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萃一 季衛(wèi)東 李余生 徐正浩
摘要:以果實套袋、不套袋以及不同生境特征的粘核毛桃為材料,研究了果實、外表皮、外層果肉、中層果肉、內(nèi)層果肉、果汁、果核等的基本特性、品質(zhì)和果汁的糖酸含量。結果表明:5份供試材料外觀色澤差異明顯;外果肉層至內(nèi)果肉層著色,由黃色系的白色至紅色系的粉色、紫紅色演變,且離果核越近色澤越深,但果汁主要呈黃色至黃褐色;果汁酸度材料問無顯著性差異,但糖含量存在差異性,云霧仙桃糖濃度含量最高,與新川中島和良方1的糖含量及顯著性差異,良方2的糖含量明顯大于良方1。
關鍵詞:桃;粘核毛桃;果實;基本品質(zhì);糖酸含量
中圖分類號:$68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9944(2019)19-0150-03
1引言
按APGⅣ分類系統(tǒng),桃(Prunus persica(Linn.)Stokes)隸屬薔薇科(Rosaceae)桃亞科(Amygdaloideae)桃族(Amygdaleae)李屬(PrunusLinn.)。桃原產(chǎn)我國,栽培歷史悠久,各地品種眾多。本文以地方特色品種為研究對象,分析食用桃果實的基本品質(zhì)和糖酸度含量。
2材料與方法
2.1試驗材料
5份供試材料,均為粘核毛桃(Prunus persicaLinn.var.scleropersica(Reich.)Yu et Lu)類型。奉化水蜜桃,俗稱良方,采自浙江省常山縣畈頭(不套袋栽培,以下稱良方1)、黃泥畈村(套袋栽培,以下稱良方2);云霧仙桃,采自浙江省諸暨市高大村;新川中島,采自常山縣路里坑村;金華大白桃,采自常山縣畈頭村。云霧仙桃采樣時期為2019年7月26日下午,其他4份材料采樣時間為2019年7月25日上午。
2.2外觀特征測定方法
2.2.1果皮、果肉、果汁、果核顏色
參比德國羅氏色卡(RAL,Roche color atla),標出供試食用桃品種外表皮、果肉、果汁、果核等的顏色。
2.2.2果實、果核形狀、縱、橫徑和桃果實、桃核體積
分別選取5份供試材料代表性果實各6個,描述桃果實形狀;用游標卡尺測定縱徑和橫徑,計算縱、橫徑的算術平均值。用排水法,測定桃子果實、桃核的體積。
用水果刀、細鑷子、針頭、毛刷等,去除果肉,洗凈,用游標卡尺測定果核的長、寬與高,計算果核長、寬、高的算術平均值。
2.2.3果實果形指數(shù)
果形指數(shù)=縱徑/橫徑
2.2.4單果、外表皮、果肉和果核的鮮重、干重
用DT系列電子天平(DA500A)(常熟市意歐儀器儀表有限公司生產(chǎn))分別稱取單果、外表皮、果肉和果核的鮮重、干重,分別計算算術平均值。
2.3基本品質(zhì)測定方法
2.3.2果汁色度
外層果肉、中層果肉和內(nèi)層果肉制成的原液,純凈水稀釋100倍,用BSD-500色度儀(杭州齊威儀器有限公司)測定,讀取讀數(shù),獲取稀釋后果汁色度。
2.3.4電導率
用DDS-307電導率儀(杭州齊威儀器有限公司),直接測定外層果肉、中層果肉和內(nèi)層果肉制成的原液,讀取讀數(shù)。
2.3.5果肉含水量
用MS310-S感應水分測定儀(青島拓科儀器有限公司),直接測定外層果肉、中層果肉和內(nèi)層果肉的含水量,讀取讀數(shù)。
2.3.6可溶性固形物含量
用LH-B55數(shù)顯糖度計(杭州陸恒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直接測定外層果肉、中層果肉和內(nèi)層果肉制成的原液,以及等量外層果肉、中層果肉和內(nèi)層果肉制成的原液,讀取讀數(shù)。
2.3.7蒽酮法測定糖含量
配制200tug/mL蔗糖溶液,設置O、50、100、150和200ug/mL等濃度梯度,采用蒽酮法測定蔗糖不同濃度梯度的吸光度,制作標準曲線;依據(jù)標準曲線,測定桃果汁的含糖量。在630nm波長下,用UV-5100B紫外可見分光光度計(METASH上海元析儀器有限公司),測定吸光度值。
2.3.8堿滴定法測定酸含量
稱取2.5g由質(zhì)量相等的外層果肉、中層果肉和內(nèi)層果肉組成的果肉,加純凈水25mL,用榨汁機打碎,移人50mL容量瓶,定容。用移液管移出20mL液體于錐形瓶,以0.1mol/L濃度的NaOH溶液滴定,計算果汁的酸含量。
2.4數(shù)據(jù)分析
利用DPS統(tǒng)計軟件對數(shù)據(jù)進行方差分析。
3結果與分析
3.1品種生境特征及表觀特性
云霧山桃地處丘陵山地,果實尚未采摘,處于成熟期,其他4份供試材料均處于平原生境。不套袋金華大白桃和良方1,以及新川中島等果實已開始采摘,而良方2尚未采摘(表1)。
3.25份供試材料外表皮色澤
參比德國羅氏色卡(圖1),云霧仙桃向光面外表皮呈草莓紅,帶米色,背光面外表皮呈崧藍綠色,帶淺粉色;外表面具絨毛。新川中島向光面外表皮呈紫紅色,背光面外表皮呈玫瑰色,帶米綠色;外表面絨毛粗糙、厚密。良方1向光面外表皮呈戈亞紅色,帶砂黃色,背光面外表皮呈蕨綠色,帶淺粉色;外表面絨毛稍糙。金華大白桃向光面外表皮呈紫紅色,帶淡綠色,背光面外表皮呈淡橄欖綠;外表面絨毛糙,厚密。良方2向光面外表皮呈草莓紅,帶紫紅色,背光面外表皮呈米綠色,外表面絨毛多,且具橄欖黃色小斑塊,果洼處附近斑塊較密。
3.35份供試材料的果肉與果汁色澤
參比德國羅氏色卡(圖2),剝?nèi)ブ獗砥雍?,果肉色澤由外至中至?nèi),呈現(xiàn)為著色由黃色系的白色到紅色系的粉色再到紅色系的紫紅色演變,離果核越近色澤越深,但不同材料間具有較大差別。由外、中和內(nèi)果肉混合搗碎的果汁的色澤,材料間主要呈黃色至黃褐色,與果肉內(nèi)化學物質(zhì)氧化有關,但套袋與不套袋良方品種間差異不明顯,表現(xiàn)為種質(zhì)資源的同源性(圖3)。
3.45份供試材料的果核形狀與色澤
供試材料均為粘核毛桃品種,其果核外形基本相似,但縫合線端翅厚薄不一,表面孔穴和脊的數(shù)量、大小具有差異,頂端凸尖和底端形狀也有存在一定的差異。果核色澤以棕褐色為主。
云霧仙桃的果核縱徑最大,與良方1和新川中島及顯著性差異,但新川中島和良方2的果核橫徑和高與其他3份供試材料間及顯著性差異;新川中島的果核體積最大,與云霧仙桃、良方1和金華大白桃及顯著性差異。
3.55份供試材料果形指數(shù)和體積
從果形指數(shù)看,5份供試材料呈圓球形,其中,云霧仙桃的果形指數(shù)最大,與良方材料及顯著性差異;新川中島縱橫徑、體積均為最大,與金華大白桃及顯著性差異水平,屬大果型。
3.65份供試材料單果、果肉、外果皮、果核的鮮重和干重
新川中島的單果鮮重最大,僅與良方2未及顯著性差異;良方2的果核鮮重和干重均與其他4個供試材料及顯著性差異,可見,良方2為大核型果實,且其果皮干重與其他4份材料差異及顯著性差異。
3.75份供試材料果汁的基本品質(zhì)
電導率供試材料間差異顯著,良方2的電導率最大,與其他供試材料及顯著性差異;在稀釋100倍的條件下,良方2果汁的濁度和色度均較大,并與金華大白桃及顯著性差異。
3.8桃子果實向光面、背光面內(nèi)、中、外層果肉的可溶
性固形物含量
5份供試材料間,多數(shù)同層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差異不顯著;良方2中層果肉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與良方1差異顯著,金華大白桃背光面外層果肉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與良方1和新川中島及顯著性差異,說明套袋有利于提高中層果肉可溶性固形物含量。
3.95份供試材料的外表皮和果肉含水量
5份供試材料間,外果皮、果肉含水量多數(shù)未及顯著性差異水平;山地生境下栽培的云霧仙桃外表皮含水量最小,與良方2及顯著性差異;良方2背光面內(nèi)層果肉含水量與金華大白桃及顯著性差異。
3.105份供試材料的糖、酸含量
由外層果肉、中層果肉和內(nèi)層果肉混合,經(jīng)碾磨成漿的果汁,材料間酸度無顯著性差異,但糖含量存在差異性,其中云霧仙桃糖濃度含量最高,與新川中島和良方1的糖含量及顯著性差異,良方2的糖含量明顯大于良方1。
4結論
5份套袋或不套袋,并于7月底成熟的粘核毛桃材料,其表觀形態(tài)學特征差異明顯,表現(xiàn)出特有種質(zhì)特性,新川中島形大、鮮紅、質(zhì)地松軟;云霧仙桃、金華大白桃果形中等,黃綠底質(zhì),局部呈現(xiàn)鮮紅色,前者甜而不膩,后者甜而柔軟;套袋良方品種果形明顯大于不套袋,且表觀色澤呈紅色帶綠黃。果肉色澤由外至中至內(nèi),由白至粉紅再到紫紅演變,近核的果肉著色最深,而果汁基本呈黃色至棕黃色。大果桃通常擁有較大果核,套袋良方的核縱橫徑和高度均顯著大于不套袋良方。5份材料間果汁酸度無顯著性差異,但糖含量存在差異性,并以云霧仙桃糖濃度含量最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