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工業(yè)大學(xué) 生物工程學(xué)院,浙江 杭州 310014)
1956年英國學(xué)者Harmna首先提出了自由基衰老學(xué)說。自由基衰老理論(FRTA)認為細胞的老化變化是由自由基反應(yīng)引起的[1]。1990年美國衰老研究權(quán)威Sohal教授指出了自由基衰老理論的缺陷[2],并首次提出了氧化應(yīng)激的概念。氧化應(yīng)激即機體自由基生成增加或清除能力降低,引起機體氧化系統(tǒng)和抗氧化系統(tǒng)的功能紊亂,導(dǎo)致自由基在體內(nèi)積累而引起的一系列氧化損傷過程[3]。多種研究證明:氧化應(yīng)激不僅與衰老有著密不可分的關(guān)系,氧化應(yīng)激還與腫瘤的發(fā)生,哮喘、抑郁癥及各種慢性炎癥等疾病息息相關(guān)[4-6]。氧化應(yīng)激還參與心血管疾病的病理生理過程,引發(fā)動脈粥樣硬化、心力衰竭、高血壓和心肌損傷等[7]。
機體自身的抗氧化能力有限,因此,通過攝入外源性的抗氧化劑已成為機體緩解氧化應(yīng)激的重要途徑。文獻報道具有抗氧化活性的微生物有乳酸菌、酵母菌,及某些致病菌,如炭疽病菌等[8]。其中,乳酸菌是一種被人類廣泛利用的益生菌,常常被應(yīng)用在食品發(fā)酵工業(yè)及微生態(tài)制劑中。普通酸奶中僅添加保加利亞乳桿菌與嗜熱鏈球菌,而這兩種菌是“一過性”的保健菌,它們絕大多數(shù)不會進入腸道,不能起到調(diào)節(jié)腸道菌群的作用[9]。因此,現(xiàn)在越來越多的發(fā)酵乳中也開始添加除了保加利亞乳桿菌、嗜熱鏈球菌以外的益生菌。目前,全球公認的益生菌有雙歧桿菌、乳桿菌等。其中短乳桿菌是乳桿菌屬中的重要種群之一,其具有高產(chǎn)酸、去除亞硝酸鹽和產(chǎn)細菌素等功能[10],尤其是短乳桿菌在發(fā)酵食品中去除亞硝酸鹽的作用顯著,具有用量小、作用快和使用方便等特點[11]。此外,Shakibaie等[12]發(fā)現(xiàn)一株富硒短乳桿菌,具有作為含硒添加劑的潛力。益生菌類保健品在國外已經(jīng)發(fā)展了許多年,近幾年益生菌制品在國內(nèi)市場上逐漸得到認可?,F(xiàn)已有研究發(fā)現(xiàn)有些乳酸菌能夠清除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羥自由基等活性氧自由基,緩解細胞氧化應(yīng)激[13-14]。乳酸菌作為天然食品添加劑能緩解機體氧化應(yīng)激以及一些疾病的發(fā)生。因此,篩選具有較好緩解氧化應(yīng)激功能的乳酸菌具有重要研究意義及應(yīng)用前景。本研究通過體外抗氧化實驗從傳統(tǒng)自制的發(fā)酵食品中篩選出具有緩解氧化應(yīng)激功能的益生菌菌株,以期為開發(fā)具有緩解氧化應(yīng)激功能的乳酸菌食品發(fā)酵劑奠定理論基礎(chǔ)。
傳統(tǒng)自制的發(fā)酵蔬菜:蘿卜、白菜、長豇豆和芥菜;嬰兒糞便,采集于25 d健康嬰兒;MRS液體培養(yǎng)基:蛋白胨10.0 g/L,牛肉膏10.0 g/L,酵母膏10.0 g/L,檸檬酸二銨2.0 g/L,乙酸鈉5.0 g/L,硫酸鎂0.58 g/L,硫酸錳0.25 g/L,磷酸氫二銨2.0 g/L,葡萄糖20.0 g/L,吐溫-80 1 mL;二苯基苦基苯肼自由基(Sigma生物試劑有限公司);DNA抽提試劑盒,由生工生物工程(上海)股份有限公司出品;API50試劑條(生物梅里埃中國有限公司);鄰菲羅琳、過氧化氫、硫酸亞鐵和抗壞血酸等試劑(均為國產(chǎn)分析純)。
生化培養(yǎng)箱(型號SPX-250B-Z,上海博迅實業(yè)有限公司);紫外/可見分光光度計(型號UV1000,上海天美科學(xué)儀器有限公司);超聲波破碎儀(SONICS,型號VCX500) ;臺式高速冷凍離心機(Thermo,型號Stratos);聚合酶反應(yīng)儀(Eppendorf,型號Mastercycler)。
1.2.1 樣品的采集
使用一次性無菌注射器采集發(fā)酵蔬菜的湯汁,保存于已滅菌的EP管中。對嬰兒糞便進行無菌采集,采樣后樣品封口膜封口,均保存于4 ℃?zhèn)溆谩?/p>
1.2.2 乳酸菌的分離純化
將樣品用生理鹽水進行梯度稀釋,將稀釋后的樣品均勻涂布于pH為5.0的MRS固體培養(yǎng)基上,放入37 ℃普通培養(yǎng)箱培養(yǎng)24~48 h。
觀察菌落形態(tài),挑選符合乳酸菌形態(tài)的菌落進行3 次劃線純化。對純化后的菌落進行革蘭氏染色和接觸酶實驗。革蘭氏染色陽性,接觸酶實驗為陰性的菌株可初步判定為乳酸菌。
1.2.3 乳酸菌耐受性實驗
1) 乳酸菌的耐酸性測定:將活化后的菌株,以3%的接種量分別接種于pH為2.0,3.0,4.0,6.0的MRS液體培養(yǎng)基中,37 ℃培養(yǎng)16 h。16 h后測其在600 nm處的吸光值。
2) 乳酸菌的膽鹽耐受能力測定:將活化的菌株,以3%的接種量接種于分別含有0,0.3%,0.5%豬膽鹽的MRS液體培養(yǎng)基中,37 ℃培養(yǎng)16 h。16 h后測其在600 nm處的吸光值。
3) 乳酸菌的過氧化氫耐受能力測定:將活化的菌株按3%接種于過氧化氫濃度分別為0.4,0.7,1.0 mmol/L的MRS液體培養(yǎng)基中,37 ℃培養(yǎng)16 h。16 h后測其在600 nm處的吸光值。
1.2.4 乳酸菌體外抗氧化能力測定
1) 樣品的處理
樣品處理參考Lin等[15]的方法。完整細胞懸液:將菌以1%接種于MRS液體培養(yǎng)基,37 ℃培養(yǎng)16 h后4 ℃,4 000 r/min離心10 min,棄上清,收集菌體,收集的菌體經(jīng)PBS(pH為7.2)洗滌3 次,再懸浮于PBS中,調(diào)整菌數(shù)至1×109cfu/mL。
胞內(nèi)提取物:將上述菌數(shù)為1×109cfu/mL的完整細胞懸液激進行超聲破碎,功率400 W,工作5 s,停5 s,60 次。破碎后將懸液4 ℃,10 000 r/min離心10 min,收集上清。
2) DPPH清除能力測定
取0.2 mmol/mL的DPPH 1 mL,加1 mL處理過的乳酸菌樣品充分混勻后,室溫避光反應(yīng)30 min,6 000 r/min離心10 min,取上清,測定其在波長517 nm處的吸光度Ai,對照組(AO)以等體積PBS代替樣品。以等體積PBS和無水乙醇調(diào)0[16-17],其表達式為
3) 羥自由基清除能力測定
4) 抗脂質(zhì)過氧化能力測定
在新鮮的雞蛋黃中1︰1加入PBS,磁力攪拌10 min后用PBS稀釋成1︰25的蛋黃懸液。取1 mL蛋黃懸液,0.5 mL樣品,1 mL PBS和1 mL FeSO4(25 mmol/L)溶液混勻,37 ℃保溫1.5 h。然后加入1 mL三氯乙酸(TCA,質(zhì)量分數(shù)為2.5%),室溫靜置10 min,3 500 r/min,離心10 min。取上清加入2 mL的硫代巴比妥酸(TBA,質(zhì)量分數(shù)為0.8%),充分混勻后沸水浴10 min;冷卻后于532 nm處測定吸光度A1。A0用等量的樣品溶劑(即PBS)代替樣品[19],其表達式為
5) 還原活性分析
在0.5 mL的菌懸液中依次加入0.5 mL PBS,0.5 mL鐵氰化鉀(質(zhì)量分數(shù)為1%),50 ℃水浴20 min,迅速冷卻后加入0.5 mL 10%的三氯乙酸,4 000 r/min離心5 min。取上清1 mL加入1 mL蒸餾水和三氯化鐵(質(zhì)量分數(shù)為0.1%)混合均勻,反應(yīng)10 min后于700 nm處測定其吸光值,用L-半胱氨酸作為標品[20]。
1.2.5 菌種鑒定
1) 16S rDNA:將乳酸菌ZJ401過夜培養(yǎng)后,取適量菌液利用試劑盒提取全基因組。得到的全基因組用16S通用引物進行PCR(27F:5'-AGAGTTTGATCCTGGCTCAG-3';1492R:5'-GGTTACCTTGTTACGACTT-3'),將PCR產(chǎn)物送至公司進行測序。將測序結(jié)果在NCBI上進行BLAST比對。
2) API50CH菌種鑒定:用API50CH及API50CHL進行乳酸菌的生理生化鑒定,操作步驟按照說明書進行。
3) 生長曲線分析:取50 mL已發(fā)酵24 h的菌液離心棄上清,用生理鹽水洗滌后再離心棄上清,置于烘箱中烘干至恒重(65 ℃,24 h),測其干重,以此為依據(jù)分別計算出1, 2, 4, 5, 6, 8, 10 mL發(fā)酵液的菌體干重。另取1, 2, 4, 5, 6, 8, 10 mL菌液,離心棄上清后用生理鹽水重懸浮混勻定容至25 mL,分別測其OD600 nm,得到吸光值OD600 nm與菌體干重的生物量標準曲線。另以1%的接種量將乳酸菌ZJ401接種于MRS液體培養(yǎng)基中,每隔2 h取一定量菌液進行OD600 nm測定和pH測定。
1.2.6 統(tǒng)計分析
每個實驗重復(fù)3 次,采用SPSS 19.0的單因素方差分析顯著性差異。
從10 種不同來源的樣品中分離得到34 株菌,革蘭氏染色均為陽性,接觸酶實驗均為陰性。因此初步鑒定這34 株菌為乳酸菌,菌落形態(tài)為乳白色,表面光滑,邊緣整齊的圓形菌落,鏡檢下可看到這34 株菌為長桿狀或短桿狀。
2.2.1 乳酸菌的耐酸性
乳酸菌需要有較好的耐酸性才能在胃酸環(huán)境下維持活性,對34 株菌進行了耐酸性試驗后發(fā)現(xiàn)其中有6 株乳酸菌的耐酸性較好,圖1為6株乳酸菌在不同pH條件下的生長情況。圖1中:小寫字母a~f表示同一菌株在不同pH條件下的顯著性分析,字母一樣表示沒有顯著性,字母不同表示有顯著性(P<0.05)。從圖1中可看出:當pH為6,7時,乳酸菌的OD600 nm最高活性最好,說明pH在6.0到7.0左右是這幾株菌的最佳培養(yǎng)條件。6株菌均能在pH為4.0的壞境下生長,其中ZJ906的活性最差。當pH為3.0時,只有ZJ401還具有活性,其余5 株菌均無法生長。當環(huán)境pH為2.0時,所有菌株的生長水平與初始一致,所有菌株均無法生長。正常人體的胃液pH最低可達2以下,人體消化不同食物的時間在30 min到4 h不等。因此在pH越低的環(huán)境下具有耐受性的乳酸菌越能在胃酸中維持活性,到達腸道。由上可看出ZJ401具有較好的耐酸性。
圖1 乳酸菌在不同pH條件下的生長情況Fig.1 The growth of Lactic acid bacteria at different pH conditions
2.2.2 乳酸菌的膽鹽耐受性
乳酸菌要順利到達腸道,除了需要具有一定的耐酸能力以外,還需要具有一定的膽鹽耐受能力,正常人體腸道中膽鹽質(zhì)量分數(shù)在0.03%~0.3%波動,乳酸菌在此膽鹽濃度下具有活性就有可能在腸道中定植。圖2為6 株乳酸菌在不同膽鹽質(zhì)量分數(shù)下的生長情況,圖2中:小寫字母a~d表示同一菌株在不同膽鹽質(zhì)量分數(shù)條件下的顯著性分析,字母一樣表示沒有顯著性,字母不同表示有顯著性(P<0.05)。從圖2中可以看到:膽鹽對這6 株乳酸菌活性影響均較大,但這幾株乳酸菌在膽鹽質(zhì)量分數(shù)為0.5%的培養(yǎng)條件下都具有活性,說明這幾株乳酸菌對膽鹽有一定耐受能力。
圖2 乳酸菌在不同膽鹽質(zhì)量分數(shù)下的生長情況Fig.2 The growthof Lactic acid bacteria at different concentrations of bile salts
2.2.3 乳酸菌的H2O2耐受能力
H2O2是一種弱氧化劑,會引起人體的氧化損傷。乳酸菌對H2O2的耐受性是篩選緩解氧化應(yīng)激乳酸菌的重要指標之一。表1為6 株乳酸菌在不同H2O2濃度下的生長情況。從表1可看出:隨著過氧化氫濃度的升高,對除ZJ803以外的菌株生長有一定的影響。但是菌株的存活率均較高,因此這6 株乳酸菌對過濃度為1 mmol/L的過氧化氫都具有耐受性。
表1 乳酸菌在不同過氧化氫濃度下的生長情況
Table 1 Thegrowth of Lactic acid bacteria at different concentrations of hydrogen peroxide
菌株編號OD600 nm0 mmol/L0.4 mmol/L0.7 mmol/L1.0 mmol/LZJ3022.38±0.01a2.07±0.04b1.98±0.02b2.03±0.05bZJ3121.86±0.02a1.76±0.03b1.77±0.03b1.79±0.01bZJ4011.88±0.02a1.72±0.01c1.75±0.02b1.70±0.02dZJ8032.30±0.01a2.31±0.01a2.30±0.02a2.29±0.01aZJ8042.32±0.01b2.39±0.01a2.16±0.01c2.07±0.03dZJ9061.81±0.02a1.75±0.01b1.73±0.02c1.69±0.01d
注:右上標小寫字母a~d表示同一菌株在不同過氧化氫濃度條件下的顯著性分析,字母相同表示沒有顯著性,字母不同表示有顯著性(P<0.05)。
2.3.1 DPPH清除率
DPPH(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自由基清除實驗常用于抗氧化能力的評價實驗中。當自由基清除劑存在時,DPPH 自由基接受一個電子或氫原子,形成穩(wěn)定的DPPH-H化合物,使其乙醇溶液從深紫色變?yōu)辄S色,變色程度與其接受的電子數(shù)量(自由基清除活性)成定量關(guān)系,因而可用分光光度計進行快速的定量分析[21]。對6 株乳酸菌進行DPPH清除率實驗,發(fā)現(xiàn)其中ZJ302,ZJ804的DPPH清除率均低于5%,其余4 株菌DPPH清除率均在10%之上,如圖3所示。圖3中:小寫字母a~c表示同一種狀態(tài)下不同菌株之間的顯著性分析,字母一樣表示沒有顯著性,字母不同表示有顯著性(P<0.05)。DPPH清除率最高的兩株菌是ZJ401,ZJ803,且發(fā)現(xiàn)4 株乳酸菌的無細胞提取物的DPPH清除率均略高于完整菌體,但是實驗發(fā)現(xiàn)ZJ803的DPPH清除率實驗的重復(fù)性較差。
圖3 DPPH清除率Fig.3 DPPH clearance rate
2.3.2 羥自由基清除能力
芬頓反應(yīng)是過氧化氫和二價鐵離子催化反應(yīng)生成具有強氧化能力的羥基自由基,目前芬頓反正也廣泛應(yīng)用于抗氧化能力的評價實驗中,如圖4所示。圖4中:小寫字母a~d表示同一種狀態(tài)下不同菌株之間的顯著性分析,字母一樣表示沒有顯著性,字母不同表示有顯著性(P<0.05)。從圖4可以看到:4 株菌中ZJ401的羥自由基清除能力最好,其次是ZJ803,ZJ312,羥自由基清除能力最差的是ZJ906。與DPPH清除率實驗相同,4 株菌的無細胞提取物的羥自由基清除能力均高于完整菌體。
圖4 羥自由基清除率Fig.4 Hydroxyl radical scavenging rate
2.3.3 抗脂質(zhì)過氧化能力
采用硫代巴比妥酸法進行抗脂質(zhì)過氧化能力的測定,其原理是不飽和體系的氧化產(chǎn)物與硫代巴比妥酸的反應(yīng)物在532 nm處有一個強吸收峰,如圖5所示。圖5中:小寫字母a~d表示同一種狀態(tài)下不同菌株之間的顯著性分析,字母一樣表示沒有顯著性,字母不同表示有顯著性(P<0.05)。如圖5所示,抗脂質(zhì)過氧化能力最好的是ZJ401,其次是ZJ803。而ZJ312的完整菌體與ZJ906的無細胞提取物均沒有檢測到抗脂質(zhì)過氧化能力。
圖5 抗脂質(zhì)過氧化能力Fig.5 Anti-lipid peroxidation
2.3.4 乳酸菌還原活性
還原能力與抗氧化活性有一定的相關(guān)性,因此還原能力的測定常用于評價抗氧劑活性。如表2所示,ZJ906的還原活性最好,其次是ZJ401,且與DPPH清除率與羥自由清除率一樣,4 株菌的無細胞提取物的還原活性均高于完整菌體的還原活性。
表2 乳酸菌還原活性Table 2 Lactic acid bacteria reduction activity 單位:μmol/L
注:右上標小寫字母a~d表示同一種狀態(tài)下不同菌株之間的顯著性分析,字母相同表示沒有顯著性,字母不同表示有顯著性(P<0.05)。
綜合上述4 個抗氧化實驗可以發(fā)現(xiàn):4 株乳酸菌均有一定的抗氧化活性,其中綜合抗氧化活性最好的是ZJ401,其無細胞提取物DPPH清除率可達25.68%,羥自由基清除率為23.72%,還原活性相當于104.67 μmol/L L-半胱氨酸。且從4 個抗氧化實驗結(jié)果可以看出:不同的抗氧化實驗結(jié)果有一定的相關(guān)性。
2.4.1 16S rDNA
ZJ401的16sr DNA的PCR擴增產(chǎn)物如圖6所示,擴增條帶單一,且擴增片段大小在1 500 bp左右。將PCR擴增產(chǎn)物送至公司進行雙向測序,拼接后的序列在NCBI上進行BLAST比對。結(jié)果顯示與ZJ401序列同源性最高的菌株為短乳桿菌(相似度99%,序列號NR 116238.1)。
選取同源性高的典型菌種序列,對ZJ401與其發(fā)育關(guān)系相近的菌株進行遺傳距離計算。應(yīng)用MAGE 5.0軟件構(gòu)建系統(tǒng)發(fā)育樹,圖7為ZJ401進化樹。
M—標準DNA分子量;1,2,3—ZJ401。圖6 菌株ZJ401的基因組PCR電泳圖Fig.6 Electrophoretogram of PCR products of ZJ401
圖7 ZJ401進化樹Fig.7 Evolutionary trees of ZJ401
2.4.2 API50CH
對ZJ401進行生理生化鑒定,試劑條結(jié)果如表3所示,將試劑條結(jié)果通過API Lab進行分析與鑒定。結(jié)果顯示菌株ZJ401的鑒定結(jié)果為短乳桿菌,其ID值(鑒定百分率)為99.6%,T值(T指數(shù))為1.0。結(jié)合16S rDNA序列對比結(jié)果和API50CH生理生化結(jié)果,鑒定ZJ401為短乳桿菌。
表3 API50CH生理生化鑒定結(jié)果Table 3 API50CH physiological and biochemical identification results
表3 (續(xù))
注:+表示反應(yīng)呈陽性;-表示反應(yīng)呈陰性。
2.4.3 生長曲線
對抗氧化活性最佳的ZJ401進行生長曲線的測定,結(jié)果如圖8所示。6 h時生長進入對數(shù)期,18 h以后菌體生長進入平穩(wěn)期,短乳桿菌ZJ401的對數(shù)生長期為6~18 h。發(fā)酵液的pH從最初的6.0最后降到4.4。
圖8 ZJ401生長曲線Fig.8 The growth curve of ZJ401
隨著科技進步和生活水平的提高,細胞抗氧化與抗衰老越來越多地為人們所關(guān)注。細胞氧化應(yīng)激損傷與衰老及多種疾病都有著密不可分的關(guān)系。本實驗從各種發(fā)酵食品中篩選得到34 株乳酸菌,經(jīng)耐酸耐膽鹽及耐過氧化氫實驗得到6 株耐受性較好的乳酸菌,通過DPPH清除率,羥自由清除率,還原活性,抗脂質(zhì)過氧化率實驗對菌株的體外抗氧化性進行了鑒定,確定了一株具有優(yōu)良抗氧化性的短乳桿菌,命名為ZJ401。ZJ401具備優(yōu)良的體外抗氧化活性和益生性能,為后續(xù)乳酸菌的菌種選育,食品發(fā)酵工業(yè)中功能性抗氧化食品發(fā)酵劑的研制,以及新型的益生活菌制劑的開發(fā)奠定基礎(ch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