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育佳
受傳統(tǒng)教育模式的影響,很多學生在寫作過程中不知道如何表露真情,導致作文死板,缺乏靈動性。究其原因,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小學生不具備相應的生活經歷和社會閱歷,缺少對生活的觀察與體會,寫作時胡編亂造,作文充滿假話、空話。在小學寫作教學的開展過程中,教師應該注重培養(yǎng)學生觀察能力,體驗生活、感悟生活的能力,讓學生作文內容更豐富,通過多樣化的教學方法,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
那么,具體應該怎么做呢?
一、通過實際活動增強學生的情感體驗
教學過程中,教師要不斷增強學生對生活的體驗,豐富學生的生活經歷,并且將這種經歷作為作文的素材,從而潛移默化地提高學生的作文能力和水平。這樣的教學方法,可以使學生在寫作時“有東西可寫”,作文水平得到有效提高,不斷突破作文教學在教學開展中的障礙;在實際生活中增強學生的情感體驗,激發(fā)學生對寫作的興趣,全面提高小學生的綜合能力,開闊學生的眼界,讓學生的作文流露真情實感,更加貼近生活。
例如,教師可以在課堂上布置以“校園的秋天”為題的作文。校園是學生最熟悉的地方,秋天是一個別具特色的季節(jié),為了寫好這個生活化的題目,學生就會細心觀察校園中的事物,體會校園秋天的美景,甚至還會發(fā)現一些平時注意不到的細節(jié),自然對生活的感悟也會加深一些。
寫作前,教師還可以給學生一定的提示,如,給出幾幅校園同一地點春、夏、秋、冬不同季節(jié)的圖片,讓學生對其進行觀察,找出校園秋天與其他季節(jié)的區(qū)別。這種區(qū)別包括景物上的,色調上的,人物衣著行為上的等。比如,給出不同季節(jié)校園課間操場的照片,同學們可能觀察到這樣的景象——春天,操場上的樹剛冒出芽,流淌著淡淡的綠色。經過了嚴冬,學生們像被放出籠子的小鳥,在操場上自由活動,有追逐打鬧的,有踢毽跳繩的。夏天,樹木枝繁葉茂,郁郁蔥蔥,灼熱的太陽高掛在空中,學生們畏懼陽光,紛紛躲在樹蔭下,或吃著冰棒,或拿著扇子扇風。秋天,樹葉變成了金黃色,一部分掛在樹梢,一部分落在地上,像給地面鋪上了一層金子。學生們有的撿拾落葉,有的在蕩秋千,臉上掛著幸福的笑容。冬天,樹木光禿禿的,一片寂寥的灰褐色。操場上行人稀少,偶爾出現幾個,也是捂著厚厚的棉衣,低頭快速走過……
通過這樣的引導,學生能夠在寫作過程中增強對事物的情感體驗,投入到作文中去,做到有 “米”可用,有情可抒。教師還可以帶領學生到校園中親自觀察校園的變化,讓學生放松身體和心靈,激發(fā)學習興趣,促進學生的創(chuàng)作熱情。讓學生將對寫作的熱情投入到自然中去,在寫作中表達真實情感,促進小學作文教學的開展。
二、運用多樣化教學活動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
小學階段,很多學生提不起寫作興趣,對寫作存在恐懼心理,認為寫作是一種負擔。教師要幫助學生克服這種負面情緒,激發(fā)學生對寫作的興趣,讓學生通過多樣化的作文教學活動,在相應的情境中放松身心,提高寫作能力和寫作技巧,在歡樂的教學情境中自然而然地得到寫作技能的提升。
例如,想要提高學生關于人物描寫方面的寫作技巧,就可以課本為模板,在多媒體大屏幕上放映一張劉胡蘭的肖像,讓學生對這張肖像進行觀察,然后動筆描寫,寫完之后讓學生與課本的描寫內容進行對比。通過這樣的方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在歡樂的教學氛圍中提高學生描寫人物的技巧。又或者,教師可以運用擴句的形式促進學生寫作能力的增強,讓學生在歡樂的氛圍中提升寫作能力。例如,教師可以在課堂上給學生一個句子,如“我愛吃月餅”,讓學生對這句話進行擴寫。不同的學生會寫出不一樣的句子,有的學生會寫:“貪吃的我喜歡吃大大的月餅。”有的學生可能會寫:“斯文的我喜歡慢慢地吃月餅?!苯處熞浞肿鹬貙W生思維的差異性,根據學生的實際發(fā)展情況給予一定的鼓勵,激發(fā)學生對作文的興趣,不斷促進小學語文作文教學的開展。
結語:
作文教學的開展對學生語文綜合能力的長久發(fā)展至關重要,教師要抓住小學這個啟蒙階段,培養(yǎng)學生的寫作興趣和創(chuàng)作意識,為學生未來的語文學習發(fā)展打下堅實的基礎。在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通過實踐活動的開展能夠促進學生的情感體驗,使得學生積累一定的作文素材,更重要的是能夠培養(yǎng)學生相應的情感,促進情感的激發(fā)。通過多樣化的教學模式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克服對寫作的恐懼心理。
福建省建甌市第一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