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新課改針對高中英語提出:在進行高中英語教學時應該結合學生心理、認知、學習特征以及未來發(fā)展等方面來開展教學課程。本文淺談如何將“皮格馬利翁”效應應用于高中應用教學中,以供參考。
【關鍵詞】“皮格馬利翁”效應;高中英語教學;具體應用
【作者簡介】鄭國清,江西奉新冶城職校,中小學一級教師,本科,英語組。
前言
所謂“皮格馬利翁”效應,也稱之為期望效應,具體指的是教師在心里對學生的期望能夠影響學生的教育結果。這種效應源于一個古老的神話故事,故事中說道皮格馬利翁是古希臘中的一個國王,他比較擅長雕刻這門藝術,有一次他雕刻出來一個美女并愛上他,每天都與這個美女深情凝視并與她進行交流,時間一久,這件雕刻品也就有了生命力,之后皮格馬利翁也娶到了他夢中的美女作為妻子?!捌じ耨R利翁”效應在高中英語教學中的具體應用主要體現(xiàn)在兩方面:
一、教育暗示
在高中英語教學中,其教材中課文中含有各種類型的文化教育信息,因此高中英語教師的教學任務不僅僅是教學生教材上的英語知識,還應該利用教材中內容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體現(xiàn)出高中英語教學的德育教學目標,通過運用教師教育暗示的方式,以此來引導學生堅定自身的理想以及學習目標,幫助學生增強自身的責任意識,進而激發(fā)高中學生本身具有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而在英語教學中運用“皮格馬利翁”效應就是根據英語教材中的教學例子、人物事件等方面進行,運用期望性質的語言來引導或啟發(fā)學生能夠自主對自身的行為和意識框架,明確自己未來的學習方向。
例如英語教師與學生一起進行Women of achievement這部分的英語學習內容時,英語教師可以在正式教學前向學生布置學習任務:
Learn the stories of six women in the textbook, find the similarities between them, and express your feelings or feelings about them.(學習教材中的六名女性故事,從中找到他們之間的相同之處,并對此表達自己的感想或感受)。
第一步:首先引導學生預習英語文章,學習文中六名女性的事跡,之后根據文章內容思考六名女性偉大的原因,并標明自己讀完之后的感想。
第二步:The qualities of the six women are sorted out and Shared in the formal teaching.(將文中六名女性的品質進行整理,并在正式教學時分享)。
第三步:When we were impressed by the great deeds of the six women in the article, what would you do if we were presented with an opportunity to make a contribution to others? Why is that? Please give reasons.(當我們被文中六名女士的偉大事跡所感染時,若我們面前有一個可以為別人做貢獻的機會,你會怎么做呢?為什么?請說明理由。)
第四步:當學生根據所學知識表明自己的想法之后,這時候教師運用鼓勵性的語言向學生表達出自己的期望:I want my students to learn something meaningful from these six great women, to set a simple life goal for themselves and, if possible, to do something meaningful for others…教師從英語課文中導入故事,再通過教育暗示方法啟發(fā)學生從他人的偉大事跡中明確自己的人生觀。價值觀,幫助學生在未來的發(fā)展道路中樹立堅定的目標,并建立良好的個人品質,從而達到德育的教學成效。
二、心理暗示
要想切實推動學生進行學習,首先要做的事情就是幫助學生樹立明確的學習目標,并為這個學習目標去努力,能夠將這個目標作為自己堅持下去的動力。因此教師在正式進行英語教學前,應該通過心理暗示的方式一道學生,激發(fā)學生的外在學習潛力以及學習動機。
例如在學習英語教材三模塊第五單元中以加拿大為主題的教學內容之前,教師向學生布置課前作業(yè):
Next class, we will learn about Canada and content, in the teaching material, I hope every student in the future can go to Canada this country to have a look, enjoy the scenery of Canada, understand his culture, for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 know that you can prepare this part of the learning content, and to get information about Canada, I hope that when the next class, my students tell me after the preview of information, we share together.
當教師將期望傳達給學生后,學生對這部分的學習內容也就有了求知欲望,不僅僅期待加拿大的人文風景,同時也期待下節(jié)課教師的贊許,因此學生的預習目的以及學習主動得到一定的加強,對學生的英語學習有積極性意義。
三、總結
綜上所述,將“皮格馬利翁”效應應用于高中英語教學中,不僅僅對學生有德育方面的教育影響,同時還能夠激發(fā)學生對英語的積極和主動性學習,具有現(xiàn)實性教育意義。
參考文獻:
[1]李麗.樂當“皮格馬利翁”——談“皮格馬利翁”效應給中職英語教學的一點啟發(fā)[J].教育現(xiàn)代化,2017(10):208-209+220.
[2]黃椏艽.“皮格馬利翁”效應在對口單招英語教學中的應用[J].廣西教育,2017(42):13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