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亞莉
(四川省眉山市東坡區(qū)松江鎮(zhèn)中心小學 四川 眉山 620000)
我畢業(yè)于四川師范學院英語教育專業(yè),二十多年來,在農村中小學從事英語教育工作,一直兢兢業(yè)業(yè),對工作不敢有絲毫的馬虎,然而,遇到的問題總比成績多,挫折總比成功多,這些情況不禁讓我陷入了沉思,這是為什么呢?
在小學的七年多時間里,大部分老師、學生家長、學生認為,英語遠不如語數重要。小學英語從21世紀初納入統(tǒng)考,與語數一樣成為小升初測試科目,總分上升到120分。農村地區(qū)小學英語從三年級起始,大部分學生和家長對英語的重要性認識不足,近幾年,高考改革,英語測試的方式有所改變,而語文在中考和高考中分值都有所提高,很多人覺得英語沒用了,對升學影響不大了,學生們學習英語的驅動力嚴重不足。家長們認為新高考英語分數只有100分,還能一年兩考,多次考試,取最高分計入升學成績,所以孩子們不用抓得那么緊了,先把語數的基礎打牢,等以后用得著的時候再抓,孩子們太小,課業(yè)負擔太重會壓垮的。英語無用論盛行。語數老師們也來推波助瀾,語文老師高呼“得語文者得高考”,數學老師宣稱“數學思維決定一切”。滿大街的作文閱讀、奧數培訓占用了小學生的時間。孩子們每周三節(jié)課讀一讀英語,平時都將英語束之高閣。在落后的地區(qū),英語基礎非常薄弱,學英語對學生和家長反而變成了一種負擔。在農村學校,校領導和大部分老師對英語存在偏見,他們認為,英語就那么幾個單詞,隨便讀讀就能解決,即使要納入升學測試,在最后一年隨便派個嚴厲的老師,突擊一下,幾個月就解決了,平時何必和語數搶時間。在這一理念下,英語低段隨便讓語數老師或代課老師兼任就可以了,質量分析會上,個別校長甚至發(fā)出了驚人言論“英語平均分二十幾分也不影響學生”。城里學校,招農村學生都只考語數,不考英語。在績效待遇上,英語教師只是語數教師的一半。在我所任教的學校,在績效考核時,英語教師的得分均乘以0.4,你教四個班或三個班,最終結果和教一個班的語數老師一樣,甚至還不如,英語教師的績效排名永遠在倒數幾位,這些情況導致英語教師的職業(yè)尊嚴感嚴重不足。我們區(qū)有一個學校,全校只有一個英語老師,上課的時候,直接用錄音機和點讀筆,學生們聽一聽,在跟著讀一讀,一堂英語課就結束了。極少有人意識到,英語作為一門語言,它也需要系統(tǒng)而專業(yè)的教育和培養(yǎng),需要長期積累和運用才能成為一種根植于大腦的工具。
在落后的農村地區(qū),孩子們的語言積累少,除了上課讀讀書,寫寫字,英語的使用率低。老師用全英語上課,孩子們也聽不懂,孩子們偏科現象特別嚴重。有個別家長會送孩子們上英語輔導班,也只限于書本上的知識。孩子們的閱讀和聽力較差。像我?guī)У膸讉€班的孩子,平時英語測試無聽力的情況下,效果還行,期末一加上聽力,成績就下來了,一詢問學生,“聽力太難了”“聽不清楚”。平時上課,聽力材料不足,訓練很少,遇到稍微難一點的課文,孩子們就糊涂了。在日常教學中,時間緊,任務重,,聽說讀寫很難全部到位,學生英語的綜合運用能力差。老師們將知識分成一個又一個考點,死記硬背,,學了幾年英語,就只會了試卷上??嫉念},中下等生連寫單詞和連詞成句都解決不了,何談英語的實際交際。
3.1 認識英語的重要性。英語作為國際語言之一,作為我們的第二語言,應發(fā)揮它在交際中的實際作用,而不僅僅只是一門測試科目,它在孩子們的學習中應該伴隨母語一起來學習。在小學低年級開設,讓孩子們在語言習得的最佳時期接觸它,學習它和使用它。學校領導也應召開家長會,和家長溝通,讓家長、老師和學生形成共識,摒棄要我學,建立起我要學的理念。促使孩子們在課堂學習之外,通過電影、電視或其他途徑進行語言積累,課內課外有機結合,平時學校多開展活動,如英語角、英語演講、讀英語故事比賽等,讓孩子們有機會運用,將英語從書本上搬到生活中來。
3.2 提高農村小學英語教師的專業(yè)能力。在落后的農村,邀請學科優(yōu)秀教師來本校送教,每隔幾年,組織教師們到發(fā)達先進地區(qū)進行一下聽課、培訓,教師們就能找到自身的差距,就會主動學習,與時俱進,保持教學的熱情與能力。
讓自己的知識不斷更新,帶著孩子們一起在英語學習的路上嗨起來。2018年9月,我區(qū)邀請雙流英語教研組的尚梅林老師一行和重慶巴南地區(qū)的陶征老師在眉山作了三場報告會,并上了幾堂示范課,讓我真正認識到了農村英語教師的短板與差距,兩位老師及他們團隊都有優(yōu)質的專業(yè)素養(yǎng),駕馭語言的能力極強,口語流利,知識層次高,在課堂上,對學生的引導,對課堂的把握,如行云流水,尤其英語口語純正,對學生的聽說極有用。聽完這三場報告會,我陷入了沉思。同為小學英語教師,差距為什么這么大,長期從事鄉(xiāng)村教育,學習機會少,知識老化,語言使用頻率低,沒有繼續(xù)學習,不思進取,我深刻認識到,老師們必須馬上加入到學習的行列中,與學生一同成長。
農村英語教育,任重道遠,我們應永不止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