有不確定性,這對傳輸設備,選址場地以及現場報道人員的隨機應變能力都是相當大的考驗。
例如,對于羅莎臺風的新聞事件進行直播,這就要求電視臺要第一時間趕到事件發(fā)生的場地,快速選取現場合適的地方進行直播,直播人員要對現場情況充分的進行描述,并且直播過程中加強對羅莎臺風對杭州影響的描述,尤其是臺風所帶來的暴雨對杭州造成的沖擊,通過此次針對羅莎臺風事件的直播,使得大雨襲杭州——抗擊“羅莎”特別直播獲得了第十八屆中國新聞獎一等獎,并且使廣大群眾充分感受直播所帶來的視覺效果。
電視新聞現場直播是一種以完全紀實的方式將新聞現場所發(fā)生的圖像和聲音進行轉化并傳播到電視屏幕上的通訊手段。它具實時性,強烈的視覺性和沖擊性以及親歷性,可以使觀眾感同身受,仿佛自己就置身于事件當中,它適用于多種新聞的類型,并且不同類型都有著不同的實際操作。電視新聞現場直播已經成為目前最主要的新聞報道方式,并在未來會得到更加廣泛的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