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懷寶
摘 要: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尊重學生的性格特點和閱歷體驗,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提高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使學生能夠更好地學習文化知識。文章基于新課改理念,探討高中思想政治課教學策略,指出要從四方面進行轉變。創(chuàng)新多元教學模式,提高學生學習能力;創(chuàng)設生動活潑的教學氛圍,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進行科學合理的引導,提高課堂教學能力;加快自身的專業(yè)化發(fā)展,提高教學的藝術性。
關鍵詞:思想政治;新課改;教學策略;學習能力;綜合素質
中圖分類號:G631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8-3561(2019)27-0021-02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時刻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使高中思想政治課堂不僅能夠培養(yǎng)學生的能力,而且能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教師必須要注重高中生的性格特點,增強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標感,使學生能夠主動地進行學習。教師要利用科學的教學觀念,強化創(chuàng)新意識和學習意識,注重學生的思想道德發(fā)展,增強學生對思想品德的認知,并以學生為主體,在課堂上積極引導學生主動地進行思考,使學生能夠在學習過程中由被動轉變?yōu)橹鲃?,進而提高思想道德品質。
教師要結合課本內(nèi)容和生活實踐的經(jīng)歷,讓學生體會到思想政治的重要性,使學生能夠學習到更多的知識,提高學習成績。教師在授課過程中要積極啟發(fā)學生,引導學生回答問題,避免自己在課堂上唱“獨角戲”,進而增強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使學生更好地發(fā)現(xiàn)問題并解決問題。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結合學生的實際,既要考慮到教學的目標,又要更好地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教師應該利用互聯(lián)網(wǎng)完善自己的教學模式,使學生能夠從多角度進行學習和探究,從而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素質能力。教師在授課中還可以讓學生進行小組合作探究,提高他們的合作探究能力,激發(fā)他們的探究精神,進而提高他們的綜合素質。
在以往的教學過程中,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束縛了學生的思維,教師在授課過程中往往要求學生死記硬背,讓學生在學習中感到枯燥乏味,無法對政治學習產(chǎn)生興趣,久而久之就會對思想政治產(chǎn)生厭學心理。所以,高中思想政治課堂教學應該拋棄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利用新穎的教學方法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教師在進行情境創(chuàng)設時要貼近生活實際,思考活躍課堂氛圍的案例是否來源于生活,如果教學情境脫離了生活,那么教學就會變得過于空曠。所以,教師要選擇身邊的事例,積極調動學生參與到其中,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例如,在“樹立正確的消費觀”這一課中,教師可以通過分小組合作探究的模式,把學生分為四組,每一個組都有兩個同學,并讓他們進行角色扮演。第一組的學生穿上當年市場上最流行的衣服,第二組的學生穿上奇怪的衣服,第三組的學生穿上不同的名牌,第四組的學生穿得樸素得體,教師讓四個組的學生同時站到講臺上,讓同學們來判斷這四個組的學生的消費行為分別屬于哪一個行列。在這一過程中,教師要積極進行引導,鼓勵學生踴躍發(fā)言,提高學生的積極性,使學生能夠大膽地進行探究。利用小組合作探究的模式,能使學生樹立正確的消費觀念,更深刻地了解這節(jié)課的主要內(nèi)容,積極投身到思想政治學習中,不斷提高自身的學習能力。而且這種教學模式能夠激發(fā)學生的好奇心,提高學生的積極性,培養(yǎng)學生的探究精神,使學生利用發(fā)散性思維來解決問題,從而提高思想政治課教學質量。
新課程理念下的課堂教學倡導教師的探究性和主導性,使學生眼、腦、手共同結合的學習能力真正得到提升。因此,教師要結合教學目標,充分扮演好引導者這個角色,讓學生在教學目標的指引下學到更多的知識。教師要發(fā)揮主導作用,避免一味地迎合學生,使課堂出現(xiàn)放任自流的局面。教師要在教學中把握學生的主體地位和教師指導作用之間的尺度,積極進行引導和干預,并制定相應的規(guī)章制度,培養(yǎng)學生遵守紀律的自覺性。教師還要在其中樹立尊嚴,使學生能夠更好地聽從教師的安排,從而提高教學質量。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不斷地完善自己,因為其在學生的發(fā)展過程中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在傳統(tǒng)的教學中,一些教師只看重學生的成績,忽略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yǎng),認為只要讓學生考出高分就是完成教學任務。這是一種錯誤的教育思想,教師過分重視“應試教育”會直接導致政治課堂出現(xiàn)沉悶和無趣的現(xiàn)象。所以,教師必須要不斷提高自己的教學能力,以適應各種政策的變化。教師還要更新自己的教學手段,以政治課堂為主陣地,不斷進行創(chuàng)新,利用多元化的模式拓展課堂教學內(nèi)容。并且在教學過程中結合學生的性格特點,制定相應的教學策略,使學生在態(tài)度情感上與教師的教學模式達到契合,從而達到教學目的。教師還可以通過創(chuàng)設情境來激發(fā)學生的興趣,使學生能夠跟隨教師的指引來更好地進行探討和學習,促進學生對知識的理解,提高學生的學習熱情,使學生能夠更好地進行思想政治學習,從而提升自己的綜合素質。
教師的專業(yè)化程度直接決定了其是否能夠完成教學目標,使學生達到提升綜合素質的目的。尤其是優(yōu)秀的教師,能夠給學生的一生帶來重要的影響。因此,激發(fā)學生對思想政治課程的喜愛,使學生投身到思想政治課的學習中,從而培養(yǎng)一個有正確的價值觀念、人文觀念,在今后的社會生活中能夠不斷完善自己的人就顯得格外重要。所以,政治教師要將寬松的教學態(tài)度和高超的教學技巧結合起來,不斷完善教學方式,并在日常生活中多學習歷史、文學等方面的知識,從而在授課中能夠積極對學生進行拓展,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
在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中,教師上課時主要利用“填鴨式”的教學方式讓學生進行學習,教導學生應該做什么,不應該做什么,忽略了學生的主體地位,使學生被動地進行學習,產(chǎn)生消極的心理,無法在學習過程中提高自己的興趣。因此,教師必須要重視此問題,提高自身的專業(yè)素養(yǎng),在教學模式上不斷進行創(chuàng)新。教師還要對教學內(nèi)容進行解讀,聯(lián)系學生的生活實際,通過形象化的案例來闡釋抽象化的教學內(nèi)容,從而使學生能夠積極地學習,加深對知識點的印象和記憶,更好地將所學的知識運用到實際生活中。這樣,能增強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綜上所述,在思想政治課教學中,教師要始終堅持以學生為本,廣泛學習各種教學方法,關注時政熱點和新聞動態(tài),了解國家的相關政策。教師還要創(chuàng)新多元教學模式,創(chuàng)設生動活潑的教學氛圍,進行科學合理的引導,加快自身的專業(yè)化發(fā)展,不斷地提高自身的科學文化素養(yǎng)和綜合能力,以點及面地教授給學生知識,從而使學生能夠在思想政治學習中全面提升自己,成長為德才兼?zhèn)涞膬?yōu)秀人才。
[1]周淑萍.當代西方國家中學思想道德教育發(fā)展趨勢簡析[J].教育探索,2016(10).
[2]張耀燦,鄭永廷,劉書林,吳潛濤,等.現(xiàn)代思想政治教育學[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3]林開權.對新課程改革下高中思想政治課教學理念的思考[J].貴州師范學院學報,2010(11).
[4]劉青花.新課改形勢下的高中思想政治課教學[J].西藏教育,2011(09).
[5]伍廣強.提高高中思想政治課教學有效性的策略[J].中國民族教育,20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