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麗鶯 福建省泉州市泉港區(qū)山腰中心小學
小學階段的學生正處于身心發(fā)展的初級階段,加強對這一階段學生體育意識和體育能力的啟蒙和培養(yǎng),對于增強學生體魄,促進學生良好體能素質的形成和發(fā)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但由于小學體育課時有限,使得很多體育課程不能有效的完成。就小學體育教學而言,足球運動占據(jù)著較為重要的地位,也是課余體育訓練中的重要內(nèi)容。但足球運動強度較大,且具有較強的對抗性,而小學階段學生的身體素質不是很強,同時各方面能力發(fā)展不夠完善,所以在具體訓練中極易手上。如果在具體訓練中一味地強調(diào)足球技術的掌握,顯然是不適合小學生的。只有將足球技術真正內(nèi)化為足球技能,才能夠達到學生體育意識和體育能力全面提升的目的。可見,加強對小學課余足球訓練中技術轉變?yōu)榧寄艿难芯渴欠浅>哂鞋F(xiàn)實意義。
小學生由于年齡較小,他們正對于對客觀世界認知的關鍵時期,他們對于一切新鮮事物都會產(chǎn)生濃厚的興趣,并投入較大的熱情。大多數(shù)小學生在一開始接觸足球這項運動時,都會表現(xiàn)出較高的積極性,不過隨著訓練強度不斷的加大,很多小學生都會逐漸失去對足球訓練的興趣和熱情。造成這種現(xiàn)象的原因是兩方面的,一方面是因為按部就班的訓練模式和機械化的課程內(nèi)容,學生的訓練積極性會在不斷重復的訓練中逐漸磨滅[1]。另一方面是因為學生的體能素質并未得到顯著提高。訓練員在訓練過程中只注重將足球動作技術要點灌輸給學生,不能很好的根據(jù)學生身體各方面的技能對訓練節(jié)奏和方式進行調(diào)整,導致學生體力跟不上。而在課余足球訓練中,當學生的足球技能有的很大程度提升之后,學生在訓練過程中就能夠根據(jù)自己實際情況,隨時作出反應和調(diào)整,促進行為美感,讓學生鍛煉身體機能的同時,體會到足球運動的樂趣,繼而促使學生在足球訓練中始終保持著較高的積極性。
站在岸上學不會游泳,不論什么知識,如果在具體學習過程中只注重理論,那么只能形成閉門造車的局面,尤其是足球這種具有較強實踐性的運動,更是需要學習者付諸實踐。在小學課余足球訓練中,如果只是單純的讓學生學習訓練技術,那么大家都屬于同一個理論層次,訓練結果只能夠靠體能大小來確定最終的輸贏。這種單純消耗體能的運動方式,顯然與真正的體育精神是相悖的。并且如果單純的進行技術訓練,體能較小的學生會逐漸失去競爭力,而體能較大的學生則會產(chǎn)生驕傲心理,將足球當成炫耀的手段,并在今后盲目的與體能更大的學生進行比拼[2]。在課余足球訓練中將技術訓練轉變?yōu)榧寄苡柧?,可以讓學生利用思維創(chuàng)新去提升自身的競爭力,并圍繞足球訓練中出現(xiàn)的各種問題去自行學習和研究,與足球建立起良好的關系,找到適合自己的訓練方式,拓展自身的足球實踐能力,并漸漸發(fā)展成為具有創(chuàng)新精神的體育綜合人才。
在傳統(tǒng)小學課余足球訓練中,學生成為了訓練機器,能夠通過反復不斷的機械式訓練來掌握足球運動技術和技能,這對于學生足球精神和體育素質的培養(yǎng)是非常不利的。因此,在小學課余足球訓練中,應根據(jù)小學生的心理素質和身體素質的發(fā)展需求,針對不同體能的學生進行分層教學,并按照訓練的難易程度,對訓練內(nèi)容進行等級劃分,以此來確保所有的學生都能夠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圍內(nèi)完成訓練任務,并獲得良好的訓練體驗。比如,訓練員可以將訓練區(qū)域進行劃分,并按照學生的體能,將學生劃分為強、中、差三個部分[3]。在足球訓練中,針對體能較強的學生,可以適當?shù)募涌煊柧毠?jié)奏和強度,對他們進行踢球門訓練;而體能中等的學生,則可以適當對訓練節(jié)奏和強度進行適當?shù)目刂?,對他們進行回踢、側踢等動作訓練;體能較差的學生,則需要適當?shù)慕档陀柧毠?jié)奏和強度,對他們進行原地踢球訓練。在這一過程中,訓練員不僅需要對學生的動作進行指導,同時還需要將學生對動作技能掌握的節(jié)奏情況進行實時記錄,以便為教學內(nèi)容和訓練強度的調(diào)整提供依據(jù),進而提升提升足球訓練的效率和水平。
小學生天性好動,對于某件事物難以長時間集中注意力。而傳統(tǒng)課余足球重復訓練的方式,容易讓小學生對足球運動產(chǎn)生厭倦感,不利于學生學習積極性的保持。因此,在小學課余足球訓練中,訓練員應對足球訓練方式進行優(yōu)化和創(chuàng)新,采取小學生喜聞樂見的訓練方式,以此來調(diào)動學生的訓練積極性。比如,訓練員可以根據(jù)小學生愛玩的天性,采取游戲教學法,以此來增強足球訓練對學生的吸引力,提升學生參與足球訓練的積極性。例如,在課余足球訓練中,可以組織學生開展 “踢球撿球” 的游戲。訓練員可以將學生分為2 個小組,而每個小組都必須有體能強、中、差三個等級的學生。然后,訓練員可以在2 個兩組之間放上一個球箱,并在球箱前面擺放一個障礙物,讓2 組成員安排體能較強的學生在障礙物附近接球,并將求扔進球箱,體能較弱的學生負責踢球。在這一過程中,能夠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促使學生將所學的足球技術轉變?yōu)榧寄堋?/p>
隨著信息技術在教育領域中廣泛應用,對教育教學提供了極大的便利,推動了教育領域的發(fā)展。在小學課余足球訓練中,訓練員同樣可以借助網(wǎng)絡信息化的優(yōu)勢,構建信息化平臺,引導學生利用信息技術學習相應的足球技能。在對足球訓練中的某個具體動作或課題進行研究時,訓練員就可以采取翻轉課堂的方式,讓學生借助信息化學習技術和手段,自主學習和實踐。同時,訓練員也可以充分的利用多媒體資源,開發(fā)出更多的輔助教學知識和內(nèi)容,并將足球動作技術進行分解,讓學生跟著視頻一起訓練,以此來提升學生的訓練效率和水平,促進學生將足球技術轉變?yōu)榧寄躘4]。例如,在對 “顛球” 這一足球基本動作進行教學時,訓練員就可以利用多媒體設備,將這一動作進行分解,幫助學生更好的掌握該動作的技術要領。然后,訓練員再讓學生根據(jù)視頻內(nèi)容,進行實踐訓練,從而有效實現(xiàn)理論知識的內(nèi)化,以此來提升切實學生的足球運動水平。
綜上所述,在小學課余足球運動訓練中促進學生將技術轉變?yōu)榧寄埽粌H可以有效調(diào)動學生對足球訓練的積極性,促進行為美感,有效鍛煉學生各方面能力與素質,同時也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運用能力。因此,在小學課余足球訓練中,訓練員應積極轉變教學觀念,并根據(jù)具體情況,采取合適的教學方法,以此來促進學生對足球技能更加深層次的掌握,切實提升學生足球運動能力,為學生全面發(fā)展目標的達成提供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