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冰欣
開幕式暨開幕演出《戰(zhàn)上?!?。攝影/ 祖忠人
鉆石抗擊強度很高,可使鐵錘一分為二,甚至鐵砧本身也要替換。鉆石堅不可摧,大自然最猛烈的兩種暴力——鐵與火,對它都無可奈何。……鉆石必須浸在新鮮熱血之中,即使如此,依舊需要多加錘打。
——加伊烏斯·普林尼·塞坤杜斯(Gaius Plinius Secundus ,23年-79年,古羅馬作家、科學家)
據傳,老普林尼的死亡極富戲劇性:79年8月24日,維蘇威火山爆發(fā),他原本身處一艘泊于米塞努姆城(Misenum)的艦船上,只打算近距離觀察下“那巨大的、壯觀的蘑菇云”,但很快改變了想法,率隊全速前進,讓好奇的科學研究迅疾切換至一場人道主義救援行動。不幸的是,撤退之時,不知是突犯心臟病,抑或是不慎吸入火山灰和毒氣導致窒息,可敬的羅馬艦隊首領,就這么猝不及防地提早會見了普魯托(Plūto,羅馬神話中的冥府之神)。
此位因《博物志》(Naturalis Historia)一書載入史冊的長者,曾被任命為西班牙省的財政督察官,所以有機會獲得關于采礦和淘金技術的第一手知識;另外,他對礦物物理性質,尤其是對石英、翡翠等礦石的結晶系統(tǒng)的描述,相當精確、先進。而令后世的我們覺得意味深長的是,“鉆石堅不可摧”“必須浸在新鮮熱血之中”“依舊需要多加錘打”等千余年前的記錄,實則亦蘊含了遠超字面意義、遠超古人想象的指向:藝術的結晶恰如堅硬璀璨的鉆石,它被革命激情的心頭熱血浸泡過,并在不斷的捶擊、打磨下,愈發(fā)顛撲不破、光彩熠熠。
大型交響套曲《我的祖國》。攝影/ 陳景春
新中國成立七十周年之際,第二十一屆中國上海國際藝術節(jié)贈予了人民大眾無數(shù)顆這樣的“鉆石”——本屆藝術節(jié),打響融合紅色文化、海派文化、江南文化的上海文化品牌,助力上海建設亞洲演藝之都,向新中國七十華誕獻大禮。其中,紅色文化恒久遠,經典、新篇代代傳,可謂是徹底唱響了藝術節(jié)的“主旋律”,擲地有聲。
為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文藝工作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第二十一屆中國上海國際藝術節(jié)創(chuàng)作、邀約觀眾喜聞樂見的頂尖佳作,推出了一系列思想精深、藝術精湛、制作精良的文藝精品,力爭實現(xiàn)從高原到高峰的攀登。紅色主題的輝煌過往、祖國發(fā)展的偉大成就、砥礪前行的奮斗故事,共譜華章長卷。
“打頭陣”的,是上海雜技團與上海市馬戲學校聯(lián)合創(chuàng)排的紅色主題雜技劇——《戰(zhàn)上?!贰?949年4月,毛澤東、朱德發(fā)布了《向全國進軍的命令》。5月12日,上海戰(zhàn)役正式打響。黨中央、中央軍委制定了既要殲滅國民黨守軍,又要保全市區(qū)免遭破壞的作戰(zhàn)總方針。戰(zhàn)役的特殊性,使得戰(zhàn)局推進異常艱難,猶如“瓷器店里打老鼠”。在這場大規(guī)模城市攻堅戰(zhàn)中,人民解放軍在上海地下黨組織和群眾的密切配合下,最終取得了軍事和政治上的雙重勝利。5月27日,上海宣告解放。
如何用雜技這種獨特的藝術形式展現(xiàn)那段波瀾壯闊的歲月,成為了擺在《戰(zhàn)上?!穭?chuàng)作團隊面前的難題。這部作品特邀了李春燕、董爭臻兩位軍旅藝術家擔綱主創(chuàng)編導。據他們介紹,全劇通過正面戰(zhàn)場和地下斗爭兩條敘事主線的交替展開,從15歲的小戰(zhàn)士慶生跟隨連長江華來到前線開始,塑造了以解放軍戰(zhàn)士江華和地下黨員白蘭為代表的大無畏革命者形象。
李春燕表示,主創(chuàng)團隊曾先后在高橋烈士陵園、龍華烈士陵園等地采風,汲取靈感,將雜技與舞蹈、戲劇表演結合,以故事帶動雜技。雜技劇自85歲的慶生的回憶中拉開帷幕,通過他的口吻以畫外音形式鋪陳劇情,劇本創(chuàng)作經歷近10稿,用以小見大的敘事手法,在100分鐘內設計環(huán)環(huán)相扣、張弛有度的8幕,包括七殺之令、血戰(zhàn)外圍、智取密件、暗巷逐斗、青春誓約、鐵骨攻堅、雨夜飛渡、生死黎明等,藝術再現(xiàn)解放軍英勇戰(zhàn)斗時的壯烈場景。小人物、大情懷,小切入、大格局,“解放上?!敝D苦卓絕愈加凸顯,革命先烈獻身上海解放事業(yè)的犧牲精神永垂不朽。
《戰(zhàn)上?!穭∏榍蹌尤?,舞臺效果也讓觀眾彈眼落睛、嘖嘖稱奇。據悉,軟梯技巧首次出現(xiàn)于雜技劇中——“為保護上海城市完整,解放軍不使用重武器,在鐵骨攻堅的一場戲中,我們打破軟梯固有表演程式,16位演員在8根繩梯攀爬,展示各種高難度動作,最終拿下蘇州河畔大樓控制權?!倍瓲幷檎f。此外,劇中國民黨在國際飯店舉行慶功會,邀請社會名流參加,吹噓“前線大捷”,暗中布置一旦敗退時對上海城市實施大破壞的計劃,欲將上海變成“黑暗廢都”。關鍵時刻,白蘭智取敵人行動計劃的密件并成功甩脫保密局特務隊,“這里運用了多種雜技樣式”。而敵人在暗室密謀炸毀電廠,沙盤瞬間變成廢墟,以及白蘭從紅色電話亭瞬間消逝,“靠的是魔術功力”。女演員穿著高跟鞋在爬竿上演繹探戈,充滿海派風情;大街小巷追捕,穿越弄堂晾衣桿,則可見滾地圈影子;接到白蘭的情報后,我軍派遣江華率領突擊隊連夜出發(fā)去保護電廠,雨夜飛渡蘇州河——這一段,團隊“因地制宜、就地取材”,被蘇州河防撞樁激發(fā)了靈光,特別設計了形似梅花樁的道具,借此渡河,高度寫意;至于江華思念白蘭時演員高難度的雙人綢吊動作,同樣十足驚艷……
作為中國唯一的國家級綜合性國際藝術節(jié),中國上海國際藝術節(jié)始終是講述“中國故事”的寬廣舞臺。
首度試水紅色題材,海派雜技實際上是探索了雜技與戲劇的深度融合,希望既表現(xiàn)雜技驚險、刺激、柔美的本體特質,又融入現(xiàn)代戲劇表演元素。演員們在舞臺上不僅要展示高難度的雜技技巧,更要充分演繹不同人物角色的舞臺形象。全劇打破了許多原有的雜技節(jié)目編排和表演模式,采用了17個保留和新創(chuàng)節(jié)目,涵蓋了雜技、魔術、滑稽等樣式,并且創(chuàng)造性地推出了9種全新的表現(xiàn)形式,還在雜技技巧、道具上都進行了重大的改革,以海派雜技富有張力的肢體語匯,重現(xiàn)了跌宕豪壯的戰(zhàn)爭場面,綜合現(xiàn)代舞美科技的運用,讓觀眾獲得沉浸式體驗的同時,進一步領悟進步青年為追求真理、追求光明、追求夢想孜孜以求,“前進、前進、前進”的革命熱情,英雄贊歌吟唱畢,紅色激流,席卷天地。
上海雜技團團長、上海市馬戲學校校長俞亦綱承認,“雜技講故事,是巨大挑戰(zhàn)”,但他覺得《戰(zhàn)上?!酚型粝陆浀?,開辟《時空之旅》《歡樂馬戲》等晚會型雜技表演之外的另一個方向?!耙环矫妫S富的劇情,為雜技展示提供了更多的藝術表演空間;另一方面,驚險刺激的雜技表演,也為故事推進提供了更多精彩亮點。”
《戰(zhàn)上?!反淀憫?zhàn)斗的號角,而類似這般“有筋骨、有血肉、有溫度”的紅色題材再挖掘、新嘗試,在本屆藝術節(jié)上可謂是“臥虎藏龍”,不勝枚舉。
如委約作品、由上海愛樂樂團駐團作曲家龔天鵬創(chuàng)作的第十一交響曲《潮》,全曲共分“夢潮”“望潮”“趕潮”和“弄潮”四大樂章,相繼代表了初心、見證、追隨和行動。其中,一、二樂章“夢潮”與“望潮”,借描寫祖國的江河湖海來回憶國家在1921年到2014年之間的歷史沿革;而三、四樂章“趕潮”和“弄潮”,是對“當下”與“未來”的感情抒發(fā)。整場音樂以大氣的上海文化特色為基調,風格正統(tǒng),絢麗多彩,將給聽眾帶來“百川歸于?!钡母呒壱暵犗硎?。上海音樂學院帶來的交響詩《英雄頌》,匯合中國氣派、多元包容,也將讓聽眾大飽耳福,《潮》起后再追英雄。另一部委約作品、滬劇《一號機密》是上海滬劇院“紅色寶庫”的新成員,該劇著力敘述了20世紀30年代初,在“白色恐怖”籠罩下,地下黨人為保護記錄著革命事業(yè)的起點和源頭的“一號機密”,“用生命接力”的前赴后繼。在音樂和表演上,《一號機密》都有突破,又不失滬劇獨特的魅力,得到了觀眾的認可。值得一提的是,《戰(zhàn)上?!贰兑惶枡C密》之外,上海出品的“紅色三部曲”的另一部大作——舞劇《永不消逝的電波》,此次在藝術節(jié)的內蒙古分會場上大放光彩?!队啦幌诺碾姴ā肥巧虾8栉鑸F精心打造的中國首部“諜戰(zhàn)”題材舞劇,在第十二屆中國藝術節(jié)中斬獲“文華大獎”。長衫旗袍、聲光電影,上世紀四十年代那個暗流涌動的上海灘,近在咫尺,扣人心弦。
在紅色旗幟的召喚下,第二十一屆中國上海國際藝術節(jié)匯聚了全國各地獻給中華人民共和國70歲生日的賀禮,精彩紛呈,碩果累累:中國國家話劇院原創(chuàng)話劇《三灣,那一夜》聚焦建黨建軍史上的里程碑事件“三灣改編”,生動呈現(xiàn)毛澤東同志在風云激蕩中熔鑄人民軍隊之魂的政治遠見和艱難歷程。山東歌舞劇院民族歌劇《沂蒙山》依據抗日戰(zhàn)爭時期沂蒙山革命根據地發(fā)展壯大的真實歷史創(chuàng)作而成,以大青山突圍、淵子崖戰(zhàn)役為創(chuàng)作素材,反映犧牲小我、軍民一心、團結抗戰(zhàn)。深圳交響樂團大型交響套曲《我的祖國》,以“我”的視角審視祖國歷史縱深和廣袤地域,通過鮮明的主題、磅礴的氣勢、浪漫的抒詠、斑斕的色彩,詮釋了意蘊深長的家國情懷和家園情愫。
《沂蒙山》。攝影/ 祖忠人
臺前幕后,漫山“紅”遍,層林盡染。為全面展現(xiàn)新中國成立70年來的藝術成果,“紅旗漫卷:長三角地區(qū)美術館館藏及推介主題美術作品展”、“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時代風采——上?,F(xiàn)實題材美術作品展”、“壯麗七十年 情牽海內外——‘亦師亦友第九屆海上畫家聯(lián)展”等展覽,以豐富多彩的繪畫、工藝品、器物等形式,使“江山如此多嬌”呼之欲出,那一抹赤紅的筋骨、血肉、溫度,就在眼前,栩栩如生。
作為中國唯一的國家級綜合性國際藝術節(jié),中國上海國際藝術節(jié)始終是講述“中國故事”的寬廣舞臺。藝術節(jié)中心總裁王雋說,要致力于鍛造更厚重的作品、更深邃的思想、更能打動靈魂的藝術創(chuàng)作,以“創(chuàng)造性轉化、創(chuàng)新性發(fā)展”傳承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以“樹魂立根”的文化自信提升中國文化的傳播力。而藝術節(jié)“樹魂立根”的日子,適逢第二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在上海召開的時間,盛會與盛會相逢,值此契機,藝術節(jié)將積極服務國家戰(zhàn)略,促進“一帶一路”文化交流,促進亞洲文明對話,融入長三角一體化高質量發(fā)展。42臺96場參演劇(節(jié))目中,全球首演7臺,亞洲首演6臺,上海原創(chuàng)8臺;12個參展項目;“藝術天空”系列演出覆蓋全市16個區(qū),上演98場演出;“扶持青年藝術家計劃”將委約7位藝術家推出6部原創(chuàng)作品;藝術教育深入學校、社區(qū)、劇場,舉辦約40項100場左右的活動;交易會和論壇預計有來自46個國家和地區(qū)的400余家機構,800多人參與,舉辦1個主旨論壇、10個系列論壇和1個培訓班……2019年的金秋,光明的紅色若朝霞初舉,為上海這座城市點綴了宏大的、無畏的、純粹的心情。新國度的藝術工匠們整整雕琢了70年,伴隨著傳唱了幾代人的“主旋律”,濾去雜質,直取菁華,終于“磨”出了更加熱血澎湃、更加堅硬璀璨的藝術結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