費金玲
(吉林省柳河縣第九中學 吉林 柳河 135300)
生物實驗既是生物課堂教學的基礎。也是生物教學的基本手段和方式。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需要將自己的教學目標、教學思路、教學方案和教學重難點有意識地轉到實驗上來,廣開自己的教學思路,豐富自己的實驗教學的內容,運用合適的教學方法開展實驗教學,提高學生的課堂效率。
1.1 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及積極性。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是每位生物教師的首要任務。實驗教學結束了過去枯燥的生物課堂,真正實現(xiàn)了讓課堂充滿興趣的根本目標。因為初中的孩子剛從小學畢業(yè),他們會對所有的新事物感到好奇,并想自己去探索它們。毫無疑問,實驗教學符合初中生的特點,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他們的學習興趣,提高他們對生物課的熱情。
1.2 提升學生的觀察和動手能力。應試教育使老師和學生都認為,只要老師教授所有的知識,學生就會記住他們所學的所有知識,以確保他們在考試中取得好成績。我們很少知道這種思維模式嚴重影響了學生觀察和動手能力的提高,但是課堂聽力不能很好地消化新知識,而實驗教學則避開了這一缺陷,讓學生自己觀察和發(fā)現(xiàn)知識的奇跡,更好地整合知識。
1.3 發(fā)掘學生的探究和創(chuàng)新能力。應試教育在一定程度上損害了學生的自主創(chuàng)新能力,實驗教學正好彌補了這一缺陷。教師可以通過實驗教學引導學生探索書本中晦澀難懂的知識,并提出一些問題供學生解決。其效果是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的提高。實驗教學能讓學生受益匪淺。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可以逐漸養(yǎng)成思考和探索的習慣。知識理解更加透徹,創(chuàng)新問題也不難解決。
生物實驗是生物教學中一種重要方法,學生的很多生物知識都是從實驗中而來,但是縱觀現(xiàn)階段的教學情況,初中生物實驗教學中還有大量問題存在,嚴重影響了課堂教學效率的提升,阻礙了生物實驗優(yōu)勢的發(fā)揮。首先,很多教師都忽視了對學生自主探究性的培養(yǎng)。生物實驗流程與內容都是根據(jù)教材內容提前制定好的,學生只是實驗的操作者,實驗中的儀器與材料都是教師提前準備好的,雖然這樣的實驗也有利于提升學生的動手能力,通過觀察現(xiàn)象即可獲得實驗結果,但是實驗過程中學生缺乏思考的意識,這對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意識、提升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非常不利。其次,教學中教師應該將動手與動腦環(huán)節(jié)把握好,這樣才能得到較好的教學效果,但是很多教師不把握好這兩個環(huán)節(jié),教師提出的很多問題都是基于理論知識提出的,不需要實驗獲得答案,這嚴重影響了實驗效果。最后,很多教師過于關注實驗結果,忽視了實驗過程,教學評價也是從結果出發(fā),這種注重結果忽視過程的理念,對培養(yǎng)學生的發(fā)散性思維非常不利。
3.1 采用更加開放的教學模式。開放式的教學模式,是尊重學生需求和個體差異的教學模式。開放式的教學模式能夠激發(fā)教師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的主動性,改革傳統(tǒng)教學思想和教學方式,讓課堂教學的內容更加豐富多彩,切實提高教學質量和教學效率。開放式的生物實驗教學,重點在于教學資源、教學目標以及教學時間和教學空間的開放。例如在《生物圈中的綠色植物》這節(jié)課的教學中。教師可以采用開放式的教學方法,帶領學生們到附近的公園觀察植物,讓學生自己探索木本植物和草本植物之間的差別,激發(fā)他們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3.2 增強學生實驗操作興趣。初中生物的實驗有各種各樣的形式,比如觀察性實驗、制作性實驗、演示性實驗、觀察和操作相結合性實驗等,學生只有對相應的實驗教學感興趣,才可以有效實現(xiàn)教學目的和任務,提高課堂實驗教學質量和效率。初中生物老師要轉變思想和觀念,不能單純的應用演示實驗,要以學生為教學主體,讓學生主動積極參與相應的實驗,動手動腦完成實驗過程,提高實驗課程教學效率和學生的學習質量。比如,教學“種子的萌發(fā)”這課節(jié)時,老師要求學生使用玻璃瓶把小麥、玉米等種子培育發(fā)芽,再種植在花盆里,觀察植物種子發(fā)芽、出土、生長、成長的過程,這樣的實驗培養(yǎng)和鍛煉了學生的實驗動手能力,同時也激發(fā)了學生的興趣,讓學生能夠體會生物實驗的趣味,促使其積極主動參與實驗操作,加深學生對生物知識的理解。
3.3 利用生活資源,讓生物實驗和生活聯(lián)系起來。初中生物知識和實際生活的聯(lián)系比較密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充分利用生活中的各種資源,把生物課堂教學和實際生活聯(lián)系在一起,增強學生在課堂學習過程中的興趣,也可以鍛煉學生觀察生活,探究生物知識的能力。例如,植物一般都需要光合作用,還有的植物具有向光的特性,也就是植物生長的時候喜歡朝陽光照射的方向生長,最明顯的就是向日葵。教師可以利用生物實驗讓學生驗證這一規(guī)律,教師可以收集一些牽牛花的種子,給每個學生發(fā)一兩顆,讓學生回家后把種子種在自家的花盆中,等到種子發(fā)芽后,教師讓學生用家里的小紙箱蓋住花盆,在紙箱靠近窗戶的一側開一個大口,過一段時間后,牽?;缇蜁募埾涞拇罂谥秀@出來。學生會對這種情況產生濃厚的興趣,教師就可以在這時講解植物細胞中所含的生長素,其中有一種非常喜歡陽光,它會影響植物生長的方向。
3.4 鼓勵學生進行課外實踐。初中生物課程的內容是最基礎的生物圈知識,這些知識都和我們生活的環(huán)境和身邊的事物息息相關。因此,教師在教學的時候要把生物課堂教學和課外的實踐活動聯(lián)系起來,讓學生在課外實踐活動中培養(yǎng)動手操作能力,培養(yǎng)學生的實踐意識。例如,很多學生喜歡收集自然界的花草和昆蟲。教師可以教給學生制作標本的方法,讓學生在星期日或者暑假的時候去野外收集植物和昆蟲,做成標本。這種方式不僅可以讓學生積累生物知識,分辨植物和昆蟲的特征,也可以提高學生的觀察意識,鍛煉學生的動手能力。教師也可以讓學生在自己家里種植容易養(yǎng)的植物,觀察并記錄植物的生長過程,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
初中生物實驗教學中。教師應轉變教學思路和教學方法,擴展課外活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主動性。 提高生物實驗教學的方法有很多,需要我們在不斷的探索和實驗中找到最適合自己的方法,這樣才能夠推動生物實驗教學的不斷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