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海峰
摘 要:設計一種純氣壓的公交車開關門防夾系統(tǒng)。相對于電子傳感器等電子元件,氣壓元件壽命較長,使用過程中不容易出現(xiàn)故障。而且現(xiàn)在的公交車門絕大部分還是使用氣缸開關門,純氣壓的公交車開關門防夾系統(tǒng)與開關門氣壓系統(tǒng)可以集成為一個氣壓系統(tǒng),不用專門再設計電控系統(tǒng),也大大降低了成本。
關鍵詞:公交車;關門防夾;氣動
公交車是最為普遍的一種大眾運輸工具。城市化和機動化的發(fā)展,使城市人口和地域不斷增加,對公共交通的需求相應快速增長,要求公共交通企業(yè)投入更多的客車。但是目前出現(xiàn)的公交車門控系統(tǒng)功能比較單一,實現(xiàn)門的電控或只是簡單的報警,公交車門防夾主要是利用電子延時控制原理,在沿氣缸軸向布置多個貼片集成電路磁性,根據(jù)氣缸通過兩個傳感器的時間來控制門的開關。傳感器因此,。因此對于運用ECU、傳感器等技術進行的公交車門安全性改進研究,具有重要的意義和應用價值。另外也有利用紅外線傳感器,角位置傳感器(電位器),ECU(汽車專用單片機)設計電子電路,實現(xiàn)不安全時報警并使車門回復??傊?,離不開電子傳感器,但傳感器的缺點是壽命較短,容易出故障,所以造成新的公交車有防夾功能,但舊的公交車一般沒有防夾功能這一現(xiàn)象。
1 氣壓防夾系統(tǒng)設計
公交車門的開關門防夾系統(tǒng)原理如圖1所示,開關門氣缸1的左腔通過單向節(jié)流閥2,右腔通過單向節(jié)流閥2-1分別與換向閥3連接,換向閥3與氣源7連接;換向閥3的左面控制口通過梭閥4分別與司機用關門按鈕5和乘務員用關門按鈕6連接,司機用關門按鈕5和乘務員用關門按鈕6都與氣源7連接;換向閥3的右面控制口通過梭閥4-1分別與梭閥4-2和雙壓閥11連接,梭閥4-2分別與司機用開門按鈕8和乘務員用開門按鈕9連接,司機用開門按鈕8和乘務員用開門按鈕9都與氣源7連接;司機和乘務員按下相應的司機用開門按鈕8或乘務員用開門按鈕9時,梭閥4-1一個進氣口會進氣,梭閥4-1的出氣口有氣輸出,輸出的氣體進入梭閥4-2,梭閥4-2的出氣口有氣輸出,進入換向閥3右面的控制口,使換向閥3換為右位,氣源的氣體通過調(diào)速元件單向節(jié)流閥2-1進入氣缸1的右腔,左腔氣體通過換向閥3排掉,活塞桿縮回,公交車門打開,司機和乘務員按下相應的司機用關門按鈕5和乘務員用關門按鈕6時,梭閥4一個進氣口會進氣,梭閥4的出氣口有氣輸出,進入換向閥3左面的控制口,使換向閥3換為左位,氣源的氣體通過調(diào)速元件單向節(jié)流閥2進入氣缸1的左腔,右腔氣體通過換向閥3排掉,活塞桿伸出,公交車關門。
為了避免在關門時夾到人,我們增加了行程換向閥10和壓力順序閥12。如圖2所示,雙壓閥11通過梭閥4-1與換向閥3的右面控制口連接,同時雙壓閥11的控制口分別與行程換向閥10和壓力順序閥12連接,行程換向閥10和壓力順序閥12都與氣源7連接,壓力順序閥12的外控口連接到單向節(jié)流閥2和氣缸1之間,行程換向閥10安裝在開關門氣缸1的活塞桿伸出的終點位置。當在關門過程中,如果碰到人,開關門氣缸1左腔的壓力升高,因壓力順序閥12的控制口連接到此位置,使壓力順序閥12打通,讓壓力順序閥12內(nèi)部的二位三通換向閥換向通氣,雙壓閥11左邊有氣輸入,此時行程換向閥10也是通氣狀態(tài),故雙壓閥11右邊也有氣輸入,雙壓閥11出氣口有氣輸出,輸出的氣體進入梭閥4-2,梭閥4-2的出氣口有氣輸出,進入換向閥3右面的控制口,使換向閥3換為右位,活塞桿縮回,門重新打開,起到安全保護的作用。
另外,正常關門時,開關門氣缸1的左腔壓力較低,壓力順序閥12打不開,壓力順序閥內(nèi)部的二位三通換向閥不能換向,就不能通氣,雙壓閥11只有右邊有氣,出氣口不能出氣,車門繼續(xù)關閉,關好門時會碰到行程換向閥10,行程換向閥10換向,就不能再通氣了;此時,雖然氣缸左腔壓力也會升高,使壓力順序閥12打通,讓壓力順序閥12內(nèi)部的二位三通換向閥換向通氣,雙壓閥11左邊有氣輸入,但因為行程換向閥10換向后不通氣了,導致雙壓閥11右邊不能進氣,出氣口沒有氣體輸出,換向閥3無法換向,所以公交車門關閉之后不會像碰到人一樣自動打開。
2 解決的關鍵問題
設計了一種公交車關門防夾系統(tǒng),公交車使用氣缸開關門,當關門遇到障礙時,通過壓力順序閥反饋信號,公交車門自動打開,起到安全保護的作用。另外,因為碰到障礙和關上門情況是一樣的,為了防止門關不上,在活塞桿伸出的終點位置安裝行程換向閥,反饋位置信號,保證門關上之后不會自動打開。
基金項目:聊城職業(yè)技術學院重點科研項目(2018lzyk03)
參考文獻:
[1]羅鵬.客車車門模塊控制系統(tǒng)(MTS,汽車與配件[M],2007,30.
[2]田其軒.德國韋巴斯托公司的客車新型車門. 客車技術與研究[M],2001,6.
[3]陳衍明. 客車外擺平行移動式乘客門的設計.汽車技術[M],1992,5.
[4]韓立祥.客車車門控制與同車制動互鎖系統(tǒng).汽車與配件[M],1989.2.
[5]繆冬. 紅外感應式公交車門防夾裝置[J].視野,2011,000(001):45.
[6]寧煦棋.公交車后乘客車門防夾裝置的改進設計.科學時代,2014(14):2293-2294.
[7]龔立松,朱團,秦乃木等.汽車車窗防夾安全裝置的設計研究.產(chǎn)業(yè)與科技論壇》 ,2015,14(16):40-41.
[8]沈宜欣.公交汽車車門“夾人”現(xiàn)狀的分析與思考.才智,2013(16):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