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 琳,劉丁陽,馬藝菲,汪秀英,卓 朗
隨著人口老齡化,慢性腎臟疾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的患病率在全球呈現(xiàn)上升趨勢,已成為嚴重公共衛(wèi)生問題[1-3]。因慢性腎臟病早亡所致生命損失年上升率排名第3(82%),僅次于艾滋病(96%)和糖尿病(93%),是降低人群生命質(zhì)量的重要原因[4]。研究表明,高血壓病、糖尿病是CKD的危險因素[5-8]。這些研究多以CKD患者為病例組,可能存在臨床治療以及生活行為改變帶來的新舊病例偏倚,結(jié)果也難以直接應(yīng)用到健康人群中開展一級預(yù)防。本研究擬選符合腎功能進展且估算腎小球濾過率(estimated 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 eGFR)>60 mL/min/1.73 m2的健康體檢者為病例組,探索腎功能進展的相關(guān)危險因素,探索CKD的病因,延緩腎功能下降,并進一步應(yīng)用到健康人群中開展一級預(yù)防,提高人群的生命質(zhì)量。
1.1一般資料 本研究使用2005-2012年徐州中心醫(yī)院健康體檢中心的資料。納入標準為8年中至少進行4次體檢者,體檢間隔時間為1年,排除資料不全者。eGFR為因變量(y)與年份(x)回歸,回歸系數(shù)b表示年eGFR下降量,b<-5定義為病例組。對照組為性別相同、年齡相差<3歲且eGFR無下降趨勢者(b>0)。兩組在入選起點時eGFR均>60 mL/min/1.73 m2,相差絕對值<15 mL/min/1.73 m2。最終入選病例組713人次,1∶2配得對照組1 426人次。兩組研究對象的一般資料比較見表1。兩組的年齡、性別均衡可比;病例組的8年平均eGFR低于對照組,血肌酐(serum creatinine,SCr)、尿素氮高于對照組,表明研究對象的選擇符合設(shè)計要求。
1.2方法 (1)體格檢查:體檢者隔夜禁食10 h,于次日清晨現(xiàn)場抽取空腹靜脈血,留取中段尿液標本,由體檢中心專業(yè)人員按照標準規(guī)程,測量身高、體質(zhì)量、收縮壓(systolic blood pressure,SBP)、舒張壓(diastolic blood pressure,DBP),計算脈壓(pulse pressure,PP)及體質(zhì)量指數(shù)(body mass index,BMI)。(2)實驗室檢查:血液標本使用分離膠促凝管采血后離心3 500 r/min,10 min后取血清,采用全自動生化分析儀(7600型,日本日立公司)進行檢測。測量SCr、尿素氮、空腹血糖(fasting plasma glucose,F(xiàn)PG)、三酰甘油(triglycerides,TG)、總膽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igh-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ow-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血漿黏度(plasma viscosity,PV)等指標。
表1 兩組研究對象一般資料比較
eGFR:估算腎小球濾過率;SCr:血肌酐. 與對照組比較,☆:P<0.05.
1.3eGFR估算及腎功能進展定義 eGFR是評價腎功能的重要指標之一,eGFR計算采用適用中國人的改良腎臟病飲食(modification of diet in renal disease, MDRD)公式[9]。腎功能進展定義為年均eGFR下降≥5 mL/min/1.73 m2或開始腎臟替代療法[10]。
eGFR(mL/min/1.73 m2)=175×Scr-1.234×Age-0.179×0.79(女性)
1.4血壓等級和高PV定義 參考JNC7及2017 ACC/AHA高血壓指南血壓分層將血壓分為5級(單位:mmHg,1 mmHg=133.3 Pa),1級(SBP<120且DBP<80),2級(120≤SBP≤129且DBP<80),3級(130≤SBP≤139或80≤DBP≤89),4級(140≤SBP≤159或90≤DBP≤99),5級(SBP≥160或DBP≥100)。PV>1.61 mPa·s為高PV。
2.1臨床資料比較 兩組人群的SBP,DBP,LDC-C,HDL-C,F(xiàn)PG,TC,TG,BMI及PP比較,差別均無統(tǒng)計學(xué)意義(均為P>0.05);病例組和對照組的PV分別為(1.55±0.05)和(1.54±0.05)mPa·s,差別有統(tǒng)計學(xué)意義(P<0.05);兩組的血壓分級差別也有統(tǒng)計學(xué)意義(P<0.05),具體見表2。
2.2多因素條件Logistic回歸分析 以是否腎功能進展作為因變量,以年齡、性別、PV、血壓分級作為自變量進行條件Logistic回歸分析,結(jié)果顯示,PV(OR=9.602,95%CI=1.583~58.256,P<0.05)、血壓分級5級(OR=1.368,95%CI=1.011~1.894,P<0.05)為腎功能進展的獨立危險因素(表3)。
2.3對應(yīng)分析 以是否腎功能進展和是否高PV與血壓等級行對應(yīng)分析,結(jié)果顯示對應(yīng)分析的前兩個特征根λ1、λ2累計貢獻率達91.5%,因而用第一因子負荷(Dim1)和第二因子負荷(Dim2)表示的因子負荷圖幾乎可以表達原始資料的全部信息,解釋血壓等級(列因素)與腎功能PV(行因素)的相應(yīng)關(guān)系。行因素與列因素的因子負荷及其因子負荷圖見表4及圖1。
表2 兩組研究對象的臨床資料比較
1 mmHg=133.3 Pa. 表中血壓分級的數(shù)據(jù)為n(%). SBP:收縮壓;DBP:舒張壓;LDL-C: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PV:血漿黏度;FPG:空腹血糖;TC:總膽固醇;TG:三酰甘油;BMI:體質(zhì)量指數(shù);PP:脈壓. 組間比較,☆:P<0.05.
本研究應(yīng)用病例對照研究方法發(fā)現(xiàn),PV在單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中結(jié)果穩(wěn)定,認為PV可能是腎功能進展的獨立危險因素。本課題組早期在橫斷面研究中發(fā)現(xiàn)高PV與慢性腎臟病的患病率相關(guān)的證據(jù)[11-13]。在腎功能下降危險因素中,PV的OR值高達21.73,居危險因素首位[14]。
表3 腎功能進展影響因素的多因素條件Logistic回歸分析結(jié)果
PV:血漿黏度.
表4對應(yīng)分析行因素與列因素的因子負荷
Tab 4Correspondence analysis factor load of the line factor and column factor
腎功能PV行因素Dim1Dim2血壓等級列因素Dim1Dim2腎功能正常 PV正常0.188-0.1131級-0.332-0.124腎功能正常 高PV-0.878-0.6332級0.445-0.148腎功能進展 PV正常-0.1840.3223級0.288-0.038腎功能進展 高PV-0.2240.2844級-0.081-0.0965級-0.0640.697
PV:血漿黏度.
PV:血漿黏度. 腎功能進展 高PV和腎功能進展 PV正常與血壓5級有較強的聚集性,腎功能正常 高PV與血壓3級及4級有較強的聚集性,腎功能正常 PV正常與血壓1級及2級有較強的聚集性.圖1 腎功能PV與血壓等級的對應(yīng)分析因子負荷圖Fig 1 Correspondence analysis factor load diagram of renal function blood viscosity and blood pressure level
Sugimori等研究發(fā)現(xiàn),PV與肌酐清除率呈負相關(guān)關(guān)系,與尿白蛋白排泄率呈正相關(guān)關(guān)系[15],二者分別是腎功能下降、蛋白尿的獨立危險因素[16-17],說明PV會影響腎臟功能,最終導(dǎo)致腎損傷。文獻報道,高PV是引發(fā)腎病綜合癥的誘因[14]。曾一芹等對50例腎病綜合癥患者和56例正常對照組進行血液流變12項指標檢測并觀察其變化現(xiàn)象,結(jié)果顯示PV明顯增高,血液流變性有明顯的異常變化[18]。這些研究都采用了病例對照研究,揭示了二者之間存在關(guān)聯(lián),本研究結(jié)論與之一致。
也有文獻表達了不同的看法。Bugan等研究40例CKD兒科患者和21例健康對照組,結(jié)果顯示病例組PV顯著低于對照組[16]。原因可能是研究對象的特殊性,兒科患者與一般人群存在較大差異;該方法選用的是已患病的兒科患者,可能存在臨床及藥物治療帶來新舊病例的偏倚。而本研究的健康體檢者初始eGFR均>60 mL/min/1.73 m2,未進入CKD期,未接受臨床及藥物治療和相關(guān)生活行為改變,在一定程度上減少了新舊病例奈曼偏倚。
PV引起腎功能進展的機制尚不清楚,可能與以下三方面有關(guān):(1)PV是微循環(huán)的主要決定因素。高PV會導(dǎo)致血脂沉積、血管壁加厚,造成血管阻力增加,使血流減慢[15,19-20],引起臟器供氧不足[21],進而導(dǎo)致腎功能損害[17]。(2)PV增高、紅細胞聚集增高會使機體處于高凝狀態(tài),可能導(dǎo)致腎小球內(nèi)微血栓形成,損傷腎小球,同時又激活了纖溶系統(tǒng),造成纖維蛋白沉積在腎小球內(nèi),進一步加重了腎小球硬化[18]。(3)不良的生活方式可通過高PV引發(fā)慢性病。研究表明,吸煙、大量食用高脂食物以及缺乏運動都會導(dǎo)致PV增高[19-20],而高PV會引起腎功能下降。
本研究發(fā)現(xiàn),暴露在較小的PV差值下,腎功能即可產(chǎn)生較大的影響。本研究中,病例組與對照組PV僅相差0.01 mPa·s,但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顯示,OR值高達9.602。推測可能是因為健康體檢要求禁食10 h,此時人體內(nèi)環(huán)境趨于穩(wěn)定,血液高黏滯狀態(tài)已被機體代謝恢復(fù)。此時較小的差異可能表示恢復(fù)前較大的差異,可能具有潛在的病理學(xué)意義。PV晝夜變化較大,而且和運動及飲食密切相關(guān)[22-23],暴飲暴食、高糖高脂、吸煙、酗酒等不良生活習(xí)慣會使血液高黏滯等異常生化指標持續(xù)時間延長,加重人體的調(diào)節(jié)負擔(dān),透支人體的調(diào)節(jié)能力,經(jīng)過日積月累對器官造成損傷。這種損傷有可能像潮汐沖擊堤岸一般,體檢時間正好是潮水退去的時候,此時人體內(nèi)環(huán)境趨于穩(wěn)定,降低了PV與腎功能的關(guān)聯(lián),即非靜息狀態(tài)下高PV可造成危害,臨床上將這種損傷形象地表達為“潮汐損害”。文獻指出,每日禁食時間越長,小鼠的健康和壽命就越長。從另一方面可支持潮汐理論[24]。但本推測是否合理,有待進一步證實。
此外,本研究發(fā)現(xiàn),血壓等級達到5級是腎功能進展的危險因素,推測過高的血壓等級會影響腎功能進展,加劇腎功能的損傷。丁素英等的研究也支持本觀點,表明血壓過高是腎功能減退的獨立危險因素[25]??餄擅竦鹊难芯恳诧@示,血壓過高與早期腎損害相關(guān)[26]。
綜上所述,PV和高的血壓等級與腎功能進展的相關(guān)性具有穩(wěn)定性,因此很可能具有獨立的診斷價值和一級預(yù)防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