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潔
【摘 要】合作學習可以使學生們在交流、溝通討論之間,培養(yǎng)學生們的語言表達能力,培養(yǎng)學生們的團隊精神,培養(yǎng)學生們的自主學習能力和自主創(chuàng)造能力。適度的將合作學習策略應用到高中生物教學中,可以讓學生們在合作學習的過程中,認識到自己的不足,取長補短,完善自己的同時也幫助他人一起成長,真正意識到合作在生物學習和生活中的重要性。
【關鍵詞】高中生物;合作學習;應用效果
【中圖分類號】G633 ? ?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22-0095-02
教師在高中生物教學活動中常會存在一些問題,部分學生不愿聽取教師和同學的勸導,對其存在排斥心理。因此教師在采用合作學習模式時,必須要引導學生,培養(yǎng)學生形成傾聽習慣,從而促進合作學習活動的順利開展,確保學生能夠對同學的講述以及教師的講解進行認真傾聽,有效整合生物信息,完善自身的思維。
一、高中生物教學中合作學習模式的應用意義
高中生物小組合作教學,即是指將合作學習形式引入到當前我國高中生物學科課堂教學。高中生物小組合作教學,是通過生物教師對高中生物教學目標整體把握基礎上進行小組目標設計,并根據不同學生對高中生物知識掌握程度、溝通能力等影響因素,進行小組劃分的教學形式。如何將班級中的學生進行分組,將直接影響到高中生物合作教學實效性。
高中生物小組合作教學之中分組應當能夠采用“同組異質”以及“異組同質”基本原則。所謂“同組異質”是指在合作教學之中的學生分組要將生物學科知識掌握較好的學生與較差學生相結合[1]。在此劃分過程之中,需要提前與班主任溝通了解學生與學生之間關系親疏。長期教學實踐表明,將學生之間關系較好且生物學科知識不同層次的小組,可以得到更好的教學效果。相反,如果將存在矛盾的學生劃分在一組,則很難達到較好的學習效果。
二、高中生物教學中合作學習模式的應用分析
1.課前任務合作學習。
教師將合作學習模式應用在高中生物教學活動中,應結合學生的實際需求,對學生的學習動態(tài)加以準確把握,選擇便于學生探究的學習任務,制定出適合學生學習的步驟和目標,適度引導學生。
例如:教師在對“孟德爾遺傳定律”的相關知識點進行講解時,可以借助合作學習模式來引導學生對重難點進行理解和學習。由于性狀分離以及基因重組等相關概念較為混雜,學生難以理清知識脈絡,導致學習成績下降,學習興趣降低。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鼓勵學生查閱資料,引導學生認真閱讀教材內容,并在課堂上展示發(fā)現(xiàn)的問題:
(1)孟德爾將豌豆作為實驗對象的原因是什么?
(2)他總結的相對性狀分別是什么?
讓學生進行小組討論與交流,發(fā)現(xiàn)自身的學習盲點,促進組內成員學習能力和水平的提升,提高學習效率。
2.課堂講解合作操作。
在高中生物教學中應用合作學習模式時,教師在對教學目標和教學任務進行制定后,由學生對其進行討論分析以及實踐推導,得出相關結論。由于部分學生的學習基礎較為薄弱,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幫助和指導學生的實踐操作,引導其完成相應地教學任務[2]。并且,教師在合作教學活動中,可以適當選取具有趣味性和簡單化的實驗,讓學生進行自主實踐,體會實踐的樂趣。
例如:教師在對細胞的相關內容進行講解時,如果僅僅只單一講述,學生則難以進行想象,無法準確理解和掌握細胞的概念,導致學生產生厭煩心理,降低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因此,教師可以應用合作學習模式,將學生分成幾個小組,制定相應地學習目標,并讓每一小組成員去實驗室利用顯微鏡觀察細胞,然后讓小組成員進行討論交流,教師給予適當點評。這樣能夠充分帶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培養(yǎng)學生實踐操作能力,促使學生能學以致用,促進學生的綜合全面發(fā)展,提升高中生物教學的有效性。
3.重點難點合作分解。
通常情況下,預設學習任務分解學習內容能大大提高小組合作學習效率,促使學生廣泛參與問題討論的過程。因此在實際教學的過程中,高中生物教師必須結合問題難度及問題層次,逐步分解學習任務指導學生有序進行探討研究,不止能增強學生生物知識學習能力,更有利于培養(yǎng)良好的學習習慣。
例如:以高一生物《綠葉中色素的提取和分離》為例,包含葉綠素提取實驗等方面內容,教師指導學生通讀全文后分解學習任務,提出問題:
(1)哪種色素擴散速度最快?
(2)哪種色素含量最多?
(3)哪種色素含量最少?
討論問題,鼓勵各個學習小組由易至難逐步回答,叮囑學生仔細觀察實驗反應記錄實驗結果,以達到深化教學印象激發(fā)學習熱情的目標。
4.課堂體驗,合作互動。
體驗、互動是合作模式下教育教學的“精髓”所在,因此對于課堂設計的考慮就需要更加認真,對于每一個教學環(huán)節(jié)的考慮,知識點的傳達應不同于傳統(tǒng)模式,以啟發(fā)學生主動理解知識點為主,運用合理的教學方法讓課堂“活”起來。
首先,借助多媒體,拋問題,誘導學生進入情景模式。
其次,還課堂給學生,依托合作探究,集眾人之智,課前與老師有效溝通,合力解決對知識點的講解,練習題的提煉,前期課件制作,后期作業(yè)講解等問題。
最后,注重小組成員的有效參與性,課堂實踐過程中,主動發(fā)言的集中在成績優(yōu)異、性格開朗的這些學生中,其他組員默默支援,這樣對于小組合作的深入開展弊大于利,做到任務均分,先獨立思考提出解決方案,在組內討論形成最終意見,全員參與,通力合作,共同進步。
5.反饋教學評價。
大量實踐證明,高中生物教學應用小組合作學習模式構建相應的激勵評估機制能全面真實反饋學生的學習情況。例如:《細胞中的無機物》一課中,教師指導學生通讀全文后分別設置水及無機鹽的學習目標,通過組織小組競賽等方法鼓勵所有學生廣泛參與學習過程,幫助學生快速掌握水及無機鹽特點等方面知識。
在實際教學的過程中,高中生物教師必須構建具有班級特色的激勵評價機制,便于真實全面反饋學生學習的實際情況,充分發(fā)揮小組合作學習模式的作用,有利于教學雙方間情感融洽,最終實現(xiàn)以優(yōu)帶差的目標。
結語
高中生物是一門實踐性與綜合性較強的學科,要想促進其教學實效性的提升,必須要在生物教學活動中充分應用合作學習模式,從而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意識,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以及創(chuàng)新能力,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參考文獻
[1]董潔.高中生物課堂中小組合作學習的有效性探討[J].科學咨詢(科技·管理),2019(06):121-122.
[2]張瑩,高聰.高中生物教學中合作學習策略應用及效果分析[J].中國新通信,2019,21(1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