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杰
摘要:高校輔導員在大學生學習中有著非常重要的地位。情感教育作為教育管理的重要內容,在大學生教育和生活中有著十分突出的表現(xiàn)。大學生管理工作中的難點需要以情感教育的方式為引導。情感教育法的科學利用,符合高校輔導員的教育工作目標,并且普遍能收獲非常好的教育效果。文章主要對高校輔導員工作中情感教育法的應用進行探討,然后從情感教育的概念方面進行分析,最后提出高校輔導員工作中應用情感教育法的途徑。
關鍵詞:情感教育;高校輔導員;應用
中圖分類號:G641? ? ?文獻標志碼:A? ? ?文章編號:1674-9324(2019)40-0016-02
一、引言
大學教育作為教育價值觀的重要途徑之一,高校輔導員發(fā)揮著重要作用,始終要對大學生的各類問題進行價值導向指引。這種指引既有歸納學生遇到問題的行為,也有教育和反思自身工作的行為。大學生的問題,不僅有大學生自身的素質問題,也有高校輔導員失職的影響因素。高等教育中,輔導員的工作不再被簡單地定義為引導學生學習的職能,更多的是解決和幫助大學生提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對輔導員自身職能進行歸納總結,更好地為學生服務。
二、情感教育法的概念
(一)特點
情感教育法主要是指在教學過程中,高校輔導員基于學生的心理、情感并深入受學生普遍關注的內容之中而采用的工作方法。情感教育法涉及范圍較廣,既可以在教學中應用,比如文化課、體育課等,也可以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應用。心理因素以及環(huán)境因素決定了情感教育的質量。這些因素對大學生能夠起到教育的作用,也可以用來引導學生的價值觀走向。通常情感教育會運用到一些具有重大影響力的名人事跡故事來教育學生,也會以情感關系作為情感教育的途徑。無論是名人事跡還是情感關系,其都是作為情感教育的方法來運用的,具有情感教育的典型特征。情感教育法的特征主要表現(xiàn)在應用途徑上,情感教育途徑的廣泛決定了情感教育的廣泛性。這種廣泛性不僅有應用途徑的廣泛,同時也有著傳播范圍的廣泛,其所針對的群體是所有大學生,因此涉及的學生很廣泛,參與也同樣廣泛。這就使得情感教育的應用范圍被拓寬,既在課堂教育中產生很強的影響力,又在教師自我完善中產生很大的影響。時代特征作為情感教育法的前提,是情感教育法產生的直接基礎,只有遵從時代特點才能發(fā)揮情感教育的作用。不同時代的人所擁有的情感過程是有差異的。高校輔導員開展工作時,首先要清楚地認識到你所面對的群體,這些群體所擁有的時代特征是其選擇情感教育的根本,情感教育是立足時代特征,根據(jù)時代特征來發(fā)展和運用。正是由于時代的多樣性,情感教育具有了復雜性。情感教育是有范圍限制的,但是與時代結合便會產生復雜性。復雜性產生的原因很多,不是單一的時代性所引起的關系,但是時代性必然是其產生的基礎和前提。大學生情感的多樣化,使得情感教育的應用有著比較廣泛的范圍。面對對象的復雜,不僅是對象本身情感的復雜,而是高校輔導員要對面對的對象所產生問題的情感關系進行分析后才能進行合理的情感教育。不具有對等關系的情感教育,不但不能起到教育的效果,還可能對學生的情感造成很大的傷害[1]。只有在認識到情感教育的這些基本特征后,高校輔導員才能有效地掌握學生的發(fā)展動態(tài),更好地為引導學生健康成長提供價值。
(二)作用
在大學生的心理活動過程中,通常都會產生情感的關系。情感教育便是基于這種關系進行的,它并不是憑空產生的。事實上,它作為人類最早的教育方式已被人類熟練運用。然而,由于時代變化,科學地運用情感教育是開拓和創(chuàng)新教育方式的重要路徑。這個過程中,首先要認識到情感教育在高校輔導員工作中的作用。高校輔導員在實際運用情感教育開展工作時,對其工作的影響主要是兩方面的作用:一是智力作用,二是非智力作用。這兩個作用反過來成為影響情感教育的兩種重要因素,智力作用通常指的是情感教育對目標群體的智力有著直接或間接的促進作用。這種促進作用的決定性因素在于高校輔導員的情感教育法。情感關系本身便是智力的體現(xiàn),因此智力的高低對于接受情感教育的水平具有決定的意義。非智力的作用普遍指的是簡單的情感教育作用。情感教育在運用中發(fā)揮非智力的作用,表現(xiàn)在情感教育面對對象的接受程度。這也是辨識智力作用和非智力作用的標準[2]。情感的教育行為屬于心理學的應用范疇,表達的是人與人之間在情感方式交流的基礎上,運用多種方式表現(xiàn)主體與客體之間關系的行為,其更側重心理活動的交流和總結。主體通過對情感的總結傳達給客體,達成所需要的教育目標。
三、高校輔導員工作中應用情感教育的途徑
情感教育在精神層面所具有的作用,使得其在高校輔導員工作中有著很大的影響力。這種影響力體現(xiàn)在教育輔導的關注度之中,通過情感教育更直接地實現(xiàn)高校輔導員的工作目標[3]。這種作用也使得高校輔導員工作更加偏向思維方面的內容。輔導員在教育管理工作時,必須對目標群體的心理特征,尤其是時代特征進行科學、準確的分析,積極研究目標群體思維方式所蘊含的價值觀。高校輔導員工作中,情感教育的應用體現(xiàn)在如下方面。
(一)把握大學生的心理動態(tài)
高中輔導員進行教育管理工作時,必須對大學生的心理動態(tài)準確把握,這樣才能提前做好相關預防工作,有效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思想觀念。高中輔導員要想對學生的心理動態(tài)有效了解,可以利用座談會的方法來實現(xiàn)。高校輔導員在評價學生心理動態(tài)的過程中,便能分析出應用情感教育的方法,同時利用校園網(wǎng)論壇,了解學生在學習和生活過程中存在的問題,真實準確把握學生的心理動態(tài)[4]。通常大學生作為一個思想活躍的群體,其對教學模式、教學方法的言論與看法具有較強的代表性,因此情感教育在高校輔導員工作中應用,要能夠準確把握大學生動態(tài)。
(二)發(fā)揮社會問題的教材作用
社會問題反映出來的社會矛盾,為高校輔導員工作提供了具有情感教育法特點的材料。這是從社會問題的產生、傳播到解決的過程中,表現(xiàn)出來的社會矛盾、公民權利以及法律法規(guī)等具體內容的實際應用。高校輔導員工作的重要意義在于,引導和糾正大學生價值觀在形成過程中存在的一些不符合正確價值的內容。在普遍概念上,將大學生的價值觀進行改造,情感教育在高校輔導員工作中便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這種作用對于提高大學生的普世價值具有重要意義。高校輔導員工作中,對其自身定位,首先要進行正確的認識。這種認識建立在高校輔導員工作維護校園和諧的基礎上,高校輔導員工作的性質同樣圍繞和諧校園展開和進行[5]。
(三)結合大學生的情感思維
高校輔導員工作時要利用好大學生的情感思維。這種情感思維建立在時代基礎上,是情感教育應用的根本。在大學生情感思維中,要分辨出哪些不利于大學生的健康成長,對這部分要用正確的思維方式來代替[6]。
四、結束語
大學生在大學生活中表現(xiàn)出來的思想觀念問題,更說明高校輔導員對其價值觀引領的重要性。因此,情感教育法與高校輔導員工作之間具有一定的關系,要求高校輔導員從情感教育方面開展工作。這是高度融合了教育改革方法的理念。高校輔導員要充分認識到情感教育的概念,并以情感教育為切入點對自身工作進行改進。對情感教育方法的運用,同時也是決定高校輔導員工作水平的標準之一。
參考文獻:
[1]李艷芳.情感教育在高校輔導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應用研究[J].時代教育,2017,(17):150-151.
[2]劉俏芝,陳曉斌.現(xiàn)代大學書院制背景下輔導員實施情感教育的價值及策略[J].高教論壇,2017,(11):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