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周口市商水縣教育體育局基礎教研室 田慧敏
一提起作文教學,許多教師和學生都感到犯難。對教師來說,作文難教,對學生而言,作文難寫。因而,作文課恐怕是我們最不喜歡上的一節(jié)課。究其原因,我認為問題出在作文的選材上。人們常說,寫作文,三分在技巧,七分在選材。誠然,作文的選材范圍是廣泛的,可以用“天高任鳥飛,海闊憑魚躍”來形容。但正因為選材的范圍太廣,學生反而迷失了方向,結果所選的材料要么偏離了文章的中心,寫成了跑題作文,要么材料陳舊,沒有個性,沒有新意,沒有吸引力,從而不能打動閱卷老師,導致作文得不了高分。那么作文應該怎樣選材呢?我認為作文選材應遵循三大原則:
我們所說的材料的真實性是指文章中的事實性材料既符合客觀實際,又能從本質意義上反映生活的真實面貌。我們都知道,真實的材料能夠增強文章的說服力、感染力。著名國學大師季羨林說過:“我敢以人格保證,我所寫的每一句話都是真的,如果是虛假的,再好的文字我一個也不寫?!?/p>
在現實生活中,我們會經歷各種各樣的事情。比如,一次沒完成作業(yè)被老師批評,學習中表現好被老師表揚,自己做了一件錯事,事后感到后悔,自己不經意間幫助了別人而感到高興。再比如,自己第一次做飯,第一次登臺演講,第一次獨自一人在家,第一次走親戚等,都可以寫進作文里。但有些學生由于缺乏對生活的觀察和思考,大都害怕寫作文,有時為了完成老師布置的作文,要么把作文選中的材料進行改頭換面,要么是不著邊際的胡編亂造。在一次作文中,我給學生布置了《我的家鄉(xiāng)》這樣一篇作文,結果有的寫的是家鄉(xiāng)在東北,有的寫的家鄉(xiāng)一年四季如春,有的寫的家鄉(xiāng)的潑水節(jié)等。有的明明生活在農村,卻去寫城市生活,有的明明生活在平原,卻去寫大海高山。這樣的作文往往會因采用虛假的材料出現明顯的破綻,文章也因沒有真情實感而大打折扣。
因而,教師要鼓勵學生在作文中寫自己真實的生活,作文時要讓學生把自己看到的、聽到的、想到的內容或親身經歷的事情,用恰當的語言文字表達出來,敘述出它的前因后果,描繪出它令你感動的具體細節(jié),抒發(fā)自己的真情實感。只有讓自己感動了,才能打動別人,引起別人的共鳴,從而寫出好的文章來。
我們寫文章的目的是給別人看的,人人都喜歡新穎、別致、不拘一格的東西,像那些老生常談、千篇一律、千人一面、別人一看就煩的作文沒人愿讀,就失去了作文的目的。
目前學生的作文中大都存在著材料陳舊的問題,例如寫《我的理想》總是寫當教師、醫(yī)生、科學家;寫做好事總免不了拾金不昧,或者幫助老人過馬路;寫爸爸媽媽總是寫雨中送傘,或者半夜背著到醫(yī)院看??;寫老師總寫老師帶病堅持上課,或者深夜批改作業(yè)等。這樣的作文假話連篇、漏洞百出,一看開頭就知結尾,既沒有新鮮感,又沒有時代氣息,更沒有吸引力。當然,在考試的時候也不會得高分。要改變這種現狀,就必須培養(yǎng)學生獨立思考、提煉生活、分析事物、認識事物的能力。
其實,我們的生活是豐富多彩的,當今社會,新事物、新現象、新信息、新問題層出不窮,先進人物、先進事跡比比皆是。我們寫作文時要站在時代的高度來選材,選取那些富有時代氣息、具有新穎性的材料。新穎的材料當然是指別人沒有用過或不常用的材料,這種鮮為人知的材料自然能給人一種新鮮感??梢哉f,材料不新鮮就不能感人,新穎生動的材料像帶露的鮮花能對廣大讀者產生強大的吸引力,更能增強廣大讀者的閱讀興趣。
那么,怎樣才能選擇富有新意的材料呢?教師要教給學生取材的方法,或挖掘歷史素材的時代內涵,或抒寫時代青年的風采,或展望美好未來前景等。要求學生不要再寫那些老掉牙的事例。例如以“圓”為題,寫一篇想象作文,在考題中,給了“月亮”的例子,結果導致大多數考生跳不出這個框框,寫“太陽”“籃球”“足球”“臉盆”“鏡子”等,毫無新意。只有少數人跳出了這個框框,寫“露珠”“炮口”“拱橋”等。正是這些富有新穎性的材料,打動了閱卷人的心,從而獲得高分。
圍繞中心選材是選材的根本要求,但還要根據寫作意圖來選擇具有代表性、有說服力、有感染力、有針對性的材料。這就要求我們指導學生打破陳舊的思維定勢,大膽求異創(chuàng)新,選取真實生活中富有新意的材料。
我們在寫作時不僅要注意選材的真實性和新穎性,還要注意選材的典型性。選材的典型性,就是指寫作時要選擇那些有代表性的、最能反映事物本質的、最能打動人心的、最能表現中心的材料。材料越典型,文章的主題就表現得越充分,越感人,越容易引起讀者的共鳴。
要想選出典型的材料,就要學會在比較中挑挑揀揀。人們常說,“不怕不識貨,就怕貨比貨”“寧吃鮮桃一口,不吃爛杏一筐”。對材料要“百里挑一”,精益求精。在比較時,要認真細致,將我們想到的符合題意的那些材料,一個個地從各個角度比一比,權衡一下,看看哪個材料最有說服力,這樣我們就不怕選不到典型的材料了。例如寫一個人,要寫他做的事中最有代表性的事;寫很多人參加的事,要寫最突出的一個人;記一件事,要寫給自己印象最深刻的東西。比如寫《難忘的第一次》這篇作文,有位同學寫“第一次住院”,先寫住院的原因:在回家的路上,騎車擁擠,和別人相撞,小腿骨折。后面重點寫了自己的心路歷程,對這次事件的反思。摔斷了腿,自己住院受罪花錢,上不了學,父母陪護不能上班。今天我才意識到:安全第一,健康第一。接著寫,同學們到醫(yī)院看望,平時有矛盾的同學也來了,說了一大堆安慰的話,體現了同學的真情。這些材料使文章不僅豐滿起來,而且立意也有了高度。寫作文就是要用最能代表一般的典型例子,來說明本質的東西,給人的印象是清楚明白的,也是突出的。
綜上所述,教師在作文教學中要注意指導學生把握作文選材的三個原則,力求讓學生寫出高水平的作文。其實提高學生作文水平的方法還有很多,我們語文教師在作文教學中要不斷地思考,不斷地探索,不斷實踐,不斷總結,只有這樣,才能爭取更大的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