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冬英
小學作文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點,也是難點,但是在教學中,經(jīng)常出現(xiàn)學生寫不具體,有時文不對題,一布置寫作文學生就唉聲嘆氣,愁眉緊鎖,作文簡直成了他們的噩夢。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學生生活簡單,面對作文題目常常是缺乏素材,無話可說。久而久之,學生對作文課興致不高,甚至從心理上畏懼寫作文,使得作文教學步履艱難。其實,作文本該是件快樂的事,當然要想做到這一點,必須使學生克服畏懼作文的心理障礙,要以平常心對待作文。只有這樣,才能徹底走出作文教學的困境,才能徹底放松學生的手腳,進行真正意義上的快樂作文。我把自己的一點經(jīng)驗分享給大家。
一、作文的第一步就是――說
我是利用“口語交際”這一活動,分小組交流,然后選派代表在班上分享。要讓學生敢說、想說,即使學生說不清、說錯了,教師也不要批評。如果教師針對學生的錯誤一味地批評,就會刺傷學生的心,使他們以后不敢開口說話,學生不說便減少了思維的活躍和寫的動機。只有讓學生張開口說,他們才能敞開心扉,把所想所思先用語言表達出來,為下一步的寫打下基礎。課堂不是教師一個人的舞臺,學生也不是觀眾,學生“活”了,課堂也就“活”了;課堂“活”了,學生的思維也就“活”了。而學生的思維要靠教師來激活。因此,教師切不可傷了學生的心,要讓他們大膽地把心中的話用自己的語言表達出來。說是寫的前提。我在課堂上從不限制學生的說,在課堂鼓勵學生大膽回答問題,注重過程,淡化評價,努力激發(fā)學生說的積極性。雖然課堂有點“亂”,但所有學生都能參與進來,能說出口,敢于表達,能把自己的想法用自己的語言表達出來,接下來也就能用“我手寫我心”“我文表我情”。
二、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它能推動學生學習活動的內(nèi)部動力。兒童是個有主動性的人,他們的活動受興趣的支配,根據(jù)這一特點,在作文教學時我們一定要讓學生體驗成功,樹立自信,調(diào)動寫作的積極性,應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1.及時發(fā)現(xiàn)抓住學生作文的“閃光點”放大。同時指出應該修改的地方,并輔導學生如何改。通過面批,增強學生信心,激發(fā)興趣。
2.把學生的優(yōu)秀作文當范文,讓同學們學習,再裝訂成冊,讓學生感受收獲的喜悅。當學生們看到自己的優(yōu)秀作文被工整的裝訂在了一起,配上美麗的插圖,心里別提有多高興了。再在班會課上組織大家互相傳閱、交流,學生寫作的積極性也就提高了。
3.提倡學生多閱讀作文,去學習別人的寫作方法,多積累優(yōu)美的詞句,作文時可以適當?shù)剡\用到里面去。適時安排學生親自參加一些實踐活動,比如:為長輩過一次生日,親手做一頓飯,到大自然中尋找快樂等,然后讓他們交流,孩子們就會津津樂道,此時讓學生寫出實踐活動的經(jīng)過和感受,自然會興趣盎然,學生有了寫作的欲望,這樣才會大大增強學生對作文的興趣和信心。
三、點亮學生生活
作文是濃縮的、提煉的生活?!墩Z文課程標準》明確提出:寫作教學應貼近學生實際,讓學生易于動筆,樂于表達,引導學生關注現(xiàn)實,熱愛生活,表達真情實感。好的作文教學就應點亮學生的生活。在習作教學實踐中,我注重從生活入手,還作文以本真。過去我們讓學生一味躲在教室內(nèi)模仿范文,閉門造車,學生作文自然沒有真情實感。因此,我引導學生走出校門,親近自然,擁抱生活、體驗生活,不斷拓寬學生寫作的領域,引導學生從“我”的世界走向“周圍”的世界,從“我”的生活走向“社會性群體”的生活,從作文課堂走向社會大課堂,學會關注天下事,關注身邊的人和事。從生活中選取素材,讓學生想寫啥就寫啥,愛寫啥就寫啥。例如,寫房前屋后的各種樹木,先觀察一下它們的姿態(tài),把自然之樹變成眼中之樹,進而變成“胸中之樹”,這樣寫起來就揮灑自如。生活中可寫的東西太多,只要留意生活,真心去感受生活,作文就會成為忠實的記錄者,成為最好的伙伴。因此,要讓學生進一步體會生活的滋味,豐富敏感的心靈。
四、提高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
葉圣陶先生曾經(jīng)說過:“口頭為‘語,書面為‘文,文本與語,不可偏指,故合言之?!苯逃睦硌芯恳脖砻鳎簝和纳硇陌l(fā)展具有不平衡性,這種不平衡性表現(xiàn)在語言方面的發(fā)展。所以在語文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是十分重要的,有效的進行口頭語言表達能力訓練,能使聽、說、讀、寫收到較好的效果。在進行《我最喜愛的小動物》作文指導時,我提前就讓學生去觀察,回憶自己喜歡的小動物,在課堂上的相互交流中發(fā)言的同學絡繹不絕,講的同學很認真,講到有趣的地方還會哈哈地笑起來,聽的同學很專注,能與講的同學融入到當時的情境中去,在讓學生充分進行口頭表達能力之后,我便趁熱打鐵,讓學生將自己想說的話寫下來,最后取得了不錯的效果。
五、注重學生的評價
當然,教師的評價對學生也十分重要。評價得當,能激勵學生敢于作文、樂于作文。教師應根據(jù)不同水平的學生給予不同要求的評價。對基礎好的學生要有較高的要求,必須“求精”?;A差的哪怕是用了一個好詞、一個佳句也應該及時表揚,只要“求通”,這樣跳一跳都能夠摘到桃子,才能讓一些后進生得到鼓勵,看到希望。教師應努力發(fā)現(xiàn)學生在作文中的進步,恰當?shù)刂赋鏊麄冊谧魑闹写嬖诘牟蛔?,循序漸進地去培養(yǎng)和提高學生的作文能力。
作文是一種展示生命,反映生活,與人交流的活動。在作文教學改革的路途上,我們每一位語文教師都應該有自己的一技之長。教師在作文教學中,要擴展學生生活視野,豐富學生的閱讀積累,既激發(fā)其興趣,又激發(fā)其感情,讓學生好學、樂學,為學生創(chuàng)造一片快樂作文的廣闊天空,讓我們的作文教學煥發(fā)出燦爛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