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偉
(山東省平原縣第三中學 山東 德州 253100)
微課作為一種新型的教學方式,具有針對性強、教學時間短和突出教學重點等特征,為單一的教學知識點或技能進行課堂教學安排。微課以課堂教學視頻的形式組成,與課堂教學任務有關的素材、測試題、學生對課程的反饋以及老師針對性的點評等作為輔助教學資源,微課程與單一的傳統(tǒng)教學資源不同,它不僅包括傳統(tǒng)的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教學課件和教師點評等,在傳統(tǒng)資源的基礎上進行不斷地創(chuàng)新和發(fā)展,形成符合時代發(fā)展要求的新型教學資源。目標明確、內容豐富、教學內容少、教學時間短、有針對性、學生反饋及時、傳播方式多樣、效果顯著以及課堂資源容量小等鮮明的特點促進教育行業(yè)的不斷改進創(chuàng)新。
在選擇微課主題時應根據歷史教材再制作微課,并具有較強的針對性,可以從學生的平時作業(yè)中選取,也可以從往年的典型案例中進行選擇來制作微課視頻。微課視頻制作好以后學生通過反復觀看和學習視頻內容,逐步掌握和理解所選擇的內容,主體內容的確定可以減少同類主題的重復教學時間。例如在初中歷史教材中把“全面內戰(zhàn)爆發(fā)”作為微課的主題內容,而把“重慶談判”則作為教學的重點,并重點給學生們講解為什么蔣介石邀請毛澤東在重慶進行談判。
2.1 根據教學內容,對微課內容合理設計。課題內容的選擇要依據主題設計來進行,例如,制作課件時把全面內戰(zhàn)爆發(fā)作為主題,并對課件進行不斷地修改完善好后作為最終的課件,課件呈現給學生的是以分析內戰(zhàn)后的國內外的主要形勢同時指出國共兩黨之間的矛盾原因,由于國共雙方所代表的利益與追求的目標不同,內戰(zhàn)是不可避免的,揭露了國民黨假和平真內戰(zhàn)的陰謀。經過主次清晰分明講解,得出全面內戰(zhàn)爆發(fā)的原因。主體確定好后再對教學內容進行合理設計,并遵循以下原則:
(1)課題細微。根據微課針對性強、內容較少和目標明確等特點來進行教學內容的設計,并且內容不要過多,選擇教材的重點和難點知識,通過圍繞其中的一個重點教學內容去設計。比如在對小農經濟特點這一章節(jié)知識點講解時,內容設計以學生的知識盲點出發(fā),針對性的對這一知識點進行講解,使學生在最短的時間內通過所設計的教學內容去理解以及加強學習,這樣就對教學效果有著顯著的提升。
(2)準確定位。老師在制作微課時,要從學生自身的實際情況以及需求出發(fā),因為老師微課的制作者,學生是學習者,并且所設計的微課內容要循序漸進,有針對性的采用合適的講解形式對學生進行知識講解。
(3)資源完整。微課不僅僅是基本的教學視頻,除了視頻以外,還應結合其他的資源內容進行完善配套,例如微練習、檢測試題、在線點評答疑以及自主學習等內容,這樣可以使學生通過完整的資源內容學習以后,根據自己掌握的教學知識進行自我檢測。為了達到不同學生的學習需求,只有改進完善微課的教學資源。
(4)適用性強。學生作為微課學習的主體,為了使學生學習效果提升更加明顯,微課主體就必須以學生需求為出發(fā)點,同時微課的內容還要滿足學生自主學習的需求為目的,這樣才能調動他們學習的積極性和激發(fā)他們的學習興趣。
2.2 選擇微課錄制媒體。微課錄制選擇的主要媒體為PPT和Camatsia Sutido錄屏軟件,PPT用于課件制作,課程視頻制作用于Camatsia Sutido錄屏軟件來完成,整個制作完成以后要進行反復斟酌,把最終制作好的完整版本內容進行打包處理并上傳到有關的視頻網站分享,通過微信、微博等工具進行發(fā)布,或者也可以選擇其他媒體資源進行制作發(fā)布,使學生擁有更多的學習方式學習,同時也滿足網絡時代學生的不同需求。
2.3 歷史課程學習中的微課應用。把微課程上傳到視頻網站,學生就可以反復觀看進行學習,例如在本案例中就可以了解掌握內戰(zhàn)爆發(fā)的真正原因,通過學習該部分內容以后,然后再把相關的習題下載,并對知識的掌握程度進行學習檢測,這樣自己就會明確所學到的內容掌握的如何,并對自己進行查缺補漏。如果學生在自主學習的過程中哪里有不明白的地方,可以直接在視頻下方評論處將自己的疑惑表述,這樣就可以和老師以及其他同學一起探討交流,同時如果發(fā)現課程視頻有的不足之處并指出,以方便老師的進一步完善。例如,在微課視頻“重慶談判”中詳細地介紹了抗日戰(zhàn)爭勝利結束后的國內外形勢和國民黨的主要陰謀,讓學生對這段歷史背景進行了解并講解中央領導人受到蔣介石邀請后完全不同的態(tài)度。微課視頻觀看完以后,老師對學生提出問題,讓學生針對問題進行討論。通過這種教學方式使大部分學生對問題進行很好地總結,加強自主學習的能力和獨立思考的能力。
微課在初中歷史教學中的應用,極大地改變了教學方式和學習方法,推動著我國教育事業(yè)的改革和發(fā)展,同時使學生在學習初中歷史課程有了更加有效的方式方法。第一老師在選擇微課題材時,要對現有的教學知識進行完善,還要考慮學生學習歷史過程中的注意力;第二,老師應對自己的地位發(fā)生轉變,在微課學習過程中引導學生獨立學習,重點掌握課堂學習中的重要知識點;最后,在微課結束后老師應該及時做好課堂總結,幫助學生理解和吸收微課堂上所學習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