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志同,傅興圣,朱 琳,孫曉娟
南通市食品藥品監(jiān)督檢驗中心,南通 226006
白藥子為防己科植物頭花千金藤(金線吊烏龜,Stephania cepharantha Hayata)的干燥塊根。其分布西至陜西漢中地區(qū)和四川東部和東南部,貴州東部和南部,東至浙江、江蘇和臺灣,南至廣西和廣東[1]。白藥子在我國多數(shù)省份常有臨床應用,《北京市中藥飲片炮制規(guī)范(2008年版)》和《江蘇省中藥飲片炮制規(guī)范(2002 版)》均有收載,但只有簡單的理化鑒別,專屬性不強,不能有效地控制白藥子的質(zhì)量。為此,本文擬建立白藥子質(zhì)量控制標準。
戴安U3000 型高效液相色譜儀(德國Thermo Fisher 公司);BX51 型系統(tǒng)顯微鏡及DP72 型成像系統(tǒng)(日本Olympus 公司);CAP225D 電子天平(德國Sartorius 公司);CAMAGA 薄層色譜系統(tǒng)(ATS-4全自動點樣儀,TLC 成像系統(tǒng),瑞士Camaga 公司)。
千金藤素對照品(cepharanthine,純度100%,批號:111647-200301,中國食品藥品檢定研究院);硅膠G 板(進口Merck 公司);甲醇、乙腈為色譜純,其余試劑為分析純;水為純化水。
本次收集的6 批白藥子樣品,經(jīng)南通市食品藥品監(jiān)督檢驗中心龔旭東主任中藥師鑒定確認。樣品信息見表1。
本品為類圓形或不規(guī)則的厚片或小塊。外皮暗褐色,有皺紋及須根痕。切面類白色或灰白色,可見筋脈紋(維管束),有的呈環(huán)狀排列。質(zhì)硬而脆,易折斷,斷面顯粉性。氣微,味苦。
表1 白藥子樣品來源及水分、總灰分及浸出物測定結果(%)
本品粉末白色或灰白色。淀粉粒眾多,單粒圓形或橢圓形,臍點點狀或裂縫狀;復粒由2~3 個分粒組成。木栓細胞類方形,壁薄。石細胞黃色或鮮黃色,壁厚,孔溝及層紋明顯。纖維成束,淡黃色。草酸鈣方晶或細小針晶存在于薄壁細胞中。見圖1。
取本品粉末1g,加甲醇20mL,超聲處理15min,放冷,濾過,濾液蒸干,固體物加甲醇1 mL 使溶解,作為供試品溶液;千金藤素對照品,加甲醇制成每毫升含1 mg 的溶液,作為對照品溶液。
吸取供試品溶液5 μL、對照品溶液3 μL,分別點于同一硅膠G 薄層板上,以二氯甲烷-甲醇(8∶2)為展開劑,展開,取出,晾干,用碘蒸氣熏至斑點顯色清晰。結果供試品色譜與對照品色譜相應位置上,顯相同顏色的斑點。見圖2。
按《中國藥典》[2]四部通則對6 個批次白藥子進行水分(烘干法)、總灰分和浸出物(熱浸法,甲醇為溶劑)測定。結果見表1。
圖1 白藥子粉末顯微特征
圖2 白藥子薄層色譜圖(T:14℃,RH:50%)
2.5.1 色譜條件 色譜柱:YMC-PACK ODS-A C18(250 mm×4.6 mm,5 μm);流動相:甲醇-0.1%三乙胺(75∶25);檢測波長:282 nm;柱溫:30 ℃;流速:1.0 mL·min-1;進樣體積:20 μL。
2.5.2 對照品溶液的制備 精密稱取千金藤素對照品10.48 mg,置100 mL 量瓶中,用甲醇溶解并稀釋至刻度,制成0.1048 mg·mL-1的對照品貯備液。
2.5.3 供試品溶液的制備 取本品粉末(中粉)約1 g,精密稱定,置具塞錐形瓶中,精密加入甲醇20 mL,稱定重量,水浴中加熱回流30 min,放冷,再稱定重量,用甲醇補足減失的重量,搖勻,濾過,取續(xù)濾液,即得。
2.5.4 線性關系考察 分別精密吸取對照品貯備液適量,用甲醇稀釋配制成10.48、20.96、31.44、41.92、52.40、104.80 μg·mL-1系列濃度對照品溶液,分別進樣20 μL,記錄峰面積,以濃度為橫坐標,以峰面積A 為縱坐標,繪制標準曲線,回歸方程為Y=7.402 6X-2.234 5(Y 為峰面積 值,X 為濃度),r=0.999 9。結果表明,千金藤素在10.48~104.80 μg·mL-1濃度范圍內(nèi)呈現(xiàn)良好的線性關系。
2.5.5 系統(tǒng)適用性試驗 將對照品溶液與供試品溶液按“2.5.1”色譜條件進樣分析,千金藤素保留時間約為20 min,與雜質(zhì)完全分離;理論塔板數(shù)按千金藤素峰計,大于10 000。色譜圖見圖3。
圖3 高效液相色譜圖
2.6.1 精密度試驗 精密量取濃度為104.80 μg·mL-1千金藤素對照品溶液20 μL,按“2.5.1”色譜條件連續(xù)進樣6 次,測定峰面積,計算RSD 值為0.18%。
2.6.2 穩(wěn)定性試驗 取同一批白藥子(S1)按“2.5.3”項下方法制備供試品溶液,按“2.5.1”色譜條件分別在0、3、6、9、12、24、36、48 h 進樣20 μL,測定峰面積,計算RSD 值為0.68%,結果表明,供試品溶液在48 h 內(nèi)穩(wěn)定。
2.6.3 重復性試驗 取同一批白藥子(S1)供試品6份,每份1.0 g,分別精密稱定,按“2.5.3”項下方法制備供試品溶液,按“2.5.1”色譜條件進樣測定。結果千金藤素含量的RSD 為1.9%。
2.6.4 加樣回收率試驗 取已知含量的白藥子樣品(S3)9 份,每份0.5 g,分別精密稱定,按高、中、低濃度(每個濃度3 份,對照品加入量與供試品中所含千金藤素量之比分別為1.2∶1、1∶1、0.8∶1)加入對照品,照“2.5.3”項下方法制備供試品溶液,按“2.5.1”色譜條件進樣測定。結果見表2。
表2 加樣回收率試驗結果(n=9)
取6 批樣品,分別按“2.5.3”項下方法制備供試品溶液,按“2.5.1”色譜條件進樣測定,按標準曲線法,以干燥品計算千金藤素含量。結果見表3。
表3 含量測定結果
采用不同硅膠G 板(merck 公司、自制),不同展開系統(tǒng)〔三氯甲烷-甲醇(8∶1),二氯甲烷-甲醇(8∶2)〕,不同溫濕度條件(T:14℃,RH:50%;T:25℃,RH:65%;T:8℃,RH:50%)進行比較,結果表明,本實驗所用薄層色譜條件耐用性好,結果穩(wěn)定。
以HPLC 理論塔板數(shù)、分離度為指標,本試驗考察了不同流動相 〔甲醇-0.1%三乙胺(75∶25)[3],乙腈-水(52∶48,含0.5 三乙胺、0.01%磷酸)[4]〕,不同色譜柱,不同提取方法(以甲醇為溶劑、超聲30 min,加熱回流30 min),優(yōu)化色譜分析條件。結果表明,甲醇-0.1%三乙胺(75∶25)為流動相,分離效果好,理論塔板數(shù)高。
白藥子樣品之間的水分、總灰分、浸出物和含量測定結果有一定的差異,這與樣品的采收、加工和貯藏有一定的關系。白藥子的6 批樣品的質(zhì)量較穩(wěn)定,故建議質(zhì)量限度可定為:水分不得過12.0%;總灰分不得過4.0%;浸出物不得少于9.0%;按干燥品計千金藤素含量不得少于1 mg·g-1(0.10%)。
白藥子活性成分千金藤素具有直接抗腫瘤作用[5],同時具有升白細胞作用,用于預防和治療腫瘤患者因放射治療或化學治療引起的白細胞減少癥[4]。本實驗運用顯微鑒別法、薄層色譜法和高效液相色譜法對收集的6 批白藥子藥材進行定性鑒別及定量研究,初步建立了白藥子質(zhì)量標準;但色譜圖上有兩強峰,有待后續(xù)進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