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菊云
摘 要:新課改的不斷推進,使得人們對中職音樂教學質(zhì)量的要求也日漸提高。在課堂教學中,教師除了講解音樂作品的相關知識外,還需要培養(yǎng)學生的情感認知能力,實現(xiàn)學生的身體與心理健康發(fā)展。文章從情感教育概述、情感教育開展的意義以及中職音樂教學中情感教育實施的有效方法等方面進行詳細闡述,為情感教育的實施奠定堅實基礎。
關鍵詞:中職;音樂;情感教育;方法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8-3561(2019)27-0051-02
隨著我國新課改的不斷推進,情感教育已成為中職學校音樂教學的主要方法。在中職音樂教學中開展情感教育,既能夠豐富學生的情感體驗,又能夠有機統(tǒng)一情感因素與認知因素,有利于學生的全面發(fā)展與健康成長,從而實現(xiàn)中職教育的目標。在中職音樂教學中應用情感教育時,教師要尊重學生間的個體差異,以學生的實際情況為基礎,采取有效措施與教學方式,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與價值觀,培養(yǎng)學生的音樂素養(yǎng),提高學生的音樂學習能力與鑒賞能力。本文從以下幾方面對中職音樂教學中如何實施情感教育進行論述。
古語云:“感人心者,莫先乎情?!痹谌粘=虒W中,師生間的互動實際上就是情感交流的一種體驗。課堂教學中雙向的情感交流,有利于豐富學生的情感體驗,有利于師生的溝通與了解,進而形成相互信任的、穩(wěn)定的師生關系。在日常教學活動中,教師賦予情感,學生就會回之信任,無條件地信賴老師,逐漸對教師教授的學科感興趣。日常教學活動中,教師會持有中立、消極、積極等多種態(tài)度,因而對學生的影響也不相同,學生的情感體驗也各異。例如,在日常教學中,如果教師訓斥、責備學生,學生容易口服心不服,同一個錯誤容易一犯再犯,產(chǎn)生反感、厭學的消極情緒,從而厭惡教師,不跟隨教師教學的腳步,影響課堂教學的質(zhì)量。反之,教師鼓勵、愛護學生,學生會自覺地跟著教師的教學腳步進行學習,容易取得較好的教學成效。因此,在日常教學活動中實施情感教育,能夠在師生間搭起友誼的橋梁,構建融洽、和諧的師生關系,改善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進而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情感屬于人的一種極為重要的財富,是主觀思想的體現(xiàn)。新課改背景下,情感教育應用到日常教學中,能夠滿足學生的情感體驗需求,實現(xiàn)情感交流,有利于學生的健康成長。中職音樂教材中有豐富的內(nèi)容,蘊含多樣化的情感元素。教師要引導學生進行挖掘與探究,以培養(yǎng)學生的音樂情感,達到中職音樂教學中情感教育的目標。
1.有利于學生理解音樂作品
在中職音樂教學過程中,教師在解讀音樂作品時不能只從表層進行,應從作者的情感經(jīng)歷、音樂創(chuàng)作背景等入手,以充分挖掘音樂作品中的情感因素,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實現(xiàn)陶冶學生情操的目標。在中職音樂教學中實施情感教育,能夠利用音樂節(jié)奏、音樂旋律等的變化,引導學生體會音樂作品中蘊含的情感,有利于學生更好地理解音樂作品,從而將自身的情感投入到音樂作品的演唱或演奏中。
2.有利于提高學生的音樂素養(yǎng)
在學生的成長過程中,情感教育占據(jù)極為重要的地位,可以影響學生的日常學習與生活以及未來的成長,甚至可以左右學生的情感,影響學生的學習效率。在中職音樂教學中,教師可以音樂作品的創(chuàng)作背景為基礎,挖掘音樂作品中隱藏的情感,給予學生多元化的情感體驗,促進學生精神世界的發(fā)展,加深學生的印象。教師還可以讓學生以此入手,更好地解讀與理解音樂作品。這不僅有利于學生形成自己的音樂體會,而且能提高學生的音樂素養(yǎng),實現(xiàn)素質(zhì)教育的目標。
1.構建和諧、信任、穩(wěn)定的師生關系
中職音樂教育中的情感教育是在和諧、信任、穩(wěn)定的師生關系的基礎上開展的,同時也與音樂課堂教學氛圍之間存在密切的關系。中職音樂教學中,教師對待客觀事物的態(tài)度、學識與為人處世的方式等均會對學生產(chǎn)生潛移默化的影響。學生會對教師在教學活動中的行為舉止進行評價,同時會在課堂教學中有所體現(xiàn)。因此,在中職音樂教學中,教師要與學生進行良好的互動交流,以準確掌握學生的情感變化,及時發(fā)現(xiàn)學生思想上存在的異常情況,以與學生間構建和諧、信任、穩(wěn)定的師生關系,實現(xiàn)情感教育的目標。
2.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三觀”
對于中職學生來說,在中職學習的時期是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樹立的最重要階段,且與未來發(fā)展存在密切的關系。因此,在中職教育中,教師最重要的教學任務就是幫助學生消除消極人生態(tài)度,糾正學生對于音樂作品理解的情感偏差。在中職音樂教學中,教師要利用音樂作品,鼓勵與激勵學生,指導學生正確分析、思考音樂作品,并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促使學生養(yǎng)成積極、向上的人生態(tài)度,使學生能夠勇于面對人生的困境。
3.充分挖掘音樂作品中的情感元素
音樂教材中的音樂作品是專家學者們從眾多音樂作品中精心選擇出來的,與中職學生的學習能力、認知能力等相符,其中蘊藏的情感元素極為豐富。這就要求教師在日常教學活動中進行有效引導與充分挖掘,讓學生領悟音樂作品中蘊含的情感,加深學生的印象與理解,以有效提高音樂教學效果。例如,在《同桌的你》的教學中,教師可向?qū)W生詳細介紹創(chuàng)作背景,并指導學生探究其中隱含的思想與情感元素,更好地理解同學間美好的友情,進一步提升學生的情感體驗,讓學生學會珍惜美好的學習生活。
4.通過多媒體技術實施情感教育,創(chuàng)設良好的教學情境
隨著科學技術的快速發(fā)展,計算機技術得到推廣與普及,多媒體技術在教育教學活動中得到廣泛應用。多媒體技術具備共享性,可以打破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局限,拓展教師的教學視角,有利于情感教育的開展。在中職音樂教學中,教師依據(jù)音樂教材內(nèi)容,利用多媒體技術為學生創(chuàng)設良好、真實的情境,可以讓學生有身臨其境的感覺,讓學生充分感受到音樂作品中情感的細膩變化,有利于學生形成獨有的情感觀點。例如,在《嘎達梅林》的教學中,教師可先利用多媒體技術播放與之相關的影視作品,讓學生充分了解音樂作品的背景,真正了解嘎達梅林的意義,讓學生感受其中蘊含的為民族復興犧牲的精神與愛國主義情懷,增強學生辨別是非的能力,完善學生的情感體系,使學生能準確分清情感中的善惡與美丑。在中職音樂情感教育中使用多媒體技術時,教師要事先搜集信息資源,延伸與拓展課堂教學內(nèi)容,從而給予學生更好的情感體驗。
綜上所述,情感教育在中職音樂教學中極為重要,不僅影響學生情感價值體系的建立與情感認知能力的發(fā)展,而且關系到學生的健康成長,對學生進入社會后的工作態(tài)度會產(chǎn)生深遠的影響。因此,教師需給予重視,以幫助學生全面發(fā)展。
[1]王丹丹.情感教育在中職音樂教育中的重要作用[J].北方音樂,2018(06).
[2]陳昭君.音樂教育中情感教育的研究[J].當代教育實踐與教學研究,2017(12).
[3]李桂芳.中職音樂教育中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音樂素養(yǎng)分析[J].北方音樂,2017(18).
[4]單靜婷.音樂素養(yǎng)和情感教育在中職音樂教育中的分析[J].佳木斯職業(yè)學院學報,2017(01).
[5]郭媛.中職音樂教育中情感教育的實施淺析[J].音樂時空,2016(04).
[6]劉禹彤.情感教育如何在音樂教育中運用的研究[J].中國教育學刊,201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