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晶
摘要: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是教師開展數學教育工作的重要前提之一,也是教育工作能夠有效進行的基本保障。教師在教育過程中通過教學啟迪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夠拓寬其學習探究思路,因而加快學生的知識吸收效率,強化其課程學習效果。
關鍵詞:小學數學;情境創(chuàng)建;思維能力;培養(yǎng)策略
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思維能力,教師應當從教材內容的剖析、教學模式與活動的轉變以及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等多層面展開綜合性探究,在此過程中加強對學生的教育引導,通過思維的啟迪使學生能夠更好地學習與探究教學內容,并擁有良好的思路去分析、推理與總結數學問題,以此全面深化其數學綜合實力水平
一、合理選用教材內容,目的性培養(yǎng)學生思維能力
在小學數學教學階段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教師應當首先選用合理的教材內容展開全面性的分析,綜合考量教學內容后有目的性地培養(yǎng)學生的各項思維,以此強化其知識吸收效率與效果。首先,教師需要對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能力進行培養(yǎng),在此項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下教師可為學生適當編設一些課堂練習題對其進行培養(yǎng)訓練,在專注提升學生思維能力的同時使其掌握熟練的解題技能與技巧。比如在低段學習中涉及到的一個數學教學內容——判斷平年以及閏年的方法,此種教學知識的學習下,教師可以引入教育游戲讓學生進行大小月的依次說明,在此過程中學生便能夠通過來回反復的說明了解到平年與閏年的區(qū)別在于2月份的具體天數。
這種方式能夠有效鍛煉學生思維的創(chuàng)造性,通過教師的引導使其通過自主探究的方式深入挖掘教學現象背后所蘊含的知識點,并通過自主探究獲得對數學知識點的深刻理解,收獲高效學習效果。除此之外,教師還需結合教學內容對學生的思維敏捷性與靈活性進行鍛煉。在此過程中教師可以讓學生復習20以內的進位加法,為學生設置合適的習題讓其說出最終結果,同時要表述自己的探究思路與過程。而對于有錯誤的同學,教師可以進行明確的指出,讓學生回憶探究思路使其明確具體是哪一步驟出現了錯誤。之后再通過大量循環(huán)的反復習題設置讓學生不斷說出自己的解題方式以及探究思路,在每一次問題的深入解決中對上一次出現的失誤進行彌補與糾正,以這種方式逐漸消滅錯誤。這種方法能夠深入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敏捷性與靈活性。而在學生學習思路的敘述過程中教師可給予專業(yè)性的指導意見,使學生的解題思路較為便捷與合理;并且在對學生的學習思路拓展中,使其能夠擁有清晰的解題思維與脈絡梳理知識點之間的內在聯(lián)系,全面提升思維能力品質。
二、注重創(chuàng)設多元情境,鍛煉學生多項思維能力
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在課堂教學中創(chuàng)設多元化的教學情境來鍛煉學生的各項思維能力,這不僅能使其通過情境的體驗提升對數學學習的興趣,還能有效激活其數學思維,使其在趣味性的體驗中加強對知識的學習吸收,全面強化課程學習效果。比如教師可針對學生數學關鍵能力中的重要思維能力——空間想象能力進行培養(yǎng)?;诖朔N教學思路,教師可以為學生引入多媒體教學情境展開探究。
以圖形的運動這項模塊的教學內容為例,本節(jié)課的教學內容主要在于讓學生學習幾何模塊中的圖形變換形式。而針對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教師可以逐步引導學生在腦中搭建空間結構來解決此類幾何性問題。這種思維啟迪模式能夠深入挖掘學生的空間想象力,讓學生將空間與圖形進行充分的結合,以更為深入的角度理解幾何知識的具體應用情況。在此過程中,教師首先通過多媒體手段向學生展示幾幅不同的圖案,可以是五角星、圓形、分享或風車形狀等圖示內容。接著,教師讓學生閉眼想象,聯(lián)想每種圖案順時針旋轉90度或者逆時針旋轉90度的最終形態(tài)是怎樣的。教師要求能在紙上畫出自己的求證結果,之后通過多媒體課件讓學生瀏覽這幾個圖示的動態(tài)旋轉過程,了解旋轉后的最終形態(tài)。除此之外,教師還可以引入一些更為復雜的圖形讓學生進行旋轉最終狀態(tài)的想象,以這種形式全面培養(yǎng)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對于激發(fā)學生的大腦智慧,促進其數學思維品質的提升。
三、注重學生自主探究,強化其知識分析與推理能力
學生在數學學習中的分析、推理以及歸納能力是數學思維能力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基于對這些能力的培養(yǎng)教師可為學生的課堂學習增設教學活動,此加強學生對知識的自主探究,在提升其思維品質能力的同時以保證其持續(xù)性學習能力的養(yǎng)成?;谶@種教學思路下,教師可以在每節(jié)課程開展前先讓學生進行知識的預先分析與推理,自主去探索有關教學內容的數學概念與觀點,這其中教師要加以教學指導,幫助學生歸納出正確的結論或者運算的法則。
以兩位數的乘法教學內容為例,在有關本模塊內容的教學中教師可以入相關習題,并指導學生將其拆分為一位數乘和整十數乘,然后讓學生明確整十數乘所得的部分積應當具體寫在什么樣的位置。在此過程中學生需要對習題進行充分的分析,沿用以前的知識進行計算方法的重新整合。然后教師需要加強對學生的思維引導,逐漸幫學生概括出兩位數乘的步驟。這樣的方式加強了新舊知識的整合,能夠為新知識學習做好導入性工作,拓寬了學生的思路,也強化了學生的知識吸收效率。
四、總結
總的來說,基于數學思維能力培養(yǎng)的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應當從課本教材的深剖、教學情境的創(chuàng)建以及對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yǎng)等多角度中展開綜合性教學探究,并且加以對學生的思維啟迪與思路的引導,強化對學生多項思維能力的鍛煉,全面保證其課程學習效果,并且有效提升其數學綜合實力水平。
參考文獻:
[1]王海俠.試論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J].教育現代化,2017.
[2]劉貴.淺論小學生數學思維能力培養(yǎng)現狀與提升策略[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