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麗華
摘 要:十月革命一聲炮響,使馬克思主義由理論變?yōu)楝F(xiàn)實。那么,為什么俄國能夠首先取得社會主義革命的勝利?這與俄國落后的國情是什么關系?通過馬克思關于未來社會的理想構想與現(xiàn)實之間的差距,通過學生的辯論爭鳴得出理想永存的認識。發(fā)揮歷史學科的教育功能?;仡櫠韲赂锩倪^程、體會社會主義發(fā)展的曲折歷程,從而培養(yǎng)學生把歷史事件歷史長河中進行客觀評價的歷史思維方式,同時激發(fā)學生為美好社會奮斗的情感,從而實現(xiàn)本課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的目標。
關鍵詞:中學生認知水平;教學設計;問題探究式;歷史情境;材料解析
新課導入:(展示多媒體課件)
(設計意圖:以《莫斯科郊外的晚上》為背景音樂,這樣淡淡的音樂能夠使學生安靜下來并伴隨著這樣一曲民族特色的音樂激發(fā)對這個民族所開創(chuàng)的歷史的一種探究欲望。伴隨著與十月革命相關的涅瓦克、阿芙樂爾號、冬宮等一系列老圖片的回放,學生似乎回到那個民族的那個時代。尤其是打字機式的前言介紹,特別具有震撼的效果。今天是2013年11月26日,農歷十月二十四,在96年前俄歷的這一天,值得我們永遠懷念?。?/p>
(多媒體課件打出課題)第20課 俄國十月社會主義革命
[講授新課]
創(chuàng)設情景:多媒體展示文字材料:
第一篇章(展示板書):冬:現(xiàn)實冷酷——背景
在背景部分,在學案上探究部分提前給出背景材料,讓學生在自主課上提前思考,我想以設計微電影的形式讓學生真切的感受生活在沙皇統(tǒng)治下的勞苦大眾的困苦與不滿,突出體會社會的種種矛盾。由學生分組展演,臺詞模式:我是一名……我的生存狀況……這是因為……我準備……
如此,通過展示課上展示互動爭鳴,老師及時的點撥。不僅能引發(fā)學生興趣,激發(fā)學生的參與熱情,學生如同身臨其境,更能深刻體會各種矛盾,從而深刻理解之后革命的步步深入,將問題探究的更明了、深刻。
(設計意圖:通過材料、文字、圖片等創(chuàng)設歷史情境,微電影形式,引導學生得出十月革命發(fā)生在俄國的歷史必然性,讓學生在探究中獲得知識、提高能力。)
過渡:俄國的冬天是那樣的寒冷漫長,雪萊說“冬天來了,春天還會遠嗎?”再借用流沙河的《理想》“饑寒的年代里,理想是溫飽;溫飽的年代里,理想是文明。離亂的年代里,理想是安定;安定的年代里,理想是繁榮?!睂?/p>
第二篇章 春:理想起航——過程(展示板書)
(設計意圖:這樣有利于學生抓住整個革命過程中的一條主線索——溫飽和安定的美好理想。)
二月革命,由學生根據(jù)預習情況,神入歷史,以“二月,我在彼得格勒的街頭為主題”,以第一人稱的形式對事件進行表述。
(設計思路:過程部分安排學生自主學習,是因為這部分內容學生在初中時已有接觸,學生已有自主學習的知識儲備和能力。自主學生后安排學生講述整個歷史事件的過程,既有利于學生掌握基礎知識又鍛煉了學生的表達能力。)
重點探究以下問題:
問題1:根據(jù)教材提供的《四月提綱》內容,列寧為俄國人民指明怎樣的前進方向?
問題2:七月事件在十月革命的進程中產生了什么影響?
問題3:十月革命的結果如何?它是什么性質的革命?
問題4:通過十月革命的過程,你能否從中看出十月革命有哪些特點?
( 設計意圖:通過錄像材料,了解俄國十月革命的過程。然后讓學生歸納出十月革命過程中的幾個突出事件,并通過若干思考題落實基礎知識,讓學生在探究中獲得知識、提高能力,也有助于幫助學生形成完整的知識體系)
問題過渡:十月革命推翻了資產階級臨時政府,俄國人民將會建立一個怎樣的政權?人民愿望又是怎樣實現(xiàn)的呢?
第三篇章 夏:理想實現(xiàn)——意義(展示板書)
(多媒體展示文字材料)
問題教學:
問題1:通過課本內容和上述材料,你認為新型政權的性質如何?
(預期效果:學生回答——新政權代表了廣大人民的利益,是社會主義政權。)
(設計意圖:教師指導學生邊看書邊梳理基礎知識,根據(jù)教師提供的材料,由學生得出新型政權的性質,并明確理想的最終實現(xiàn)。)
(多媒體展示圖片、文字材料:)(引導學生看材料師生會話,通過多次交流得出結論。)
問題教學:通過課本內容和上述材料,你認為十月革命的偉大意義有哪些?
(預期效果:學生回答——第一次獲得勝利的社會主義革命,為俄國開辟出社會主義發(fā)展的道路,為無產階級和被壓迫民族指明解放道路。)
(設計意圖:在引導學生理解十月社會主義革命的意義時,本著“淡化理論,減少結論”的原則,給學生留有足夠的思考與探究空間,從而培養(yǎng)歷史思維。)
結尾設計:(主題升華)
學生討論后教師小結:(同時展示多媒體課件)
第四篇章 秋:理想永存——感悟
理想:馬克思的社會理想“勞動成為生活的第一需要,產品極大豐富、“各盡所能,按需分配”,國家消亡、社會成為“自由人的聯(lián)合體”。 現(xiàn)實:十月革命開創(chuàng)了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的新模式,開始了對馬克思社會理想的實驗,并經歷了20世紀的輝煌與挫折。當前,社會主義國家為數(shù)不多,綜合國力也大都不如西方資本主義國家。這使人們對十月革命和社會主義產生了某種程度的疑問。
回顧十月革命的進程,面對社會主義理想和現(xiàn)實之間的差距,你有何認識?
“理想開花,桃李要結甜果;理想抽芽,榆楊會有濃陰。請乘理想之馬,揮鞭從此起程,路上春色正好,天上太陽正晴?!?——流沙河
背景音樂:十月
百年,由學生齊誦,以此紀念俄國的十月社會主義革命及它帶給人類的美好理想。
(設計意圖:伴隨著這樣一首詩歌,一則使學生回顧俄國十月革命的過程、體會社會主義發(fā)展的曲折歷程,從而培養(yǎng)學生把歷史事件歷史長河中進行客觀評價的歷史思維方式,同時激發(fā)學生為美好社會奮斗的情感,從而實現(xiàn)本課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的目標。)
[作業(yè)設計]
觀看復述電影《列寧在十月》、《列寧在1918年》中的有關內容
(設計意圖:培養(yǎng)學生學以致用,獨立思考、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