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彩虹
( 甘肅省鎮(zhèn)原縣城關中學,甘肅慶陽 744500)
初中階段的字詞教學是語文教學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不僅關乎語文教學的有效開展,而且牽涉到學生學習、理解其他學科的知識。絕大部分教師雖然將字詞教學排在了課堂教學中的首要位置,但在實際操作中卻缺少相應的方法策略。漢語言文字作為促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和社會發(fā)展文明進步的重要力量,它在語文教學上的突出地位不容小覷。
在初中語文教學實踐中,許多教師認為所謂的“讀讀寫寫”教學只是為了完成一項有目標的預設性任務,只要結合作業(yè)系統(tǒng)中提供的字詞,讓學生讀讀字音、掌握字詞意思,再寫一寫,就完成了教學。首先,從初中生的現(xiàn)有識字量來看,多認識或少認識幾個字詞并不影響他們對整篇課文的理解,也不影響教師教授整節(jié)課的效果。其次,從語文考試規(guī)則來看,單純考查字詞掌握情況的試題在整個語文試卷中所占的比重不足十分之一。與其在字詞教學上煞費苦心,不如指導學生多做兩篇閱讀理解、多寫一篇作文,更見實效。最后,從慣例思維來看,很多教師認為自己一直采取固定的教學模式,優(yōu)秀學生的詞匯量永遠比大多數(shù)學生豐富,可見字詞并不是課堂上教出來的[1]。
統(tǒng)觀日常的教學實踐,許多教師在“讀讀寫寫”教學活動中方法和手段單一,教學情境刻板。特別是在教學目標的制訂上,大多以簡單的“積累”“識記”“釋義”“揣摩”“掌握”等詞模糊界定。至于通過何種方式積累、識記,怎么在實踐中掌握、運用,如何有效評價、檢測所掌握的學習情況,則完全沒有具體的目標策略。學生由于觀察積累不足,缺乏正確有效的字詞學習方法,加上教師的指導缺失,導致“讀讀寫寫”教學流于形式。
由于缺少可實踐操作的教學目標,絕大多數(shù)教師的字詞教學忽略了對字詞的應用,教法單一死板。上新課前,一些教師先組織學生借助工具書自主預習“讀讀寫寫”中的字詞,上課時,教師利用十分鐘左右的時間對這些字詞個別提問,引導學生正音、正義。至于學生是否真正識記、能否靈活運用,一概沒有評價檢測標準。下一課時,預習的字詞有變化,但教師的教授方法如出一轍。這種以達成教學目標為目的的字詞教學,其實質是放任自流,缺乏針對性,導致課堂容量大,學生難以消化;由于方法單一刻板,學生興趣大打折扣。最終導致漢字書寫弱化,閱讀教學、作文教學難以有效開展。
雖說這一現(xiàn)狀的形成與教育大環(huán)境、教師、學生等諸多因素有關,但筆者認為最重要的因素還是來自教師。教師對漢字缺乏必要的敬畏和尊重,認識不到字詞教學在語文教學系統(tǒng)乃至整個知識體系學習中的核心地位。所以,教師必須改變自身陳舊的教育理念,重新解讀初中階段的字詞學習積累,讓字詞教學與學生核心素養(yǎng)深度融合。
字詞是語音和語法的紐帶,是語言形成最基礎的單位,是學生學習語言文化的根本。如果缺乏詞匯量,語言學習就會成為無水之源、無本之木。因此,世界各國都把語言文字教學作為母語學習的重中之重,芬蘭有《芬蘭語言儲備現(xiàn)狀及發(fā)展需要報告》,美國有“無一孩子落后”法案,法國中考有字詞聽寫。我們也必須對語言文字教學引起重視。
“讀讀寫寫”作為作業(yè)系統(tǒng)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語文教材必不可少的內(nèi)容之一。深入、全面地研究其教學方法,既能使教師準確地將新課標理念融入教材中,又能使學生對字詞教學內(nèi)容和學情做出準確判斷,提升教學效果。
基于以上認識,筆者立足于教材本身,根據(jù)《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的要求,結合教材中每一課“讀讀寫寫”的編排特點,以字不離詞、詞不離句為原則,形成了具有一定系統(tǒng)性和實踐操作價值的字詞教學策略。
為了更好、更有效地完成初中階段的“讀讀寫寫”教學,筆者曾有針對性地進行了一次“初中語文字詞教學現(xiàn)狀”問卷調查。在對調查問卷的統(tǒng)計、分析、研究的過程中,筆者發(fā)現(xiàn),學生熱愛漢字,熱愛母語,并有學習更多漢字的愿望和設想。
學生認為,首先,每個字詞都有其特色與樂趣,值得認真學習記憶,只有腳踏實地地識記、理解、掌握每個字詞,才能打下學習語文的基礎,由此提高閱讀、寫作水平。其次,漢語字詞學習能擴大自己的知識面,能提高自己的人文素質和知識涵養(yǎng),掌握一些做人做事的道理,從而培養(yǎng)自己高雅的情趣。最后,從實際需要出發(fā),在生活中恰當運用字詞,可以讓人感覺良好,能提高人際交往能力,當然考試中拿高分更不在話下。可見,學生對字詞學習充滿興趣,我們要做的就是用恰當?shù)姆椒ǎ侠硪龑W生。
判斷學生字詞學習是否有效的關鍵是會讀、會寫、會用。這其中應以會用為最高層次。學生只有在使用字詞的過程中,才能充分感受字詞的意象和美感。要達成這一目標最有效的方法應是造句法,讓學生聯(lián)系生活、模仿課文、展開想象,讓字詞在實踐應用中成為自己的知識財富。在教學實踐中,造句法廣受學生歡迎,因為它不僅容易夯實基礎,而且能讓學生自由靈活準確地表情達意。于是,許多學生將造句演化成了創(chuàng)造性寫作,學過的字詞被自由重組,植入思想靈魂,賦予理念情懷。簡單的字詞學習由此達到了一種新境界。
為了豐富學生的字詞學習體驗,筆者經(jīng)常在教學中使用有效的字詞學習方法。首先是比較學習法,包括比較近義字詞、反義字詞、拓展延伸衍生的新字詞,這樣學,既能擴大學生的詞匯量,又能提升學生的字詞學習深度。其次是編故事、講笑話、成語接龍等理解性記憶法,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造欲和探索欲。再次是故事閱讀,主要針對一些生僻字詞和成語,通過探究其來源演變過程,對字詞的注音、釋義、含義等方面進行更深入的理解和學習。當然,對一些學習能力欠佳的學生,應采取結合課文內(nèi)容理解字詞的方法,這種通過上下文揣摩字詞含義的方法,既能訓練學生的推測探究能力,又能提高學生的理解力。此外,用簡單的造字法學習新字詞也值得嘗試。
任何有意義、有價值的教學策略,都需要以正確認識教育現(xiàn)狀為前提,以發(fā)展學生核心素養(yǎng)為目標。身為初中語文教師,我們應正確認識“讀讀寫寫”,充分利用這一內(nèi)容開展字詞教學,為學生的后續(xù)學習夯實基礎。初中階段積極有效的字詞教學,能為學生帶來扎實的、可持續(xù)性發(fā)展的語言學習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