旦增曲扎
(西藏山南市曲松縣中學 西藏 曲松 856300)
而班主任教師作為與學生關系最為密切的重要角色,對于學生的影響更是不可否認的,為了更好的維持班級秩序,為了讓學生有更大的進步,確保學生身心的健康發(fā)展,教師必須要以正面的情感去引導學生,才能讓學生以更加正面的心態(tài)去度過青春期,這便是情感教育的重要性。但是當前多數(shù)教師的管理思想多傾向硬性管理,對于情感上的引導則缺乏重視,這樣的局面不利于對學生的激勵,最主要的問題體現(xiàn)在以下幾點。其一是教師的角色定位依然過高,站在比學生更高的位置頤指氣使,以正面思想為由提出要求,并不能讓學生感受到情感上的激勵。其二是許多教師并未真正掌握與學生溝通的技巧,只是憑借自身主觀的喜好與看法去表達,過于片面的思考,并不在乎是否真正了解到了所有的事實,情感的傾向性必然會影響到學生的感受,甚至引發(fā)學生對于學校生活的厭惡情緒,顯然是錯誤的情感教育。其三是教師對于學生處于青春期階段的思想特征缺乏了解,不了解學生的情感需求,即便想鼓勵學生,也可能適得其反。其四是教師與學生的情感溝通并沒有真正滲透生活,一來不能與學生家庭達成情感指導的合作,溝通不足,無法全面了解學生的思想動向,二來在課下的時間,許多教師都希望留出更多私人空間,這無可厚非,但是也影響了與學生的情感交流。這些問題需要通過教師積極的態(tài)度去得到解決,因此必須要進一步分析情感教育策略的應用要點,提供更加可靠的引導意見[1]。
2.1 角色的轉換。教師是一個復雜的角色,應當是學生的至交好友,親人,同時也是教師,不同的情況,教師要轉換不同的角色去與學生進行溝通。在學生面臨困惑時,教師應當作為師者為其指點迷津,在學生有了負面情緒時,應當成為學生的家人、朋友,用心體會其內(nèi)心感受,給予真誠的關心與理解。交流過程中不應高高在上,而是要秉持真誠、耐心的原則,了解學生心中的感受,這是改善師生關系的必要條件,也是滲透情感教育的必要條件。教師如果無法理解學生,雙方便無法真正達成有效交流,只有教師真正體現(xiàn)出對學生的理解與尊重,才能讓學生樂于與教師溝通,樂于表達內(nèi)心真實的感受。
2.2 擺脫過度主觀的認知。人的情感往往會一定程度左右其對于人、事、物的認知,如果一個人的認知與判斷主要基于當前的事實,不受個人情感的過度影響,即是較為客觀的認知,反之如果忽視了當前事實,則是主觀。情感教育雖注重情感上的引導,但如果因受到個人情感的過度影響而出現(xiàn)傾向性,便必然會傷及部分學生的情感,這與情感教育的目標背道而馳。因此教師應當對每個學生都平等看待,評價每個學生都從正反兩面入手,遇到問題首先平復學生的情緒,了解事實,再去進行情感引導,這樣才會讓學生更加信服。一言蔽之要有理有據(jù),顧及每個學生的感受,學生才會接受教師的情感引導,否則只會產(chǎn)生更強的厭惡感,認為教師無法公正待人,不具備最基本的職業(yè)道德[2]。
2.3 對于學生情感特征的了解。初中學生正處于青春期,這是人生的重要過渡時期,人在這一時期,隨著生理的發(fā)展,內(nèi)心也會呈現(xiàn)出敏感、反抗性強且迷茫困惑的特征。班主任教師作為學生成長與學習的引導者,與學生的關系密切,了解學生青春期的情感特征是必要的任務。學生在青春期,對于情感的表達與應對方式都可能與以往不同,對于人的情緒感知是更加細膩的,因此教師必須要針對性了解學生這一階段的情感需求與情感變動規(guī)律,才能做好情感教育。因此校方應當積極的針對班主任教師群體開展針對青春期學生的情感及心理引導技巧培訓。教師通過對引導技巧的了解,才能更好的進行情感教育,讓學生向著積極的方向思考并發(fā)展,因此這樣的培訓是必要的,是提升班主任教師群體整體能力素養(yǎng)的必要環(huán)節(jié)。校方要做好教師教育,就必須要從心理與情感引導技巧上入手,讓教師群體更好的引領學生成長,確保學生的身心健康。在當前的趨勢下,這是至關重要的目標,教師是學生成長的引路者,只有自己首先明確方向,才能幫助學生明確方向,通過教師隊伍的教育能夠確保教師隊伍的素養(yǎng)真正得以提升,這樣才能給學生帶來更好的影響,這是教師的職責所在,教師掌握了青春期學生的心理特征,自然會針對性的引導學生,讓學生的成長更順利。
2.4 在生活中的滲透。情感教育是與人的生活密切相關的教育,人的情感體現(xiàn),在課堂上是受到一定克制的,而在課下才能體現(xiàn)的更加真實明確,如果教師只在課上表達出充沛的情感,而在課下則十分麻木,很容易使人感到虛偽,也會影響到學生。因此要確保情感教育達成目標,必須要首先擺脫局限,包括時間與空間等多方面的局限。教師在課下也要關注學生的情感動向,包括與家人的互動情況,戀情發(fā)展等等。這些都可能對學生在班里中的表現(xiàn)以及學習情況等產(chǎn)生影響。教師要與學生家長達成教育合作的統(tǒng)一戰(zhàn)線,對家長群體展開培訓,幫助家長明確情感教育的要點,讓學生在家中與校內(nèi)都能夠受到正面影響,除此之外還要積極開展課下的一對一溝通,利用網(wǎng)絡平臺完全可以開展課下的對談,達成情感教育目標[3]。
情感教育是教育體系當中至關重要的一環(huán),決定著教學的成果,甚至影響學生未來的發(fā)展。對于初中學生來說,面對著敏感的青春期,教師的情感引導更為重要,因此要進一步明確情感教育的要點,做好引導,確保學生身心的健康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