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云云
(江蘇省南通市虹橋第二小學,江蘇南通 226006)
作為小學課程的重要組成部分,數學教學受到了廣大家長的關注。在新課程改革不斷深入的背景下,小學數學教學也應緊隨時代發(fā)展的腳步,不斷創(chuàng)新。只有這樣才能滿足小學生的學習需求,也才能使數學教學質量更上一層樓。
教學實踐表明,當教師調動學生的學習動力后,學生才會主動地參與到學習活動中[1]。然而,在實際的小學數學學習活動中,學生常常會出現學習動力不足的情況。如果這一問題得不到及時解決,不僅會使學生對數學這門學科產生厭惡情緒,還會使學生背負沉重的學習負擔。究竟是什么原因導致這樣的問題呢?主要原因是教師在數學教學中總是把數學公式、數學概念、數學定理等考點灌輸給學生,忽略了學生的身心發(fā)展特點。那么,教師應如何解決學生學習動力不足的問題呢?師生互動式教學法是一種充滿生機、充滿活力的教學方法,它與教學活動的融合,不僅能營造一種和諧的學習氛圍,而且能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的學習動力。鑒于此,小學數學教師應將師生互動式教學法與數學教學相結合,從而使課堂教學奏響一支支互動之歌,進而調動學生的學習動力。
以《垂線與平行線》教學為例,對師生互動式教學法與小學四年級數學教學的融合進行分析。首先,教師對學生說:“同學們,這節(jié)課我們學習的主要內容是《垂線與平行線》。下面,請同學們在白紙上畫出兩條直線,你發(fā)現了什么呢?”于是,學生在白紙上畫出兩條直線,并對兩條直線的位置關系進行分析。有的學生說:“我發(fā)現我畫出的兩條直線是平行的?!边€有的學生說:“我發(fā)現我畫出的兩條直線是相交的。”……教師對學生說:“你們說得真好。下面,請同學們想一想同一平面內的兩條直線存在哪些位置關系呢?”有的學生說:“同一平面內,兩條直線的位置關系可能是平行的,也可能是相交的?!庇械膶W生說:“同一平面內,兩條直線的位置關系有兩種,分別是平行、相交?!比缓螅處熥屚乐g就“平行線的概念、平行線的特點、垂線的概念、垂線的特點”等內容進行討論。這樣就充分調動了學生的學習動力,取得較好的課堂教學效果。
學生在學習中常常會出現不愿學習數學的問題。如果這一問題得不到解決,不僅會阻礙學生認知能力的提高,而且不利于學生更好地理解與掌握所學知識。之所以出現這樣的問題,主要原因是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缺乏自主探究的時間與空間。自主探究式教學法在課堂教學中的有效運用,不僅能點燃學生想象思維的火花,而且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欲望,使學生積極地探究數學的奧秘。有鑒于此,小學數學教師把自主探究式教學法融入數學教學中,能有效解決這樣的問題,不僅能激發(fā)學生的探究欲望,還能促進數學教學模式的創(chuàng)新[2]。
以《升和毫升》的教學為例,對自主探究式教學法與小學四年級數學教學的融合進行分析。首先,教師向學生布置課前預習任務:理解“升與毫升”的定義,理解升與毫升之間的轉化。其次,教師在上課時,沒有直接向學生灌輸升與毫升的知識,而是向學生出示如下問題:在一百毫升的量筒中裝入一百毫升水,再倒入一千毫升的量杯中,試試幾次才能倒?jié)M量杯。于是,學生對這一問題展開自主探究。經過探究,學生清楚地發(fā)現:需要10次才能倒?jié)M量杯。最后,教師再引導學生體驗升和毫升的關系。
教師在數學教學中常常發(fā)現學生的思維能力較低。如果這一問題得不到有效解決,那么不僅會關閉學生的思維之門,甚至會降低數學教學的實效性。過程啟發(fā)式教學法與課堂教學的融合,不僅能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而且能為數學教學注入一股清泉。鑒于此,小學數學教師在教學中應積極主動地使用過程啟發(fā)式教學法,從而啟發(fā)學生去思考、探究,進而最大限度地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
以《認識多位數》教學為例,對過程啟發(fā)式教學法與小學四年級數學教學的融合進行分析。首先,教師向學生引出本節(jié)課的課題——《認識多位數》。其次,教師向學生展示5436這個多位數。并對學生進行如下啟發(fā):6表示什么?3表示什么?4表示什么?5表示什么?于是,有的學生說:“6在個位上,表示6個1。”有的學生說:“3在十位上,表示3個10?!边€有的學生說:“4在百位上,表示4個百?!边€有的學生說:“5在千位上,表示5個千?!苯處焼l(fā)學生:一與十、十與百、百與千,每相鄰的兩個計數單位之間的進率是多少?最后,教師引導學生認識十萬、百萬、千萬等計數單位。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边@句話強調了樂學的重要性。有鑒于此,小學數學教師在教學中應把學生培養(yǎng)成學習中的“樂之者”。小組合作式教學法與課堂教學活動的結合,不僅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能為課堂注入生機與活力。因此,小學數學教師在教學中,應積極使用小組合作式教學法,使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得以有效提高。
以《三角形的內角和》教學為例,對小組合作式教學法與小學四年級數學教學的融合進行分析。首先,教師以學生的溝通能力、探究能力、合作能力為依據,把全班學生分成芳菲組、清風組、白雪組等若干個小組。其次,教師向學生展示不同種類的三角形,并對學生說:“請同學們想一想哪種三角形的內角和最大。”于是,學生在小組內部就哪個三角形的內角和最大進行探討。再次,教師對學生的合作探究情況進行觀察與監(jiān)督。在芳菲組中,有的學生說:“我用量角器對三角形的三個角進行了測量。我發(fā)現這三個角的內角和都是180度。”有的學生說:“我認為鈍角三角形的內角和最大?!痹谇屣L組中,有的學生說:“我認為直角三角形的內角和最大?!薄詈?,教師讓各個小組的組長匯報本組的探究情況。于是,芳菲組的組長說:“我們利用轉化的思想探究了三角形的內角和。我們發(fā)現三角形的內角和都是180度。”清風組的組長說:“我們利用組合拼接的方法對三角形的內角和進行了分析。我們發(fā)現不同種類的三角形的內角和是一樣的?!卑籽┙M的組長說:“我們用量角器對不同種類的三角形的三個內角進行了測量。我們發(fā)現有的三角形內角和大,有的三角形內角和小。我們認為這存在誤差?!弊詈?,教師對各小組的匯報成果進行了針對性點評。
綜上所述,教師在小學數學教學中,通過采用師生互動式教學法,調動學生的學習動力,運用自主探究式教學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欲望;利用過程啟發(fā)式教學法,培養(yǎng)學生思維能力;使用小組合作式教學法,提高學生學習興趣,把全新的教學方法融入數學教學中,從而使小學數學教學走出凜冽的寒冬,走向明媚的春天,進而使學生走出被動的學習狀態(tài),積極主動地探究數學奧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