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露
摘 要:了解中日兩國在價值觀上的差異,對于中日跨文化交際能力的提升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在近現代歷史進程中,中日兩國走的是不同的發(fā)展道路,所以兩個民族之間的價值取向也有很大差異。中日兩國是生活在兩個完全不同世界的民族,雖然比鄰,不過在很多方面都有著較大差異?;诖?,本文主要從民族意識差異、語言文化差異以及價值取向差異這三方面進行了中日跨文化交際中的價值差異觀影響研究。
關鍵詞:中日;跨文化交際;價值差異觀
引言:
中日文化不斷演變其實就是中日文化借鑒和交織的過程,不過雙方所走的“進化”道路卻完全不同。在這一過程中,互聯網飛速發(fā)展給中日流行文化帶來了很大的影響,尤其是日本ACGN文化對中國的侵入,深受中國青少年的喜愛,并由此產生二次元、萌以及御宅族等詞匯??梢哉f,在網絡文化推動下,中日文化的互動交流愈發(fā)頻繁和蓬勃。在這種背景下,社會各方也積極組織開展各種中日文化交流活動,例如在2018年8月24日,日本組織開展了“仁澤無疆--中日友好青少年書法交流大賽”;2018年9月22日至9月26日,中國西安隆重舉行“2018回望長安-中日文化交流活動”。而在這些活動中,中日兩國價值觀差異顯得愈發(fā)明顯,而價值觀是跨文化交際中的核心所在。為此,本文主要針對中日跨文化交際中的價值差異觀影響進行了詳細分析,希望能夠進一步改善和發(fā)展兩國關系。
一、民族意識差異
每個民族都有自己特有的思維方式和文化內涵,這與民族所處自然條件和地理環(huán)境有著很大的關系。就日本來說,其一個狹長的海島國家,不僅資源匱乏,并且自然環(huán)境還十分險惡,時常受到海嘯、火山以及臺風等侵襲。在這種封閉和惡劣的環(huán)境中,日本人養(yǎng)成了無與倫比的凝聚力、親和力以及危機意識,對于外來事物、文化有著強烈的吸收熱情和新奇感。日本并不是盲目的吸收,例如日本從中國學習了茶、花藝以及圍棋等文化,并且融入到自己文化中,而對于中國的科舉制度和閹割等就沒有學習[1]。相比日本,中國擁有相對平和穩(wěn)定的自然環(huán)境,南北環(huán)境差異形成了不同文化的相互融合,創(chuàng)造了世界首屈一指的燦爛文化。日本人沒有中國人養(yǎng)尊處優(yōu)和排外心理,他們積極理智的吸收外來先進文化,并與本國文化有效結合。就這一方面來說,中國人容易側重于一方面,如強調開放丟棄民族精神,或強調民族精神排斥外來文化。
就民族本文意識來說,日本還是有著消極面的,這種忠君愛國和自然意識等觀念的結合,造成了日本對外侵略擴張的心理,可以說日本人的民族意識觀是一把雙刃劍。而中國則是提倡“和而不同”、“兼容并包”以及“知足常樂”,這正是日本人所欠缺的。
二、語言文化差異
語言最為突出的一大價值便是交際,其總是會受到特定的民族文化和時代影響,有著鮮明的文化底蘊和民族特色。中國語言是漢語,而漢語背景是中國文化。由于中國自古以來就是禮儀之邦,進而在傳統漢語中,卑辭、謙稱以及敬稱非常發(fā)達。而日本因為與中國歷史淵源極深,長期的文化、歷史交流使得兩國文化有著一定程度相似,尤其是語言上。但是因為兩國有著不同的歷史發(fā)展背景和地理環(huán)境,所以語言方面也有著一定的不同。就禮貌用語來說,日本屬于消極的禮貌策略,而中國則是積極策略;日本是一種內向型的交際,會更多考慮對方感受,而中國則是較為外向,更為側重實用性。換一句話說,日本比較注重禮節(jié)規(guī)范,而中國則是更為重視禮節(jié)和心對心的交流。如表示感激上,中國人更多用責備式、承諾式以及關切式等語言,而日本則更多應用道歉式語言[2]。又如在道歉上,日本更為注重禮節(jié)規(guī)范形式層面,即便心里在不愿意,他們在表面和言語上都會將禮節(jié)做足。而中國則是比較注重實際層面,更多的還是從行動和物質上進行道歉。
三、價值取向差異
這里所講的價值取向主要指主體給予自己的價值觀在面對各種關系、矛盾時所表現出的基本價值立場。因為中日兩國性質不同,所以價值取向也有著很大差異。由于歷史原因,中國丟失了很多民族特有價值取向,然后隨著改革開放不斷推進,中國在吸收外國文化后誕生了一新的價值取向,而這些價值取向表現出很大的盲目性和不穩(wěn)定性。而日本是一個崇尚“恥辱文化”的民族,這使得他們藝術、科技等方面發(fā)展很好,不過同時又造就了殘暴的性格,這一點從二戰(zhàn)便能看出。在這種價值取向背景下,日本人往往會走極端,例如在沒有盡到責任時,往往在內心壓力趨勢下選擇自殺。而中國文化則是可以定義為“忍”文化,這一點從我國人們崇拜的韓信、勾踐等便能看出[3]。不過不論是日本的“恥感文化”還是中國的“忍文化”,都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發(fā)生變化,所以我們了解中日文化在價值取向上的差異也應該緊跟時代步伐。
結語:
總之,深入分析中日兩個民族價值觀上的差異不僅有助于中日跨文化交際能力的提升,并且還能夠幫助我們更好的理解日本人的言行,進而在交際過程中能夠有意識的尊重對方習慣,以便取得更為理想的交際效果。中日兩國文化各有所長,兼容性很大,所以我們應該以積極的態(tài)度吸收日本文化精華之處,以此來推動我國民族文化進一步發(fā)展。
參考文獻:
[1]何微.從中西方文化價值差異看跨文化交際——以電影《推手》為例[J].語文學刊(教育版),2016(11):88-89.
[2]王祎凡.中美價值觀的差異在跨文化交際中帶來的障礙及沖突[J].青年文學家,2017(15).
[3]吳緯芳.言語交際中的文化差異對口譯的影響[J].昌吉學院學報, 2018,145(06):56-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