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德浩 樊翠玲
摘 要:德育簡單來說,就是促進學生道德發(fā)展的教育,它在學生建立健全人格和養(yǎng)成良好心理品質方面,發(fā)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學生與班主任之間的聯(lián)系與學生之間的同樣重要,因此班主任的教導在德育工作中是至關重要的一環(huán)。文章主要研究中職學生德育工作的現(xiàn)狀,探討中職班主任在進行德育工作時采取的策略以及有效開展的方法。
關鍵詞:德育;中職院校;班主任
中圖分類號:G631
文章編號:2095-624X(2019)21-0008-01
一、中職院校德育教育的現(xiàn)狀
1.班主任教育方法欠缺
中職班主任主要通過一定的制度和規(guī)矩要求學生執(zhí)行,以達到提高學生道德品質的目的。在傳統(tǒng)觀念里,中職院校的學生一般不守規(guī)矩,也就是所謂的“問題少年”比較多,班主任也不免被這樣的觀念困住。因此,部分班主任以維護教學秩序和保障學生安全為由,設立一系列規(guī)章、獎懲制度等,這樣的行為有可能導致學生產生逆反心理。
2.學生高低不一的水平
普遍來說,中職學生存在以下一種或幾種情況:知識底子薄,不同程度的厭學情緒,逆反心理,自律性差,沒有希望,沒有夢想,等等,這些都會影響德育的展開。
3.條件有限,策略及時更新困難
因為院校相關部門不重視德育,教師外出接受培訓的機會有限,再加上學校缺乏有效的資源,教師無力獲得相關資料來及時了解德育信息,并且更新陳舊的應對策略[1]。
二、確保德育工作有效進行的對策
1.班主任提升人格魅力,樹立全新的德育認知
班主任是學生平時接觸最多的人。因此,班主任的品質、言行、態(tài)度尤為重要。班主任要樹立榜樣,用行動來教育和感染學生[2]。教師一定要有自己是這些學生人生中重要導師的意識,要抱著這樣的意識去教育學生。中職班主任不是說只要管好安全和秩序就可以,更要幫助他們重拾信心,認清人生的方向和目標,同時也要教會他們怎樣做人。
2.班主任需定期培訓,確保工作有效進行
為了把最好的德育資料及其信息傳遞給學生,教師僅僅進行自我充電,加強自身的理論學習是完全不夠的。學校要兼顧實際情況,定期組織班主任進行學習培訓,使班主任對德育工作有一個新認識,改變他們墨守成規(guī)的思想觀念。
3.班主任需時刻總結方法,管理要有度
管理,即讓某件事有規(guī)矩的進行。無規(guī)矩不成方圓。規(guī)矩是基礎,有了規(guī)矩,班級才有可能形成好的習慣與秩序。但管理的規(guī)則畢竟是人設立的,不免存在著某些主觀的價值觀導向,這就需要用教育來點撥學生,讓他們懂得老師和學校的用心。管理與教育必須相輔相成,要避免出現(xiàn)重管理輕教育的局面,這樣只會適得其反,更是讓學生產生逆反心理。所以,班主任管理的度一定要把握好,不可操之過急。人都需要有自己的空間,學生亦如此。管理學生,班主任只需合理地引導,不可過分干涉。
4.教育與管理相輔相成,教育為主
常聽人說,動之以情,曉之以理,自然是有一定道理的。班主任要經常與學生平等地交流。動之以情,才能拉近兩者之間的距離,才能讓對方敞開心胸,暢所欲言。另外,要以理服人,許多中職學生性格比較容易沖動,逆反心理比較嚴重。班主任要時常與學生進行深層次的交流溝通,了解其逆反行為產生的原因,幫助學生分析自己的問題以及可能會產生的后果,幫助學生找到適合自己的糾正辦法。只有做到這些,學生才會向好的方向發(fā)展。
教育是人生中一大重要課題,德育更是如此。如今,德育工作還是存在一定程度上的欠缺,而班主任作為開展這項工作的核心人物,必須時刻認清存在的問題,激發(fā)自己的使命感,并結合自己的人生閱歷來感染學生,漸漸改變他們對世事的觀念、心態(tài)以及品質,進而為我國的中職院校德育工作的發(fā)展貢獻自己的力量。
參考文獻:
[1]陸小玲,彭偉健,吳悅雙.淺談中職班主任德育工作的有效開展[J].職業(yè),2013(6):58-59.
[2]沈秀芳.中職學校班主任工作的困境及做好德育工作的有效途徑[J].亞太教育,2016(17):276.
作者簡介:徐德浩(1989—),男,山東青島人,助理講師,碩士,研究方向:中職德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