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天一 昆明理工大學 云南昆明 650504
從"平等"與"特殊保護"的角度來看.因為少數民族在我國處于一定的弱勢地位.所以如果真正要實現少數民族之間的平等權.我國對少數民族權利保護的立法方面可分為兩部分.一是根據"平等"原則也就是反歧視原則 二就是根據"特殊保護"原則少數民族應該擁有一些特殊權利.
首先,根據"平等"原則少數民族與漢族平等的享有相同的權利.平等是保護少數民族權利的核心所在.其次,少數民族依據"特殊保護"原則.少數民族地區(qū)經濟政治發(fā)展落后,政治發(fā)展不均衡.導致了少數民族很難和那些和漢族一樣同步發(fā)展.也很難在社會競爭中獲得利益.實際上,給予少數民族權利特殊保護,從現實的角度出發(fā),這些特殊保護是為了讓少數民族能夠保持自己的文化傳統(tǒng).立足于未來,這些特殊保護是為了追求一個更為美好的社會.
1、民族的平等權
民族平等權既是民族法的一項基本原則.也是我國各個民族的一項憲法權利.其基本含義是:中華人民各民族一律平等,各民族在法律上享有的平等的政治權利和平等的發(fā)展本民族經濟文化實業(yè)的權利.
2、民族區(qū)域自治權
自治權是民族區(qū)域自治地方的自治機關享有并行使的一項權利.在我國民族自治地的人民政府和人民代表大會不僅僅是自治機關,而且還是一般得地方國家機關.它們不僅僅代表自治地方管理本地區(qū)內得事宜,而且又代表著少數民族的利益.
3、各民族的參政權
根據我國現行體制,非自治主體少數民族參政權主要通過民族區(qū)域自治制度加以落實.我國現行法律對各各少數民族的參政權及及對參政權的保護都作了詳細的規(guī)定.中國各個民族作為中國公民享有平等選舉權.
少數民族政治權利如果想得到更好的保障.應該從立法入手.在健全的法律制度下,少數民族政治權利才能夠有效的得到保護、實行.其次應完善其配套的法律法規(guī).以完善民族區(qū)域自治這一制度為例.
少數民族文化得不到很好的弘揚和傳承.就無法談及在城市化進程中文化權利的保護.其緊迫性與必要性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
精神文明建設包括思想道德建設和文化建設兩大方面.思想道德建設包括共產主義理想教育、社會主義思想道德教育、社會公德教育和傳統(tǒng)美德教育.
2.增強少數民族凝聚力
需要每個民族要有自己特有的民族文化.民族本身就是民族文化傳承的后果.喪失了共同文化的民族就不能成為民族.少數民族文化是由幾千年來流傳下來的寶貴文化.少數民族的成員保護這些文化權利.是少數民族基于國家的根本.
3.國家統(tǒng)一大業(yè)
國家作為統(tǒng)一的政治實體.更主要的是全國各民族團結互助,相互扶持,相互尊重基礎上的國家統(tǒng)一.中國56個民族之間存在著不同的信仰與社會習慣.對弱小民族文化權利進行特別保護.這有利于少數民族對國家的認可.也是維護國家統(tǒng)一和民族團結的基礎.
4.發(fā)展經濟和提高政治文明
國家和社會的發(fā)展包括政治、經濟、文化三大方面.只有在少數民族文化不斷地繁榮和發(fā)展的基礎上.才能更好地發(fā)展城市化進程中的經濟和提高城市政治文明.
1、民族語言文字權利
根據《憲法》和《民族區(qū)域自治法》等法律的相關規(guī)定.少數民族語言文字權益應包含以下幾個方面的內容:語言文字平等權 語言文字使用權 學習和適用他種語言文字的權益 語言文字發(fā)展權 語言文字媒體權(是指少數民族及其成員創(chuàng)辦和維護適用本民族語言文字的媒體的權利) 語言文字教育權(之少數民族成員獲得和接受本民族語言文字的教育,創(chuàng)辦和維持本族語言文字教育機構的權益) 語言文字自治權(指民族自治地方自治機關依法決定其執(zhí)行職務的工作語言文字的權益)
2、保持或改革民族風俗習慣的權利
尊重少數民族風的俗習慣.各民族都有保持或改變自己風俗習慣的自由.這是我國對待民族風俗習慣的一貫政策.尊重,就是承認民族平等.承認各少數民族在風俗習慣方面的自主權.
3、開發(fā)利用和保護民族文化的權利
隨著民族地區(qū)經濟社會的發(fā)展.民族文化是民族地區(qū)發(fā)展的重要資源被開發(fā)利用和保護.中國作為一個多民族國家.每一個少數民族都在自己民族歷史長河中形成了本民族的傳統(tǒng)文化.民族文化的傳承和保護.是維護中華民族整體性.
【參考文獻】::
【1】[美]博登海默 . 法理學 法律哲學與法律方法[M].鄧正來譯 . 北京: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4:307.
【2】[美]愛德華?勞森 . 人權百科全書[M]. 汪瀰,董云虎譯.北京:四川人民出版社,1997:430.
【3】中國社會科學院民族研究所 . 斯大林論民族問題[M].北京:民族出版社,1990:436.
【4】吳宗金,張曉輝 . 《中國民族法學》(第二版)[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4.
【5】《西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0/02總第222期
【6】民族利益:民族問題產生的根本原因 羅樹杰 - 《黑龍江民族叢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