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東臺市第一小學 姚小霞
培養(yǎng)小學生的閱讀素養(yǎng)是語文教學的重要目標之一。就小學生對整篇課文的閱讀而言,他們往往經(jīng)歷的是“整體細讀——部分細讀——整體”的過程。學生通過這種循環(huán)式的閱讀沉浸于課文之中,潛入字里行間,對通篇課文的理解是真正的深入、深刻,從而與課文的各個要素之間產生共鳴,就此喜歡上閱讀,愛上閱讀思考。可見,對課文的細讀是一種非常高效的閱讀方式,對提升學生的語文閱讀素養(yǎng)具有積極的推動作用和意義。那我們該怎么做呢?筆者就此談談自己的看法。
就一篇課文而言,詞語是組成它的最小的基本單位,對課文中的詞語進行有效的關注和仔細的品味,體會課文之妙,能夠讓學生進行課文閱讀的深度、廣度得到真正的提升。為此,我們應該基于課文,找準文章中的關鍵詞語來科學設計問題,讓學生去潛心涵泳。如《木蘭從軍》這篇課文,筆者聽過好幾位老師的執(zhí)教,發(fā)現(xiàn)部分教師總堅持字詞教學為主,卻忽視了學生對課文的深刻理解,沒有重視對關鍵性詞語的思考和品味,這是高耗低效。筆者執(zhí)教該文時,緊扣課文提出與學生認知水平匹配的問題,促進他們迅速投入到課文的解讀中,開展積極深入的思考,從而掌握課文的中心。如文中“木蘭看到軍書上有父親的名字,焦急萬分”,讓學生質疑,體會木蘭對家的愛;引導學生體會課文中的“理應”“說服”這兩個詞語的用意,感悟木蘭的愛國情懷;讓學生體會戰(zhàn)亂平息、勝利返鄉(xiāng)的場面中的兩個詞語“文靜俊美”“英勇善戰(zhàn)”,充分認識到木蘭的人格魅力……如此一來,學生們在對關鍵性詞語的細讀過程中,能夠充分地對課文語言進行內化,實現(xiàn)高效閱讀的目標。
我們在組織學生進行閱讀學習時,還應該讓學生自己找出課文中最關鍵的句子,讓他們對這些關鍵性的句子進行品析,從而感受到作者所要表達的情感。比如筆者曾經(jīng)執(zhí)教過《再塑生命的人》這篇課文,我是這樣引導學生的:課文中描述“我”成功后的心理活動、動作行為的有哪些句子?這些句子的描述展示了“我”怎樣的情感?筆者讓學生立足于有關動作描寫的句子“我自豪極了……拼寫給她看”來體驗和感悟海倫能對單詞doll 進行拼寫的喜悅、激動與自豪;要求學生細讀“我獨自躺在床上……世界上還有比我更幸福的孩子嗎”,體驗和感悟海倫強烈的求知欲以及她對未來生活的信心。教學實踐證明,學生通過對關鍵性的句子的品讀與賞析,深刻理解了海倫內心的想法,也充分體會到了課文語言的美妙,他們在以后自己的習作中也慢慢學會利用這樣的句子提升習作的質量。
從閱讀教學實踐來看,教師對課文的理解與感悟往往是獨到的,且是非常深刻的,但在具體的解讀過程中,教師應該考慮到語文閱讀的主體學生,他們還是孩子……因此,我們絕對不能把自己對課文的認知“加塞”給孩子們。當然,在學生對課文進行細讀時,常常會出現(xiàn)語文思維脫節(jié)或拔節(jié)的現(xiàn)象,對此,我們必須做個有心人,認真平衡好學生在課文閱讀時思維存在的差異。這樣做才能使細讀課文的教學目標得以高質的實現(xiàn)。比如《孔子游春》這篇課文主要是通過描寫孔子及其弟子論水的場景來贊賞孔子循循善誘的特點和孔子與弟子間良好的關系,“泗水河畔的春意更濃了”,這是課文中一段關于景物的描寫,而且是獨立成段,到底是什么用意呢?筆者發(fā)現(xiàn)部分教師對此教學時,生怕學生不會,沒法理解,就把自己的思想直接告知學生,這無疑是把閱讀教學的要求拔高了。對此,筆者的教法是讓學生自己對課文進行細讀,讀后細思,讀后談感受,如此滿足了學生的學習需求,提升了課堂的品位。在此教學活動流程中,筆者把這段寫景的話“泗水河畔的春意更濃了”作為主要解讀對象,認真指導學生進行有質量、有效率的語文學習,平衡學生的細讀思想、語文思考,最終使學生做更加深入的課文解讀,獲得良好的發(fā)展。
一篇優(yōu)質的課文既包含了作者的思想和情感,又在很多的語句中包含著豐富的言外之意或者弦外之音,甚至還有某些自然形成的空白與不確定。作為教師,我們必須對課文解讀之中這些難得的教學資源進行充分的挖掘與利用,讓學生對此開展豐富的有意義的想象,利用各種渠道或方法與課文的情節(jié)、作者開展有意義的對話。這樣促使學生對課文進行再次創(chuàng)作,讓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實現(xiàn)自信的超越。比如課文《鄭成功》很好地實現(xiàn)了點面結合,在描寫打仗這個場景時,僅僅涉及了戰(zhàn)士們的奮戰(zhàn)場景,沒有涉及一點鄭成功的表現(xiàn)。這是作者故意的安排,我們在開展教學時,可以讓學生立足于鄭成功的風采開展想象,同時把自己的想法寫出來,以此讓學生來實現(xiàn)再次創(chuàng)作,提升他們對課文的理解,幫助他們提高語用能力。
總之,我們在開展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活動時,一定要毫不猶豫地立足于學生對課文的細讀來引導他們開展學習活動,讓他們對課文所要表達的意蘊進行積極的有意義的探尋,對作者所要表達出來的各種情感以及表現(xiàn)的手法進行認真的體驗和感悟,從而提升他們閱讀學習的質量與閱讀的素養(y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