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平安,靖建濤,姚明燦
(河南省唐河縣動物衛(wèi)生監(jiān)督所,河南唐河 473400)
玉米是北美和世界其他地區(qū)家禽飼料中使用最廣泛的谷物。但在玉米等植物源性飼料中,約2/3的磷與植酸結合,植酸結合的磷不易被家禽消化,此外,植酸還可以與其他營養(yǎng)物質結合,包括多價陽離子、氨基酸和淀粉,導致家禽消化和利用率降低(陳建宇和王昕陟,2016)。通過添加植酸酶可以減輕植酸對家禽日糧的負面影響。Adeola和Cowieson(2011)報道了添加植酸酶對家禽日糧營養(yǎng)物質消化率和利用率的影響。家禽日糧添加高劑量水平(行業(yè)推薦水平500~1000 FTU/kg)植酸酶(≥2500 FTU/kg)對家禽營養(yǎng)物質消化率和利用率有更積極的影響。但關于植酸酶超劑量水平對家禽玉米養(yǎng)分消化率影響的研究還比較有限。研究植酸酶超劑量水平對飼料養(yǎng)分消化率的影響對確定飼料中營養(yǎng)基質值具有重要意義。本研究旨在確定添加超劑量植酸酶對肉雞玉米型飼糧回腸消化率、能量和氮校正代謝能值的影響。
1.1 試驗日糧與動物分組 試驗設計了以玉米為基礎日糧的3種飼料,正對照組日糧鈣磷充足、負對照組日糧為低鈣、低磷日糧,植酸酶組日糧在負對照組日糧基礎上添加1500 FTU/kg植酸酶,使其植酸酶水平達到2500 FTU/kg。正對照組日糧鈣和磷水平滿足或超過NRC(1994)對肉雞的推要求。負對照組日糧除鈣和非植酸鹽磷水平降低外,其余營養(yǎng)指標與正對照組日糧相當。負對照組日糧中植酸酶含量為1000 FTU/kg。使用的植酸酶購自DSM(中國)。所有試驗日糧均含有二氧化鈦作為不可消化指標。
試驗選擇1日齡雄性肉仔雞360只,隨機分為3組,每組4個重復,每個重復30只肉雞。試驗1~14 d飼喂基礎日糧(前期料),15~21 d飼喂3種日糧(日糧組成、主要營養(yǎng)指標及氨基酸水平分別見表1和表2)。
表1 基礎日糧組成及營養(yǎng)水平
表2 日糧必需氨基酸總量及可消化水平 g/kg
1.2 飼養(yǎng)管理 3種試驗飼糧從14~21日開始飼喂,采用完全隨機分組,且在整個試驗過程中雞只均可自由采食和飲水。在第19天和第20天從每個籠子中收集糞便樣本,-20℃冷凍保存,以備后續(xù)實驗室分析。第21天采用CO2窒息處死,將回腸內容物擠出-20℃冷凍保存,待實驗室分析。1.3 樣品分析 采用常規(guī)養(yǎng)分測定方法分析飼料和糞樣中干物質、總能、淀粉、粗蛋白質和磷水平。參考Gizzi等(2008)的研究方法分析飼料植酸酶水平。將所有試驗測定結果匯總,參考Stein等(2007)的研究方法計算肉雞養(yǎng)分回腸表觀消化系數及表觀沉積量。
1.4 統計分析 試驗數據采用SAS軟件的MIXED程序進行方差分析,采用Tukey法進行多重比較,其中P<0.05表示差異顯著。
2.1 日糧營養(yǎng)水平 表1中分析的正對照組日糧和負對照組日糧的粗蛋白質、鈣和磷水平一般低于其計算值。日糧中植酸酶活性低于檢測限。由表3可知,負對照組日糧中植酸酶活性分析值與預期值接近,植酸酶日糧中植酸酶活性分析值與分析值略大于預期值。
表3 試驗日糧設計與主要營養(yǎng)水平
2.2 高劑量植酸酶對肉雞回腸表觀消化系數的影響 由表4可知,與負對照組日糧相比,正對照組日糧組總能和粗蛋白質回腸表觀消化系數顯著提高(P<0.05),分別提高1.43%和6.55%。植酸酶組較正或負對照組顯著提高了干物質和總能回腸表觀消化系數(P<0.05),分別提高0.96%、1.93%和1.06%、2.5%。兩個對照組與植酸酶組對淀粉和磷回腸表觀消化系數均無顯著影響(P>0.05)。研究日糧添加植酸酶對可消化養(yǎng)分的影響結果顯示,與正對照組和負對照組相比,植酸酶組能量可消化量分別提高3.36%和3.22%(P<0.05),但正對照組與負對照組之間無顯著差異(P>0.05)。植酸酶組與對照組對可消化磷水平無顯著影響(P>0.05)。
表4 高劑量植酸酶對肉雞養(yǎng)分回腸表觀消化系數的影響
2.3 高劑量植酸酶對肉雞養(yǎng)分沉積水平的影響 由表5可知,與正對照組相比,負對照組及植酸酶組肉雞干物質和總能沉積水平顯著提高(P<0.05),分別提高9.65%、9.93% 和 7.05%、7.57%。3個日糧組對粗蛋白質表觀沉積水平無顯著影響(P>0.05)。此外,負對照組和植酸酶組較正對照組顯著提高了表觀代謝能和氮平衡校正代謝能水平(P<0.05),分別提高8.58%、9.48%和8.40%、9.15%。
表5 高劑量植酸酶對肉雞養(yǎng)分表觀沉積量的影響
試驗結果發(fā)現,正對照組總能和粗蛋白質的回腸表觀消化系數高于負對照組,但日糧設計水平相似,這種差異的原因尚不清楚。Kiarie等(2015)報道,由于飼糧中鈣含量從7.9 g/kg增加到9.5 g/kg,非植酸磷含量從2.4 g/kg增加到4.0 g/kg,肉雞21 d時回腸氨基酸消化率增加。Abdollahi等(2016)同樣報道了21 d肉雞回腸粗蛋白質消化率的增加是由于飼糧中鈣水平從1.3~13.3 g/kg增加所致。因此,日糧鈣水平和非植酸磷水平會影響肉雞回腸氨基酸或蛋白質的表觀消化率。但從以往研究和目前研究結果來看,不清楚是飼糧中鈣或非植酸磷的水平,還是飼糧中鈣與非植酸磷的比例影響了肉雞回腸對氨基酸或粗蛋白質的消化率,這方面需要進一步研究。
植酸酶可以提高日糧磷的消化率已是不爭的事實。本試驗正對照組與負對照組對磷回腸消化率的影響結果相似,說明日糧1000 FTU/kg植酸酶水平還不足以顯著提高磷的回腸表觀消化率。Kiarie等(2015)結果顯示,小麥或玉米型日糧中植酸酶水平為250~2000 FTU/kg時對肉雞回腸磷表觀消化率無顯著影響。但值得注意的是,磷的利用效率隨日糧可消化磷含量的降低而提高,因此,日糧中可消化磷含量略有不同的日糧對肉雞生長性能和骨礦化的影響是相似的。日糧磷消化率的提高與植酸酶使植酸結合的磷釋放出來有關,因此,補充植酸酶后也提高了回腸能量和蛋白質的表觀消化率。淀粉和蛋白質是日糧中產生能量的成分,蛋白質和淀粉回腸表觀消化率的增加可能是由于植酸結合的日糧蛋白和淀粉的釋放,以及植酸結合的內源性消化酶和粘蛋白被植酸酶釋放。植酸鹽可與胃腸道中日糧蛋白或內源性分泌蛋白結合,導致小腸蛋白消化率降低(Woyengo和Nyachoti,2013)。因此,在負對照組日糧中添加植酸酶增加了總能、粗蛋白質和磷的回腸表觀消化率意味著添加植酸酶從推薦水平增加到超劑量水平可以進一步提高肉雞對玉米的營養(yǎng)消化率。但添加植酸酶的負對照組日糧在超劑量水平下磷的消化率不完全(0.677),植酸酶水平為1000 FTU/kg的負對照組日糧回腸磷表觀消化率與2500 FUT/kg植酸酶組無顯著差異,因此,有必要進一步研究植酸酶對家禽玉米型日糧磷消化率最大化的途徑。
植酸酶對總能的表觀沉積無顯著影響,這與未添加植酸酶的日糧有機物發(fā)酵有關。Woyengo等(2016)發(fā)現,在玉米日糧中添加含有纖維降解酶和蛋白酶復合酶產品,玉米中總能表觀消化率增加,而表觀沉積率無顯著變化。值得注意的是,作為小腸碳水化合物消化的主要最終產物單糖(如葡萄糖)比作為后腸碳水化合物發(fā)酵的最終產物揮發(fā)性脂肪酸更能有效地作為能量來源。此外,氨基酸是小腸蛋白質消化的最終產物,用于蛋白質合成或體內能量的來源,而氨是蛋白質發(fā)酵的最終產物,后腸以尿酸的形式排泄。因此,即使總能表觀沉積率不受植酸酶影響,但通過添加植酸酶增加總能和粗蛋白質回腸表觀消化率也可能是有益的。
玉米型日糧中添加1500 FTU/kg植酸酶可以改善總能、粗蛋白質和磷的回腸表觀消化率。日糧超劑量植酸酶水平(≥2500 FTU/kg)在改善玉米能量、蛋白質和磷在回腸消化率的效率優(yōu)于肉雞行業(yè)推薦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