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強
摘 ?要:軍事體能訓練既包括生理學因素,同時又包括心理學因素,軍事體能訓練若想實現科學發(fā)展,除了要把握受訓者的生理規(guī)律外,還要重視其心理特點。心理激勵手段作為軍事體能訓練必不可少的一個組成部分,通過心理激勵手段能有效激發(fā)受訓者的積極性,進而提高訓練質量。本文分析了在軍事體能訓練中運用心理激勵的必要性,并提出一系列實施策略,以期為進一步提高訓練效果提供有益參考。
關鍵詞:軍事體能訓練 ?心理激勵 ?必要性 ?策略
中圖分類號:E251 ?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 ? 文章編號:2095-2813(2019)10(a)-0042-02
軍事體能訓練是為適應戰(zhàn)爭需要,有計劃、有組織地實施軍事技術、戰(zhàn)術的培訓練習。在現代化戰(zhàn)爭背景下,對軍人的身體及心理素質的要求較高。軍事院校是培養(yǎng)軍人的搖籃,隨著軍事體能訓練強度的提高,容易產生一系列問題,其中心理問題突出。在軍事體能訓練中把握參訓者心理,掌握其心理發(fā)展規(guī)律,能夠促使軍事訓練氛圍更加濃厚,進一步激發(fā)參訓者訓練熱情,提升訓練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提高軍事體能訓練的效果和質量。
1 ?軍事體能訓練心理倦怠的具體表現
1.1 恐懼
恐懼是軍事體能訓練過程中容易出現的心理狀態(tài),軍事訓練存在一定的危險性,特別是一些高難度、高強度的訓練,對參訓者的心理意志有很大挑戰(zhàn),如武裝泅渡和400m障礙訓練等,容易造成參訓者在心理上的畏懼。
1.2 緊張
有些參訓者心理承受能力較差,遇到有難度的項目容易造成心理緊張,致使動作變形,特別是現代軍事體能訓練的節(jié)奏快、對抗強,如緊急演練及大型軍事考核對參訓者的綜合素質提出更高的要求,給參訓者的心理帶來不小的壓力,致使心理緊張,甚至出現抽筋、顫抖等現象,直接影響訓練質量。
1.3 厭倦
軍事體能訓練封閉性和周期性較強,為達到各項訓練要求,需要反復訓練,剛開始比較認真,不過,隨著時間推移,部分參訓者的學習興趣消失,表現為精神疲乏、心生抵觸情緒,甚至逃訓,訓練效果大打折扣。
1.4 焦慮
焦慮是一種模糊的、不愉快的情緒,焦慮水平的高低對訓練的影響不同,焦慮水平過高容易起負面作用,部分參訓者的體能基礎較差,測試成績不理想時,容易形成不安、焦慮心理,訓練過程中容易出現傷病。
1.5 逆反
逆反心理是由于環(huán)境刺激而產生的一種與逆向反應的情緒及行為傾向。如參訓者在訓練過程中由于水平停滯不前,致使訓練的信心和勇氣缺失,進而產生不配合的逆反行為。
1.6 逃避
大部分學員的家庭條件較好,參加體力勞動較少,缺乏體育鍛煉,體質較差,缺乏吃苦意識,厭訓、逃訓勢頭有所抬頭,部分參訓者在訓練活動中表現出不配合甚至對著干的情緒,影響訓練效果。
2 ?認識心理激勵
激勵指的是通過了解人的內心需求,激發(fā)內在動機,使其朝向期望目標努力的心理活動過程,也就是鼓動、調動積極性的過程。就靜態(tài)而言,激勵能夠激發(fā)人努力工作的內在動力,是激發(fā)并堅持某種行為的力量;就動態(tài)而言,激勵是通過滿足人的需要調動積極性的方法,作為啟動、激發(fā)、維持某種行為的心理過程。
心理激勵指的是激發(fā)人動機的心理過程,是通過滿足人的需求和愿望,調動其主動性和積極性,使其主動而自發(fā)地將個人潛能充分發(fā)揮出來,以滿足激勵者期望的行為。
3 ?軍事體能訓練中心理激勵的必要性
3.1 適應高科技戰(zhàn)爭對軍人體能的需求
現代高科技戰(zhàn)爭對軍人的身心素質都提出更高的要求,尤其對軍人的抗疲勞能力及心理承受能力的要求較高,在軍事體能訓練中運用心理激勵手段可滿足高科技戰(zhàn)爭的需要。
3.2 有效激發(fā)受訓者的積極性與主動性
激勵是激發(fā)人動機的過程,通過樹立以人為本指導思想,采用尊重、關心、信任的心理激勵去鼓舞士氣,充分調動受訓者的積極性與主動性,最終達到提升訓練效果的目的。
4 ?軍事體能訓練中心理激勵的實施策略
4.1 提高目標引力,健全激勵機制
首先,完善獎懲激勵機制。訓練表現突出的參訓者給予獎勵,而不能完成訓練任務的則給予懲處,以賞罰分明的機制為訓練提供動力。其次,評比競爭激勵機制。開展非常多彩的競賽活動,促使訓練處在比學趕幫的氛圍,不斷提升軍事訓練質量。最后,典型激勵機制,即樹立訓練典型,并號召參訓者進行學習,營造出永創(chuàng)一流的濃厚氛圍。
4.2 堅定參訓者的信念
首先,堅定共產主義信念。促使參訓者將共產主義作為終身奮斗的目標,堅定共產主義信念,正視改革浪潮中的矛盾,蕩滌不良思想,凈化精神世界,校正人生坐標,迸發(fā)出無窮的精神動力。其次,革命信念。作為軍人必須牢記神圣職責,黨和祖國的利益高于一切;始終不為強敵所屈、不為金錢所動的革命氣節(jié),先人后己,壓倒一切困難,排除萬難爭取勝利。最后,愛軍習武信念。立足本職崗位,苦練精兵,保持永不枯竭的訓練動力。
4.3 運用目標激勵提高訓練成效
積極性被調動的大小取決于期望值與效價的乘積,也就是說人對目標實現的把握越大,達到目標的概率越高,實現目標的價值越高,動機越強烈,積極性就越高。作為軍事體能訓練的教練員在運用目標激勵調動參訓者的訓練積極性時,需把握如下幾點:首先,目標要適當。也就是說所提出的目標,應該與參訓者的能力相適應。目標如果定的太高,參訓者可望不可及,容易打消積極性,自然會降低期望值;而如果目標過低,則會影響效價。其次,目標內容要具體。即所設置的目標不可過于抽象,而應該明確。最后,既要有大目標同時又要有小目標。所謂的大目標就是遠期目標,而小目標為近期目標,只設置總目標,缺乏階段目標,容易促使戰(zhàn)士出現渺茫感,而僅有近期目標,缺乏遠期目標,則會容易目光短淺。
4.4 通過參與式激勵提升訓練民主性行為
參與決策作為人自我實現的需要,是精神方面的高層次需求,參與式激勵需充分發(fā)揚民主,組織受訓者參與訓練計劃的制定,充分調動受訓者訓練積極性,增強訓練的主動性,激發(fā)訓練潛力。運用參與式激勵時需把握以下幾點:首先,發(fā)揚民主。促進受訓者訓練的主動性和積極性,虛心聽取好的訓練建議;其次,端正態(tài)度,在軍事體能訓練中,參訓者需端正態(tài)度,促使激勵效果發(fā)揮最大效果;最后,正確處理好民主與集中的關系。
5 ?結語
在高技術戰(zhàn)爭條件下,現代戰(zhàn)爭不僅對軍人的體能要求沒有減弱,相反,對其體能水平及訓練質量提出更高的要求,特別是軍人抗眩暈能力、野戰(zhàn)生存能力及心理承受能力在現代戰(zhàn)爭中越來越重要,參訓者在訓練過程中的訓練態(tài)度和熱情直接影響訓練效果,而心理激勵手段在目前的軍事體能訓練中所發(fā)揮的作用越來越重要,積極采用各種心理激勵手段,充分激發(fā)受訓者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切實提升軍事體能訓練效果。
參考文獻
[1] 何建省,任文龍,保大平.軍事體能心理訓練的研究[J].陜西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7(S2):180-183.
[2] 彭濤,葛玉順.談心理激勵手段在軍事體能訓練中的運用[J].商品與質量,2010(S4):96.
[3] 孫佳佳.軍事體能訓練中心理倦怠的疏導策略[A].Intelligent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pplication Association.Lecture Notes in Management Science 2011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Physical Education and Society Management (ICPESM2011 2011 V3)[C].Intelligent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pplication Association:智能信息技術應用學會,2011:4.
[4] 羿鵬.軍事訓練的心理激勵[J].政工學刊,2008(4):53-54.
[5] 李成.探討軍事體能訓練的突破[J].解放軍體育學院學報,2004,23(2):88-90.
[6] 王麗華.淺談心理激勵手段在軍事體能訓練中的運用[J].中國校外教育下月刊,2011(10):151.
[7] 肖書杰,孫金芳,杜俊杰,等.新環(huán)境下軍事訓練創(chuàng)新的基本途徑[J].科技風,2018(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