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殿慶
摘 要:小升初的家長面對學生全新的學習階段和身心成長的變化時,常有許多困惑與煩惱,特別是怎樣幫助孩子平穩(wěn)度過關鍵的轉(zhuǎn)折期,順利完成初中三年的學業(yè),期間養(yǎng)成良好的聽課習慣、學會做筆記、提高做事特別是做題的速度與效率、保持學習成績均衡不偏科、擁有科學合理的作息規(guī)律以及家長的言傳身教等無不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關鍵詞:小升初;家長;建議
作家柳青說:“人生的道路雖然漫長,但要緊處常常只有幾步。”筆者認為,告別小學升入初中的學生所面臨的,應該就是人生的“要緊處”——第一個最關鍵的轉(zhuǎn)折點。無論是學生還是家長,如果對這個階段缺乏足夠的重視,未能及時調(diào)整心態(tài)和方式方法,就會手足無措。
一、重視聽課,當堂消化
筆者經(jīng)常給學生講的一句話就是“課堂跟節(jié)奏,課后才輕松。”教育學生重視課堂學習,聽講時眼、耳、口、手、腦五官動員齊上陣,聽清老師說的每個字,準確理解每句話,積極回答每個問題,并養(yǎng)成邊聽課、邊思考、邊做筆記的習慣。不必講究筆記是否整齊、全面,主要是通過動筆緊跟老師的思路和課堂進程,既強化了聽課內(nèi)容,又避免了大腦開小差,可謂一舉兩得。教師對筆記沒有特別要求時,可以專門準備一個筆記本,也可以記在課本空白處。鼓勵學生課堂積極提問和回答問題,要求聲音洪亮,吐字清晰。課堂練習則力求快和準,這樣才能當堂消化,吸收新知識。家長可不能當甩手掌柜,每天都應通過檢查課堂筆記,關注孩子的學習狀況,切忌高高在上地指指點點,而應本著尊重的態(tài)度,多聽孩子敘述。這樣,家庭氛圍愈加融洽,孩子也愿意和家長溝通,何樂而不為呢?
二、注重訓練,提高速度
家長一定要詢問當天的作業(yè),根據(jù)作業(yè)量,給孩子規(guī)定適當?shù)臅r間,并要求在規(guī)定時間內(nèi)完成,超出預期時間就強行制止,讓他自己著急后悔。家長還必須認識到,哪些過程不必重復浪費時間,哪些過程必須仔細認真,自覺訓練速度,提高效率,一定要根治“拖延癥”。家長還可通過適當布置家務勞動,要求其在規(guī)定時間內(nèi)完成,來訓練孩子做事的速度和效率,或者和孩子進行一些有趣的家務勞動比拼,寓教于樂,既增進感情,又鍛煉了動手能力,還讓孩子認識到“磨刀不誤砍柴工”的道理,避免打疲勞戰(zhàn),學習上自然不會掉隊,可以輕松取勝。
三、全面學習,不偏不倚
學科間相互滲透又相互促進,只要有一門學科不好,就如瘸腿走路,一定會影響其他學科,甚至無法順利達到終極目標。家長要教育孩子:“不能因為對老師的喜好而導致學科的偏倚,要明白你不是給某個老師學的,而是要把老師的學問學到手?!奔议L更要避免在孩子面前議論甚至否定某位教師,從而造成學生對這門學科的負面影響或抵觸態(tài)度,最終導致成績受影響。
四、合理作息,勞逸結(jié)合
學生正處在長身體的年齡,大腦集中精力的時間有限,所以連續(xù)學習一小時左右,就應休息十幾分鐘,不能打疲勞戰(zhàn),所謂“文武之道,一張一弛”。家長此時要做的就是與孩子聊聊天、吃點水果零食或聽聽音樂等,適度的放松之后,才能保證接下來的學習任務順利完成。
五、言傳身教,寬嚴適度
家長是一種職業(yè)。教育的根是從家庭延伸出來的,而家的經(jīng)營關鍵在家長。能把“家長”這個光榮而沉重的頭銜頂起,何不需要像對待一種職業(yè)一樣的敬畏和擔當?常言道:“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奔议L的言行舉止?jié)撘颇赜绊懼⒆拥囊簧?,所以家長一定要當好孩子的表率。父母恩愛相處,同擔責任,教育步調(diào)一致,是孩子成長最好的“土壤”。溫暖、和諧、親密這些字眼,是孩子成長中最寶貴的“養(yǎng)分”。這個時期的家長,盡量少應酬,多陪伴;少苛責,多傾聽。陪伴孩子學習探討,共同體驗學習的樂趣;陪伴孩子勞動實踐,共同品味收獲的喜悅……
參考文獻:
[1]李鎮(zhèn)西.做最好的老師[M].廣西:漓江出版社,2006.
[2]徐國靜,辛雨奇.誰是最好的老師[M].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