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加剛
【摘要】
隨著經濟的快速增長,新型城鎮(zhèn)化建設步伐加快,城鎮(zhèn)學校生源快速增長。但學生個體之間思想道德水平存在較大差異,學校德育面臨新挑戰(zhàn)?;谛G?,秉承學校優(yōu)秀文化傳統(tǒng),倡導責任教育,科學架構教育內容,推進“知行合一”的責任教育課程化實施,包括優(yōu)化校本課程、精致一日常規(guī)管理、開展系列實踐活動、務實家校間的合作、營造特色文化氛圍等實踐路徑,以培養(yǎng)小學生的責任意識、責任情感,養(yǎng)成自覺的責任行為。
【關鍵詞】責任教育 ??責任 ??新型城鎮(zhèn)化
一、城鎮(zhèn)化的推進給小學品德教育帶來新挑戰(zhàn)
當下,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增長,新型城鎮(zhèn)化建設也加快了步伐,農村人口大量轉移到城鎮(zhèn),隨之而來的是農村學生大量涌入城鎮(zhèn),學校辦學規(guī)??焖贁U張,大班額問題日趨顯現。班額增大,學生思想道德水平參差不齊,問題學生也隨之增多。許多學生習慣于以自我為中心,缺乏責任心,缺少同情心,更缺乏社會責任感,社會公德趨于淡薄,個人主義思想明顯抬頭,為了個人利益。不惜損害他人或者集體的利益,等等,學校德育變得困難重重。在此形勢下,我校建設責任文化,以責任教育為抓手,解決城鎮(zhèn)化背景下小學教育面臨的挑戰(zhàn),落實立德樹人目標,培養(yǎng)全面發(fā)展的社會主義小公民。
二、責任教育的選擇讓小學品德教育更有的放矢
1.基于校情,秉承優(yōu)秀文化傳統(tǒng),倡導責任教育
我校以責任教育為抓手,是為了滿足學生發(fā)展的需要。同時,選擇責任教育,也是對我校優(yōu)秀文化傳統(tǒng)的傳承與發(fā)揚。我校的前身是“選青書院”,該院建于1898年,聘請了當時名儒為書院負責人、學堂講師。清末狀元、近代著名實業(yè)家張騫,在赴京應試之前,也曾在這里任教。1929年秋,共產黨員盧佰玉受上級黨組織的派遣,以來校求學為名進行黨的地下活動,在學校成立了中共贛榆縣第一個黨支部??箲?zhàn)時期,日偽分子意欲控制學校,進行奴化教育。全校師生心系國家命運,開始了罷課,多次驅逐日本教官,有些學生毅然走向了抗日前線。學校大門東側不足百米處的火叉巷,是著名的“青口十八勇士”英勇抗擊日寇的地方。2015年9月3日上午,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zhàn)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zhàn)爭勝利70周年大會在北京天安門廣場隆重舉行,在盛大的閱兵儀式上,“青口十八勇士”的榮譽戰(zhàn)旗,由中國人民解放軍某部受閱部隊將士高高擎起,昂首闊步地通過天安門廣場,接受了黨和人民的檢閱。新中國后,我校教師迸發(fā)了火熱的工作激情,他們盡職盡責,譜寫了百年老校新的輝煌篇章,涌現出一批省特級教師、全國教育系統(tǒng)勞動模范、全國教育先進工作者、全國優(yōu)秀教師、省優(yōu)秀教育工作者等。在這里,主動擔當、勇于擔當不是口號,它們就在教師們的日常工作中。
學校從書院走來,百年風雨,歷盡滄桑,但師生們的主動擔當、勇于擔當、為國為民的精神代代相傳,成為一代代師生奮發(fā)進取的力量源泉。所以,我校秉承優(yōu)秀傳統(tǒng),順勢而為,提出了“責立青小,任當天下”的辦學理念,以“責任教育”為特色,辦責任教育,做責任教師,興責任課改,建責任校園,培育負責任的社會主義小公民。
2.基于學情,科學架構教育內容,凸顯責任教育
我校構建了“三個經度、五個緯度” 的責任教育序列?!叭齻€經度”即以小學低、中、高三個年級段為經,分為三個責任教育序列:一二年級——懂規(guī)知責,重點培養(yǎng)責任意識,增強責任認知,側重于對學生個人責任感的培養(yǎng);三四年級——知規(guī)有責,重點培養(yǎng)責任意識、情感,側重于學生對他人責任感的培養(yǎng);五六年級——守規(guī)擔責,重點形成責任品格,養(yǎng)成責任行為,側重于學生對社會、對世界、自然的責任感培養(yǎng)。
“五個緯度”即對自己負責、對他人負責、對家庭負責、對集體負責、對社會負責。對自己負責,就是對自己的學習、生活、生命負責。對他人負責,就是心中有他人,互相尊重、互相體諒,關心、幫助他人。對家庭負責,就是學會關心、關愛家人和親戚,感恩、孝敬長輩,參與家庭管理,共同建設幸福家庭。對集體負責,就是熱愛集體,為集體發(fā)展負責任。對社會負責,就是講公德、守規(guī)則,關心國家、家鄉(xiāng)的發(fā)展,愛國愛黨愛人民,樹立為國為民勤奮學習的志向;胸懷天下,熱愛并保護大自然,關注人類的生存與發(fā)展,培養(yǎng)熱愛地球村的情懷。每個緯度的教育內容是分年段實施,是由淺入深、螺旋式推進的過程。
三、推進“知行合一”的責任教育課程實施
責任文化建設的落腳點在課程。建立科學的較為系統(tǒng)的課程體系是責任文化建設的必由之路。我校在“立責樹人”理念的統(tǒng)領下,開發(fā)以責任實踐為主題的校本課程,以兒童視角,整合學科課程、年級學?;顒诱n程、常規(guī)管理課程等,凸顯責任特色,開發(fā)學生喜愛的、適合學生發(fā)展的多樣化課程。課程實施突出“實踐體驗”,以“知行合一”為原則。
1.依托校本課程,促成學生的責任行為
在前期實踐基礎上,我校重整、設計、開發(fā)了切合不同學段學生身心特點的校本課程,初步建構了分學段縱向銜接、課內外橫向貫通的責任教育實踐活動,編寫成校本教材《責任教育綜合實踐活動案例》,以綜合實踐的方式增強學生的責任體驗,提高學生的責任感,養(yǎng)成責任行為習慣?;顒影咐龂@“對自己負責、對他人負責”等五個版塊的內容,為每個年級分別設計安排了10項綜合實踐活動,用一年的時間來完成。從低年級到高年級,活動的設計與實施基于學生已有的認知與經驗,不同學段的活動能夠系統(tǒng)聯(lián)系、有機銜接,課程目標和實踐的難度、復雜度呈螺旋式上升。
2.精致一日常規(guī)管理,養(yǎng)成責任行為習慣
學校是學生的重要生活場所,是良好行為習慣、優(yōu)秀道德品質逐漸形成、固化的地方。常規(guī)管理只是手段,育人才是目的。從學生每天早晨到校開始,到離開學校,學校常規(guī)管理處處存在,學校無小事,事事有教育。正是通過常規(guī)管理,學生不斷經歷接受教育、實踐體驗、評價糾正、行為養(yǎng)成等過程,逐漸成為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的學生。
我校重視每一個管理細節(jié),把常規(guī)管理做成課程,追求最優(yōu)的教育效果。如升旗儀式,是我校開展的一項主題活動?;顒映跗冢靼嗉壐髯栽O計班旗,如五年級的班旗以綠色為基調,有的班級選擇綠葉,因為綠葉旺盛的生命力象征著生機勃勃;有的班級選擇荷葉,因為荷花出污泥而不染。其中一個班級選擇蘭花草作為班旗的標識,他們這樣解讀班旗——蘭花草的花語是希望和理想,我們以希望和努力為舟,向著理想的彼岸前進。深色的主干代表男生,堅韌不拔,碧綠的葉子代表女生,活潑向上、自立自強。蘭花草常青的身姿、飄逸的幽香、素顏的氣質和頑強的生命力就是我們的班級精神。在班旗設計過程中,學生團結合作,一同收獲著思想、情感、智慧的精彩。
為了讓班旗和班級精神留存在學生心中,我校每周的升旗儀式都有一個授旗的環(huán)節(jié),所授的旗自然是學生自己精心設計的班旗,接受授旗的班級是本周各項活動中表現優(yōu)秀的班級。升旗儀式上,每個班的學生都迫切地想接到自己的班旗,因為被授獎的班旗將有資格插在國旗護欄周圍,陪伴國旗站崗一周,那是很榮耀的事情。升旗儀式不再是與學生無關的形式了,而是展現班級一周風采,激勵各班學生奮發(fā)向上的德育平臺。
3.開展系列實踐活動,體驗踐行責任行為
我校有計劃地開展豐富多彩的責任教育綜合實踐活動,將活動延伸到生活中,與生活融為一體,讓學生在活動中體驗責任,在生活中學會負責。
責任教育活動以主題性活動為主,即“我的責任”主題教育月活動。每兩個月一個教育主題,大都是長線活動。長線活動之下,組織安排各類小的、短線活動,做到責任教育活動長短結合、低中高年級段結合、校內外結合。如“感恩家庭”活動,低年級重點是了解父母的辛勞,做力所能及的家務事;中年級重點是主動分擔家庭勞動,嘗試關心父母,給予他們快樂;高年級重點是和父母溝通交流,增進情感交流,交流對生活、對世界的看法,學會主動照顧長輩。責任教育長線活動,形成了教育系列,讓“責任”充滿六年的校園生活。
學校加強主題教育月活動的組織實施,從學校、年級、班級層面分別開展,學校、家庭、社區(qū)結合,齊心協(xié)力,共同完成責任教育。主題活動有開題儀式,有師生、家長的過程參與,有活動評價展示,有總結與頒獎等。
4.務實家庭學校間的合作,鏈接生活養(yǎng)成自覺的責任行為
責任教育要想更有效,必須堅持做好與家長的合作溝通,形成責任教育合力。我校將責任教育延伸到家庭,延伸到校外生活,充分發(fā)揮家庭的教育作用。學校分年級組建家長委員會,各班利用網絡平臺,保持與家長的密切聯(lián)系,隨時交流學生、家校信息。學校通過網絡平臺及時發(fā)布學?;顒樱尲议L及時了解學校的教育動態(tài),知曉家長應該參與的工作,讓學生在家庭生活中繼續(xù)學會履行責任,學校的責任教育與日常校外生活不再脫離。如一年級綜合實踐活動“我愛‘飯米粒”一課,讓學生了解爸爸媽媽在家里的付出,幫助爸爸媽媽一起做事。各班不但在班級開展了交流活動,還組織家長和孩子一起做力所能及的事,并且各班通過網絡平臺展示交流,提高了家長參與的積極性。再如四年級的教育活動“我的健康我做主”,圍繞“合理膳食、健康你我”的主題,家長積極參與,和學校一起督促學生健康飲食。責任教育,達成了最優(yōu)的目標。
5.營造校本特色文化氛圍,通過文化浸染培養(yǎng)責任情感
(1)創(chuàng)設責任教育的校園環(huán)境
創(chuàng)設適宜的校園環(huán)境,融責任教育于無聲處。校園的每一面墻、每一個角落、每一處長廊、每一段樓梯、每一塊標牌等,展示責任名言、責任之星、責任故事、師生作品等,讓校園處處有“責任”。校園里,“責任故事園”,在宣傳革命志士、民族英雄和校園“你我他”的責任故事,樹立“責任榜樣”;民族文化區(qū)及文化長廊展現優(yōu)秀的民族文化,耳濡目染,給學生們一顆中國心。
(2)開展“責任之星”爭章行動
“星”,即紅色五角星。紅色,代表著活力、激情,意在培養(yǎng)活潑向上、勇于擔當、全面發(fā)展的社會主義事業(yè)接班人。學生用一定數量的“星”換取“章”,再用一定數量的“章”換取更高層次的“章”。學校定期表彰“責任之星”,頒發(fā)獎狀、獎品。
爭章行動,設三級獎章。第一級為紅色獎章。紅色,象征著革命斗志,那是“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擔當。青口小學的百年歷史中,青口十八勇士,教員、革命烈士盧伯玉,贛榆縣第一個黨支部,師生抵制日寇奴化教育等故事,都是校園里令人驕傲的紅色歷史。第二級為綠色獎章。綠色,是校園環(huán)境的主色調,它象征著生命力和希望。青口小學取其“青”字。綠色獎章,寓意我們的學生充滿活力、茁壯成長。第三級為藍色獎章。我校位于黃海之濱,藍色,大海的象征,代表著博大胸懷、永不言棄,代表著智慧、高遠、和諧。“青出于藍而勝于藍”,藍色獎章,寓意我們的學生虛懷若谷、充滿智慧,有遠大的理想,是不甘人后的耀眼之“星”。
責任教育的實施,讓我校走上了特色發(fā)展之路,學生靈魂得以豐潤。未來,我們依然會堅守責任教育,培養(yǎng)全面發(fā)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