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思羽/寧夏大學音樂學院
少年兒童正處于性格多變、興趣愛好廣泛但不易堅持的階段,學習熱情難以長期保持致。很多家長為孩子選擇鋼琴作為培養(yǎng)興趣愛好的課程,一般從4、5歲開始學習鋼琴,但大部分琴童都存在低效練琴,其中也有不少學生選擇放棄。這些學生中,有少部分是對鋼琴毫無興趣在其他的領(lǐng)域更有天賦,對于這類學生不必強迫學習,應隨其愛好發(fā)展,更多一部分學生是因為練琴枯燥乏味致使學習興趣降低不愿練琴,但他們內(nèi)心還是喜歡音樂的。其實只要克服這一年齡段上練琴的瓶頸期,待琴童的思想更加成熟后就能更多的領(lǐng)悟到音樂的魅力從而做到有效率的自主學習鋼琴。這些琴童起初他們學琴有新鮮感,且由于初級階段曲目簡單知識容易接受,練習任務容易完成,所以對于鋼琴學習并不排斥,基本可以認真練習,完成學習任務。后來隨著年齡增長他們思想更加獨立,學業(yè)壓力逐漸變大,同時鋼琴學習內(nèi)容變難,練琴任務加重,練習時間延長,使學生們產(chǎn)生畏難、懶惰等情緒,不能高效率的練習鋼琴,從而使鋼琴學習進度變慢。甚至導致有些學生半途而廢,虎頭蛇尾,學琴計劃擱置或中斷。
教師和琴童自身在鋼琴學習中占至關(guān)重要的地位,老師與琴童相互配合學習就能使學習事半功倍,琴童興趣提高,從而提高練琴效率。
隨著時代的發(fā)展,當代學生的物質(zhì)生活、精神思想與過去的學生大不相同,教師的教學方法要與時俱進。
在少年兒童鋼琴教學中,做到了解學生因材施教是十分重要的。由于這一年齡段的學生在生理和心理都處在重要的發(fā)育期,且每個孩子在性格上都存在很大的差異,所以如果只是采用相同的,模式化的教學,則會導致學生沒有合適自己的教學方案,學習進步慢,不能按照個人天賦來發(fā)展。
因此在教學中應根據(jù)每一位學生的性格特點、生活環(huán)境、興趣愛好等多個方面來詳細了解學生,在教學中更有針對性。教學計劃有一個大體的框架,在框架內(nèi)對每個學生,要進行適當?shù)恼{(diào)整。使用了適合學生的教學方法能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帶動學生自愿練習。
在課堂中,主要是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交流與學習。由于鋼琴課的特殊性通常是一對一授課,所以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交流顯得尤為重要。教師在上課時不能只局限于指出學生技法上的錯誤,還要在課堂中培養(yǎng)學生學習興趣,引導學生感受音樂。用對于學生來說通俗易懂、幽默風趣的話講解,老師說出來的話要讓學生愿意聽且能直接理解。在學生出現(xiàn)錯誤時,教師也要注意與學生的溝通交流方式,教學要有耐心,鼓勵引導學生去改正錯誤,針對特殊情況也可采取適度的懲罰措施來激勵其認真對待。
在課下要注重與家長的交流,學生能學習好鋼琴需要家長、老師、學生三方面的共同努力,教師的教學不僅僅限于課堂上,日常要積極的配合家長解決課下學生難以解決的問題,關(guān)注學生的心理動態(tài),與家長交流經(jīng)驗。這樣可減少學生課下練琴的難點問題。
每周學生上課的時間有限,大部分的時間都是自己練習。因此有效的練琴方法非常重要。在課上盡量解決樂譜中的難點部分,給學生彈奏演示正確的演奏方式,讓學生在課上進行簡單視奏,必要的時候要給學生錄教學視頻,以幫助解決課下學生在家練習的困難。
鋼琴教師需要掌握多方面知識,不僅要有較高的演奏水平,還要精通理論知識,了解音樂家創(chuàng)作風格,音樂史等。教師也不能只是“紙上談兵”,需要不斷地提升個人演奏水平,積極的參加舞臺表演。這樣才能在教學上能更有說服力,還能給學生樹立榜樣。
鋼琴教師獲得在專業(yè)領(lǐng)域活動如大師課、比賽、音樂會等的信息更加詳盡方便,要選擇適合的推薦給學生,讓學生開拓學習視野,學習先進演奏技術(shù)。中國的琴童普遍缺少音樂的想象力,多聽音樂會、參加大師課和比賽,有利于培養(yǎng)孩子對音樂的欣賞能力和審美理解。參與這類的活動可以培養(yǎng)孩子的獨立思維,學生不應該是只會看譜彈琴,知識的沉淀對于演奏有很大的影響。這樣的學習方式可以從最基本的旋律、節(jié)奏、結(jié)構(gòu)等到樂曲的處理、情感的表達和綜合的音樂知識都得到很大的提升。
教師應多為學生提供參與這類活動的機會,學生通過學習也會找到自身的不足,改進學習的方式,提高學習的效率,更好的學習鋼琴。
學習鋼琴的基礎是正確的讀譜,重視樂譜上的一切標記是演奏好一首樂曲的重要前提。讀譜這其中包括:音符、節(jié)拍、指法、句法、奏法、休止符、表情術(shù)語、踏板等,在開始接觸樂譜時就認真的完成樂譜中的標記,充分的在演奏中表現(xiàn)出來,提高練琴的效率。
要學會分聲部練習。有些學生練習時習慣從頭到尾一氣將曲子彈下來,其實這樣完成的曲子沒有旋律感、層次感。聽起來曲子很“熟練”,但其實這樣演奏會出現(xiàn)很多錯誤。練習作品不僅是練技法,同時也要了解作品的演奏風格流派、不同時期的作品需要用不同的演奏手法來表達。練習一首樂曲需要“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分手練習能明確兩只手的任務,使左右手兩個聲部更加清晰。要學會聽,聽自己的節(jié)奏與音色。
在練習過程中需要重點練習樂曲中的難點部分,大部分學生遇到樂曲中的難點的時候總習慣逃避,不將重難點單獨練習,認為在數(shù)量上的多“溜”幾遍就行,但是這樣不僅不能解決問題,還會將錯誤練成習慣不易改正,浪費時間。重點難點應提出來單獨練習,直到練習精準再整體練習樂曲。練習中要學會分句、分段的慢練。分段練習能清晰樂曲的曲式結(jié)構(gòu),進一步的加深對樂曲的理解和記憶。還有非常重要的一點——慢練,一味的圖快,急于求成只能適得其反。在技術(shù)方面。慢練可以減少練習難度,能及時的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慢練要貫穿在整個練習中,這樣才能保證在完整演奏樂曲中精確完成所有的演奏技術(shù)。在遇到自己不懂難題時要及時向老師請教,切忌將錯就錯,這樣在學琴的路上容易走入彎路。
要想更好的表現(xiàn)音樂,就要理解音樂。練習一首作品之前首先要了解它的風格流派、創(chuàng)作背景,了解作曲家的創(chuàng)作風格等,清楚樂曲所表達的內(nèi)容。以這個為出發(fā)點去決定彈奏時的情感、音色、觸鍵等,避免盲目機械無感情的練琴。
學琴不能“知足常樂”要不斷的學習先進知識和理念,使用正確的技法演奏??梢陨暇W(wǎng)學習國內(nèi)外大師演奏的視頻音頻,通過相關(guān)書籍來了解音樂知識和故事,年齡小的琴童由家長協(xié)助。多聽高質(zhì)量音樂會、參加比賽,觀摩大師課等等。從最基本的旋律、節(jié)奏、結(jié)構(gòu),到樂句的處理,情感的表達和樂曲的藝術(shù)處理等學習大師的演奏方法,思考如何改進自己的演奏技巧。觀摩大師課通過聽鋼琴家解決演奏問題,關(guān)聯(lián)到自己的練習與演奏,開拓個人眼界,避免走入學習誤區(qū)。
良好的練琴習慣是學好琴的根本,安排好練時間是學琴的關(guān)鍵。練琴不要“拖泥帶水”,要有計劃的練琴,首先給自己制定每天的練琴計劃,其次安排好自己的練琴時間,練琴不在于坐在鋼琴旁多久,而是看練琴的有效時間,練琴時就專心思考不能三心二意,否則既沒有練琴的效率,還耽誤做其他事情的時間。年齡小的琴童需要由家長輔助完成。
鋼琴演奏是一門技術(shù)性很強理論體系龐大的藝術(shù),學習中大部分時間枯燥又繁瑣,要付出大量的精力,需要學生、教師共同配合來完成,采用科學的方法,才能使琴童高效練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