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低年級學生普遍會感到寫作困難,缺乏寫作興趣。在素質教育的背景下,教師要結合學生的年齡和心理特點,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到寫作教學活動中,培養(yǎng)學生的興趣,激發(fā)學生的寫作熱情,從而提高教學效率。
【關鍵詞】小學語文;寫作興趣;培養(yǎng)體會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1270(2019)24-0199-02
在新教育的不斷推進改革下,新的教育思想、教材內容、教學方法、教學手段不斷涌現(xiàn),小學語文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綜合素質的作文教學也需要隨新教育進行創(chuàng)新。
作文教學為學生的創(chuàng)造能力、觀察能力、思維和表達能力的形成提供了良好的平臺。在小學低年級階段,部分學生不喜歡作文課,對寫作不感興趣,一提起寫作就頭疼,甚至有些學生逃避寫作課[1]。在這種現(xiàn)狀下,教師應從低年級培養(yǎng)學生的興趣入手,消除學生寫作的畏懼心理,幫助學生度過寫作難關,想方設法調動學生寫作的興趣,循循善誘,引導學生掌握寫作的方法和技巧,愛上寫作,并且養(yǎng)成良好的寫作習慣。那么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習作興趣,做到作文時有話可寫、快樂的作文呢?下面是在指導低年級學生作文時的幾個需要注意的方面。
一、結合游戲活動寫話
教師應有意識地為學生創(chuàng)造素材,并引導他們去細心觀察、思考交流,進而發(fā)現(xiàn)素材。學生在學校生活的時間多,作為教師,營造一個積極向上的班集體,經常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游戲,讓學生在游戲中去尋找寫作的素材[2]。
“喜歡游戲是孩子的天性?!碧貏e是低年級學生,讓他們盡情地玩,再讓學生自由地寫,會使學生平添許多寫作趣味。通過開展豐富多彩的游戲活動,把活動的開展與學生習作有機的結合在一起,讓學生在對活動感興趣的過程中能做到有話可說[3]。于是組織學生開展了一系列有趣的游戲活動。
如《放風箏》《摸鼻子》《吹泡泡》……教師先告訴學生游戲的規(guī)則,接著請部分學生示范游戲的過程,激發(fā)全體學生參與游戲的興趣。并選擇恰當?shù)臅r機提示學生注意觀察游戲中人(包括參與者與觀眾)的神態(tài)、動作、表情,然后,引導學生選擇最開心、最吸引人、最快樂的場面口頭描述,最后,把活動與寫作結合起來,讓學生在活動中一邊思考,一邊表述。在《放風箏》活動的寫話中,有的學生寫道:今天的活動真是棒極了!瞧,“老鷹”在空中飛翔的樣子,太美了!時間過得飛快,討厭的鈴聲又想起了,我戀戀不舍地離開了操場,很不情愿地回到了教室。
學生在自己喜歡的游戲當中,親身經歷、親眼目睹,在嬉笑聲中脫口而出,在美好的回憶中寫話,把平時為難的寫作自然變成了快樂的事情。
二、結合文本寫話
低年級的新教材課本圖文并茂,充滿童趣。教師以課文為載體,創(chuàng)設情境,引導學生說話,能大大激發(fā)學生寫作的興趣[4]。如在學習《找春天》一課時,教師結合課文提問:“你還看到了什么?那是春天的什么?”一個女生搶著答道:“我看到藍藍的天空下一只只快樂的小鳥鳴叫著,那是春天的歌聲吧?”另一個學生王炎峒立馬站起來說:“我看到小河邊一棵棵柳樹上柔軟的枝條,那是春天的頭發(fā)吧?”緊接著教師布置寫的訓練點:你能把剛才的問題在課后寫下來嗎?看誰的小眼睛發(fā)現(xiàn)的多。教師找準寫作的訓練點,在這種“潤物細無聲”的訓練下,學生的表達能力和寫作能力明顯得到了提升。
另外,新教材課文中的插圖別具匠心,鮮活有趣,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教師引導學生有序觀察,結合課文展開想象進行說話、寫作練習,既幫助學生理解了課文,又是培養(yǎng)學生看圖寫作的好素材。
三、發(fā)揮想象去寫作
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興趣是學生學習的一切動力。”教師在課文教學中抓住具有寫作知識點的地方,千方百計地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在學生興趣盎然時,教師帶動學生對課文進行仿寫、續(xù)寫,以此來提高學生的寫作技巧[5]。如在學習新教材二年級語文上冊第七單元《霧在哪里》一課時,在同學們興趣正濃、仰頭找霧在哪里時,教師啟發(fā)學生進行拓展:霧這位淘氣的孩子——又藏在哪兒去了呢?請你們寫下來好嗎?可愛的錢猷寫道:霧飛呀飛呀,飛過高山、田野、大海,來到一所學校門前,他看見一群小朋友在操場上做游戲,玩得可開心啦!霧撅起小嘴巴說:“我要逗逗他們,讓他們成為瞎子?!闭f完,操場上什么都看不見了,無論是小朋友、教師,還是站在樹上給他們唱歌的小鳥都不見了。
對于低年級的學生來說,寫作尤為困難,但是只要是他們感興趣的事物,就會產生強大的動力,發(fā)揮出不可估量的想象,創(chuàng)作出屬于自己的寫作綠茵地。
四、以閱讀促進學生的寫作
朱永新教授推行的新教育,大力提倡學生閱讀,讓閱讀伴學生成長,讓書香伴學生成長,讓書香滋潤孩子的童年,使學生在閱讀中增長見識,提高寫作能力。低年級學生的課外閱讀僅僅限于一些故事書和圖文結合的小故事,特別是農村的學生,家長忙于農活陪孩子讀書的時間少,加之家長的文化水平低,對學生的閱讀不夠重視[6]。在這種境況下,教師結合學校開展的新教育,晨誦時學生朗誦古詩詞,午讀時讓學生自由選擇閱讀書籍,晚上和家長一起進行親子閱讀,并寫出暮省隨筆。低年級學生的隨筆很隨意,可以做好詞好句的積累,也可以是自己在閱讀中的小感悟,還可以是自己的在閱讀中的收獲等。學生在不知不覺中增長了見識,更重要的是為寫作積累了素材,養(yǎng)成了習作的良好習慣,在閱讀中促進了學生寫作的欲望,更是培養(yǎng)了學生的寫作興趣。
以上這些方法,可以培養(yǎng)學生寫作的興趣,豐富學生的心靈,放松心情,增強寫作的自信心,讓學生覺得寫作文是一件快樂的事情,從而樂于寫作。
【參考文獻】
[1]劉發(fā)彥.如何培養(yǎng)小學生的寫作興趣[J].甘肅教育,2019(04).
[2]張海強.三步走,讓學生的寫作興趣更濃厚[J].學周刊,2018(04).
[3]陳應忠.如何培養(yǎng)農村小學生的寫作興趣[J].學周刊,2018(09).
[4]帖永忠.學生寫作興趣培養(yǎng)之淺見[J].學周刊,2018(11).
[5]鄭桂華.把培養(yǎng)學生的寫作興趣落到實處[J].語文教學通訊,2014(05).
[6]張蕾.激發(fā)寫作興趣 給力快樂作文[J].江西教育,2015(36).
【作者簡介】
敬芙蓉(1971~),女,甘肅榆中,一級教師,小學語文,甘肅省榆中縣高墩營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