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琴琴
為了弘揚書法這一民族文化藝術,從本學年起,我校開始把書法教學作為特色教學。作為語文老師兼班主任的我,也承擔了這一光榮的教學任務。通過近段時間的教學發(fā)現(xiàn):能寫好字的學生少之又少,全班45位學生中能寫一手漂亮的鋼筆字的同學僅僅三位;而樂于練字的人也是寥寥無幾;當我問學生為什么要寫好字時,大部分學生支支吾吾回答不出來。由此看來,寫字教育的現(xiàn)狀真是不容樂觀!
那么,我們不禁要問:寫字教學為什么會出現(xiàn)這種令人擔憂的現(xiàn)狀呢?通過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原因在于:1. 隨著時代的迅猛發(fā)展,特別是隨著計算機技術地不斷普及,學校、教師、學生、家長熟悉的是鍵盤,卻對漢字的架構、靈動感受不深,就更談不上感悟漢字的精妙了;2. 師資力量不夠強大。學校里很少安排專職的書法教師,大部分書法課都由語文老師或班主任兼任,因為老師本身的書法水平不夠高,并且也不知怎么去教;3. 學校、老師還有學生,甚至家長,只注重分數(shù),不重視寫字水平的高低。
針對以上情況,我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通過讓學生感悟書法的魅力讓學生重新燃起對書法的興趣。
一、培養(yǎng)習慣,教給技能,感悟書法之字形魅力
《語文課程標準》明確提出:“養(yǎng)成正確的寫字姿勢和良好的寫字習慣?!闭_的寫字姿勢,不僅有利于把字寫端正,而且有利于學生身體的正常發(fā)育,有利于保護學生的視力。我在寫字教學中,特別注意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書寫習慣,教給學生正確的寫字姿勢和執(zhí)筆姿勢,使他們具備熟練的寫字技能。
對于高年級的學生,寫字姿勢的指導同樣不能放松。隨著學生課業(yè)作業(yè)量的增加,往往會使學生追求寫字的速度,而忽視寫字的姿勢。我現(xiàn)在教的是五年級的一個班,在每次寫作業(yè)之前,我同樣會提醒學生要注意寫字的姿勢,不坐端正不寫字。
在語文課中,我除了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書寫習慣外,還特別注重抓住漢字形體美的特點來激發(fā)學生的書寫興趣。漢字的美不僅體現(xiàn)在整個字的形體結構上,還體現(xiàn)在筆畫、筆法上,同時還包括結構上的哲理美、方法美和其他藝術美。如斜點狀如瓜子, 短撇像刀,長撇像柳……抓住漢字的這些形體特點,在每堂課的教學中注意對學生進行展示,學生不僅漸漸地喜歡上了寫字,而且寫好了字。記得以前教學生寫“走字底”的捺畫時,怎么也寫不好。在教學時,我給學生分析了這個筆畫的結構美:小鍋蓋,大臉盆,右折刀。學生一方面因為掌握了寫字要領,另一方面因為有了興趣,差不多的學生都能寫好這個筆畫了。這樣的教學能讓學生在活躍輕松的課堂氛圍中對漢字產(chǎn)生好奇的探究之情,同時提高了他們的審美能力。
二、堅持練寫,提高涵養(yǎng),感悟書法之感染魅力
眾所周知,書法藝術是中華民族的瑰寶,體現(xiàn)著書法家的為人品格與精神氣質(zhì),它既是文化的積淀,更是人格的體現(xiàn)。首先表現(xiàn)在“書品即人品”:凡流芳百世者,皆人品、書品,同時為后人所稱道,如唐代大書法家顏真卿,學識淵博,為人剛直不阿;其次還表現(xiàn)在“練字即煉人”:寫字本身需要長期的練習,長時間的練習過程,就是對學生意志力的磨練。因此,書法的練習,必須是長期的,決不能“三天打魚,兩天曬網(wǎng)”。
我們學校要求除每星期的一節(jié)寫字課外,還要堅持每天練寫20分鐘,有固定的教材,有專門的老師,有固定的時間。在這20分鐘里,學生全神貫注,教師嚴格要求,教師要在教學手段上多下功夫,想法設法讓學生愛上寫字,寫好字,在寫字中磨煉小學生的意志,克服厭寫情緒,陶冶愛美情操,培養(yǎng)良好的書寫習慣,讓寫字教學為其堅強品格的形式產(chǎn)生潛默化的作用。
三、了解歷史,激發(fā)興趣,感悟書法之藝術魅力
中國書法歷史悠久,以不同的風貌反映出時代的精神,藝術青春常在。瀏覽歷代書法,“晉人尚韻,唐人尚法,宋人尚意,元、明尚態(tài)”。追尋三千年書法發(fā)展的軌跡,我們清晰地看到他與中國社會的發(fā)展同步,強烈地反映出每個時代的精神面貌。書法藝術最典型地體現(xiàn)了東方藝術之美和東方文化的優(yōu)秀,是我們民族永遠值得自豪的藝術瑰寶。
通過學習書法,使學生能很好地了解中華民族的歷史及燦爛的民族文化,增強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更加熱愛我們偉大的祖國。因此我在教學中充分利用各種教學資源,利用小學生愛聽故事、愛講故事的年齡特點,通過生動的故事,讓他們明白道理、學到知識,從而引發(fā)他們對漢字的喜愛,增強對祖國書法藝術的熱愛,激發(fā)他們的民族自豪感。如:古人勤學苦練的故事,是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勤于練字的生動教材。王羲之每天“臨池學書”、清水池變“墨池”的故事,讓他們學到了勤奮;岳飛在沙上練字的故事,使學生學到了自強不息的精神。再如,為了能使學生對祖國的書法藝術有更多的了解,我把書法的演變過程編成故事,為了讓學生明白中國書法是我國幾千年來燦爛文化的結晶與瑰寶。通過一段時間的教學,通過同事之間不斷地交流教學心得,學校的寫字文化有了蓬勃發(fā)展,大大提高了學生的寫字教學效果。
綜上所述,書法作為一種重要的藝術形式,把它引進學校,是社會發(fā)展的需要,是學生發(fā)展的需要,它對弘揚祖國的傳統(tǒng)文化、加強校園文化建設、提高學生的藝術鑒賞水平、審美能力和細致敏銳的觀察力是大有裨益的。只要我們把握《語文課程標準》精神,思想重視,措施實在,在教學中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提高學生寫字的興趣,培養(yǎng)良好的書寫習慣,同時讓學生了解書法的內(nèi)涵和書法的歷史,讓他們深切地感受到書法的魅力,學生肯定會喜歡上書法,從而能寫出一手漂亮的中國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