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東營市利津縣陳莊鎮(zhèn)集賢小學 李敬孝
小學語文在新課程改革的形勢下對教學模式進行了創(chuàng)新與完善,因此廣大教師現(xiàn)階段的統(tǒng)一任務是對小學語文教學質量進行有效提升,可以通過培養(yǎng)學生對事物的觀察習慣,拓展學生的視野,從而對寫作素材進行累積,使學生能夠對自身寫作能力進行提高,進而實現(xiàn)對寫作教學有效性的加強。
小學生普遍年紀不大并且有著旺盛的求知欲,但學生在學習能力以及生活知識方面卻因為不具備豐富的生活經驗導致能力并不高,小學的語文作文教學的實質就是為了考驗學生的創(chuàng)造能力和思維能力,小學生自身強烈的好奇心剛好可以促進作文的有效教學,但因絕大多數(shù)的教師選擇較為傳統(tǒng)以及各式化的教學方式進行課堂教學,而教學內容則過于注重對作文寫作理論知識中的基本結構和體裁進行講解,使得學生因為枯燥乏味的教學模式無法對寫作集中注意力進行學習,更不用說產生學習興趣,這樣的教學模式不僅不夠新穎,也無法對學生的思維能力進行鍛煉和提高。
學生能夠充分掌握并合理運用語文知識對自身感受進行有效表達是進行寫作教學的基本目標,小學生如果沒有具備合格的寫作能力就會嚴重影響到對文章的閱讀賞析,因此學生對語文知識的綜合運用就是通過作文寫作來體現(xiàn),進而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寫作課堂教學效率,但是對素材的累積在進行寫作教學時處于重要環(huán)節(jié),而這一點需要長時間進行,因此在教學作文寫作時短時間就無法對質量進行提高,長此以往,教師就不會重視對寫作教學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在進行寫作教學時就不會對知識和技巧進行細致講解,學生在寫作知識和技巧上不能熟練運用就無法提高寫作水平。
命題寫作的形式在教學小學作文時經常出現(xiàn),因此像詩歌和散文等自有問題形式的作文,學生就無法進行寫作,教師會將具體的作文格式在進行寫作作業(yè)布置時對學生進行安排和要求,這樣一來就無法提高學生對語言以及知識的運用能力,學生在單一形式的教學過程中也無法提高自身的思維能力,除此之外,教師也沒有進行科學有效的作文評價,對作文的真情實感過于忽視卻重視作文的文采和格式,這樣不利于加強學生自身的創(chuàng)造力。
教師在進行寫作教學時需要對教學理念和目標進行明確,通過建立合理的教學目標和理念,從而有效培養(yǎng)學生自身的思維能力及創(chuàng)造能力。想要實現(xiàn)這一目標,就必須對傳統(tǒng)的教學理念進行改進,做到與時俱進,學校亦是如此,調整并完善教學方式、教學內容以及考試體系,使教師能夠對寫作教學建立正確的教學觀念,從而使教師加大對寫作教育的重視程度。教育目標與學科教學目標并不等同于教學目標,教師在建立時必須將其從中分離出來,教師在進行寫作內容教學時需要將此目標作為設計教學方案的依據(jù)。通過對科學教學評價以及師生平等的教學理念進行相應明確,從而對合作和評價體制進行建立和完善,做到將學生作為教學主體,通過課堂上良好的師生提問和溝通合作實現(xiàn)對教學質量和成果的有效提升,并在對寫作素養(yǎng)進行加強和提高的基礎上對現(xiàn)有教學方式進行創(chuàng)新,從而實現(xiàn)對小學生寫作能力的有效培養(yǎng)。
教師在進行寫作教學時可以靈活運用教學方式,有些學生的思考能力比較被動,這種情況下,老師可以采用情境教學,將學生的求知欲融入情境中,引導學生主動思考,主動參與問題的解答。教學模式也是種類繁多,情境教學就是一種,還有對話教學和操作教學。對話模式是在課堂上通過交流進行問題的解答,例如教師可以聯(lián)系生活中的事例進行教學,通過提問的方式吸引學生積極參與,這樣學生通過思考回答問題就能夠對思維能力進行加強,而這種模式彈性比較大,老師也可以采取辯論的模式進行,鼓勵學生踴躍參與,這樣對于問題的解決方法就不會很單一,幫助學生掌握學習進度,激發(fā)學生對學習的積極性,以此來幫助學生提高對語文寫作水平的提高。
教師利用多媒體技術進行教學的優(yōu)勢是可以使教學活動以及教學內容得到進一步豐富,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通過視聽結合的方式加強語文寫作知識、寫作材料與技巧以及語感的學習,使得學生的書面表達能力與口頭表達能力得到提高。在進行寫作的教學過程中可以組織小組活動,通過多媒體技術對小組活動進行輔助,在小組活動中,每個人分工明確,讓每個學生都能親身參與活動,有利于改善學生的獨立思考以及和小組成員之間的相互配合,在其他同學分析的時候也能鍛煉學生的傾聽能力。例如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技術讓學生進行改錯練習,讓學生進行自主改錯,并且讓學生進行分組討論,這樣可以加強學生之間的相互溝通與學生共同檢查題目的改正方法,使學生能夠將錯誤進行改正,從而避免學生再次犯錯。
學生在進行語文寫作水平的提高時,少的就是對生活的感悟,寫作素材來源于生活,感悟亦是如此,由于小學生年紀較小生活體驗也就不多,因此對課外書籍與報刊等寫作材料進行閱讀就是一個效果較為顯著的途徑,學生在對書籍進行閱讀時可以將文章中的優(yōu)點進行學習,從而與自己的寫作能力進行綜合,教師可以通過專門安排的閱讀課,從而對學生的內在水平進行提高,進而對語文寫作的能力和水平進行加強。
在傳統(tǒng)寫作教學過程中,教師通常要負責評改作文的工作,因此教師可以對學生自身的主人翁意識進行充分利用和發(fā)揮,這樣不僅能夠營造輕松愉快的教學環(huán)境,還能通過學生對各自的作文進行互評,從而學習其他的優(yōu)勢,進而對自身寫作能力進行提高。例如教師可以在某節(jié)寫作課程中讓學生對同學的作文進行點評,并標注出精彩的地方,因為學生擅長的作文體裁多種多樣,這樣學生在點評的過程中能夠充分意識到自己的短處,通結合別的優(yōu)勢進行改進,進而實現(xiàn)對自己寫作能力的提高。
綜上可知,教師在進行寫作教學時需要聯(lián)系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通過制訂有效的教學目標、完善教學模式以及有效的點評方式,從而實現(xiàn)有效教學,進而提高課程教學的有效性和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