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艷華
小學階段學生抽象邏輯思維在很大程度上仍直接和感性經驗相聯(lián)系,數學學科具有抽象的特點,因此學生在數學課堂中出現(xiàn)錯誤是正?,F(xiàn)象。出現(xiàn)錯誤不可怕,利用好錯誤資源可以為數學教學服務,既幫助學生學好數學,又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fā)展,還能夠優(yōu)化教師教學。
人的成長認知過程先從具體形象思維開始,逐步過渡到以抽象邏輯思維為主。小學階段學生抽象邏輯思維在很大程度上仍直接和感性經驗相聯(lián)系,具有很大程度的具體形象性。比如,孩童在學習計算總是從數手指頭或數實物開始的,隨著年齡的增長,知識經驗的不斷豐富,才能進而理解較復雜、較抽象的數學概念和數量關系。數學作為一門抽象性、邏輯性較強的學科,對于小學階段的學生來說,學習具有一定的難度。小學階段學生的思維特點決定了小學數學課堂中出現(xiàn)錯誤是家常便飯,如何有效地利用“錯誤”,讓其為學生學習服務,便成了小學數學教師應當注重的問題。基于此,本文試探討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錯誤”資源的有效利用策略。
一、小學數學錯誤資源的對待
(一)存在錯誤資源的不利利用
數學作為九年義務教育中一門重要的基礎性課程,課程所占比例大,學生要不斷學習新概念、新題型,然而由于小學階段學生思維特點,導致學生對數學抽象概念不容易理解。在數學教學實踐中,學生常因犯錯誤招來父母的呵斥、同學的嘲笑。父母不是專業(yè)教育人士,因此無法了解小學生的思維特點,父母對待學生的錯誤經常是“你怎么連3+2×2這種題都不會,你怎么這么笨”,這種方式會極大地挫傷學生的心理健康。學生還都是思維有限的小孩,因此也很難讓家長去保護犯錯誤孩子的自尊心,在不良的對待中,學生可能會懼怕而去逃避困難,放棄數學的學習,這對學生的成長是很不利的。因此小學數學教師對學生犯錯誤的態(tài)度和對待方式,就顯得尤為重要。
(二)錯誤資源有效利用的意義
數學教師在教學中,要包容不同學生的差異,對學生的錯誤要用引導、正視的態(tài)度,讓學生知道犯錯誤是正常的,讓學生學會擁抱錯誤,繼而遇到困難時迎難而上,而非逃避困難。小學生的思維還很有限,他們沒有足夠成熟的思考能力,教師要耐心傾聽學生的理解,幫助學生分析出現(xiàn)錯誤的原因,讓學生知道“錯誤”并非是無法解決的。這樣不僅有利于學生數學成績的提高,還能夠促進學生心理健康的發(fā)展,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
二、小學數學教學中“錯誤”資源的有效利用策略
(一) 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矛盾,認識錯誤
教師教學當以生為本,因材施教,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體,教師是引導學生學習,而非填鴨式地把自己的思維灌輸給學生。有經驗的教師,是誘導學生認識錯誤,讓學生自己思考問題,不要過多干擾學生思考過程,當進行到互動環(huán)節(jié)時,指出學生的錯誤,讓學生自己明白哪里錯了,從錯誤中吸取教訓,達到“吃一塹長一智”的效果。比如,在學習“認識圖形”這節(jié)課時,教師可以準備一些課堂小道具,讓學生用小短棒拼出三角形、長方形、正方形等不同的圖形。當學生拼到圓時就有困難了,這時學生就會犯難了,只能用小短棒拼成“似圓非圓”的圖形,接下來教師可以誘導學生認識錯誤,在拼圖的基礎上問學生:“三角形、長方形、正方形分別有幾條邊呢?”學生可以完成回答。當問到“圓有幾條邊?”時,學生在實踐和思考后,能夠得出圓的基本特征認識。教師采用誘導式的方式,讓學生認識到錯誤,進而幫助學生找到正確的答案,既讓學生學習了知識,又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探知能力。
(二) 建立錯題集,從錯誤中學習
《論語》言“溫故而知新”。知識的學習需要經過一個重復、反復的過程,尤其是抽象的數學概念、解題思路的學習,更需要學生時時回顧,重復練習。數學能力的提高離不開習題練習,因此錯題最能反映學生數學學習情況,讓學生準備一個錯題集,積累自己的錯題,時常拿出來翻閱,在錯誤中學習,利用錯誤提高學習效率。比如,小學生容易經常會在加減乘除的綜合運算上出現(xiàn)錯誤,這種概念性的知識需要依靠學生多練習,以達到熟練運用。讓學生把習題中出現(xiàn)的運算法則的錯誤題目整理到錯題集上,經常翻閱,鞏固運算能力,達到牢記運算法則的效果。
(三) 從錯誤中探析原因,培養(yǎng)反思能力
利用好錯誤資源,從錯誤中反思可以培養(yǎng)學生自我完善知識體系的能力。數學對于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開發(fā)、空間感等抽象思維有良好的促進作用,知識的學習是由淺到深,數學學科知識的學習更是由淺入深,遞進深入的。因此小學數學老師要重視培養(yǎng)學生樹立思考錯誤,深入反思,可以逐步完善自己的認識系統(tǒng)。對于教師而言,反思數學課堂中的錯誤資源,針對錯誤進行教學反思、調整教學思路、優(yōu)化教學方式。
三、結語
出現(xiàn)錯誤從來不可怕,任何人都會犯錯,能在錯誤中學習成長的人才能成為更優(yōu)秀的人才。在小學數學教學課堂中,培養(yǎng)“容錯”意識,利用好錯誤資源,不僅是幫助學生健康成長的關鍵,也是優(yōu)化教師教學的有效途徑。小學階段是學生從以具體形象思維為主要形式逐步向抽象邏輯思維為主要形式的過渡時期,在這個階段,教師對學生錯誤的認知、態(tài)度和處理,都將對學生起到重要的影響,或對數學學科學習,或對身心素質發(fā)展。利用好小學課堂中的“錯誤”資源,是小學數學教育中極有意義的一步。
【作者單位:昆山市玉山鎮(zhèn)同心小學? 江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