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譯 胡德良
購買食品、化妝品和旅游產(chǎn)品時,減少塑料的使用本應(yīng)該很容易。那么,為什么做起來這么難呢?
只有擁有大量可支配收入的人才能真正獲得無塑生活嗎?
幾個月前,我和伙伴去印度尼西亞海岸潛游。我們遠離荒蕪的小島,跳入水中,在深處跟巨大的魔鬼魚同游。但是,在我的記憶中那次旅行最為清晰的場面不是令人驚嘆的珊瑚,也不是一系列令人眼花繚亂、五彩斑斕的奇特魚類,而是水中的大量垃圾!
購物袋、塑料杯、牙膏管、橘子皮、各種各樣的人類用品碎片隨著海流而動,一波一波的廢棄物匯集在淺水區(qū)。在有礁石的水域,水是混濁的,其中充滿了很多微小的碎片,皮膚都被刺痛。我記得看著一只壯觀的巨龜游過這片昏暗的水域,這時我的腦袋卻撞上了在水面上晃動的舊可樂瓶!
這整個經(jīng)歷讓我感到不安和眩暈。因此,當(dāng)我的編輯開始談?wù)?月為無塑月時,我首先要求進入實際行動。我很想知道,是否真的有可能在不用塑料的情況下正常生活。
我做的第一件事是調(diào)查家里,找出存在問題的地方。這是一次發(fā)人深省的調(diào)查:垃圾袋、購物袋、咖啡杯、保鮮膜、皂液器、噴霧瓶、清潔用品,這只是廚房里的東西;在浴室里,我找到了洗發(fā)水瓶、除臭劑、牙刷、一次性剃須刀等。我又有了那種不安的感覺,那種被垃圾掩埋的感覺!
食品包裝是最嚴(yán)重和最明顯的障礙,因此,我們產(chǎn)生的許多廢品都與食品有關(guān):最近的超市塑料袋使用禁令引起了我們的關(guān)注,我們該如何將商品從商家?guī)Щ丶夷??但是,此前塑料是起到一定作用的,而且以后也將發(fā)揮一定作用。提包、水盆、圍巾、瓶子——超市貨架上的幾乎所有東西都用塑料包裹著。即使你有最強烈的意愿,擺脫塑料也幾乎是不可能的。
我第一次去我們當(dāng)?shù)爻羞M行無塑購物,這種不可能性就凸顯出來。帶著在10多年的藝術(shù)工作中收集的一些印花布和帆布手提袋,我來到購物中心,滿腔熱情地進行我一生中僅有的一次雜貨購物。我再一次想到那只海龜,并渴望迎接挑戰(zhàn),決定不再將任何塑料帶回家。我的購物清單多少適中:大米、番茄醬、燕麥、洗面奶、衛(wèi)生紙和食物不耐受者食用的米漿和椰子酸奶。我本想,這很簡單。
其實,我想錯了!問題立即出現(xiàn)了:唯一沒有明顯用塑料包裝的大米是10公斤的大包裝,可是我無法拎著10公斤的大米徒步6個街區(qū)回到家里啊!我決定購買蒸粗麥粉代替大米,因為這是用紙盒包裝的。問題沒有得到完全解決,但這樣也是可行的。番茄醬主要是塑料袋或塑料瓶包裝的,但也有小鋁罐包裝,售價70分。我想,不算太糟。然后,我就去找燕麥。
1公斤的國產(chǎn)品牌燕麥片價格為1.30美元,但都裝在塑料袋里。只有一個品牌——托比斯大叔(Uncle Tobys)牌的燕麥,是裝在紙盒里的。而且,我完全做好準(zhǔn)備,就要買這種燕麥了,直到我看到價格:1公斤普普通通、平淡無奇的燕麥片售價為5美元!這是神奇的燕麥嗎?這種燕麥能使人長出雙翼嗎?后來,我意識到紙盒只是裝飾性的,燕麥本身就裝在紙盒內(nèi)的袋子里。
至于米漿或洗面奶,情況也好不了多少。但是,我確實找到了一塊裝在紙盒里的肥皂。沒有任何品牌的衛(wèi)生紙不是用塑料包裝的,甚至那些說是100%可回收的也都是用塑料包裝的。當(dāng)我走到酸奶過道時,我徹底沮喪了!如果要成功度過這個無塑月,我還需要付出更多努力。
我決定通過砸錢來解決洗漱用品和清潔用品問題。我用一塊裝在紙盒里的洗發(fā)皂取代了我最近倒空的塑料洗發(fā)水瓶,我也用同樣的方式取代了液體肥皂。我買了一把不銹鋼安全剃須刀和幾個刀片,并決定放棄使用一次性剃須刀。我拒絕使用碳酸氫鈉牙膏,我拒絕換用所謂的“天然”除臭劑,除非我也被迫更換一種生活方式,除非這種生活方式能夠明顯為我減少壓力、明顯降低有氧運動的強度。
我外出旅行很多,所以我從憑良心做生意的在線零售商Biome公司訂購了一系列小型玻璃和不銹鋼制品,有瓶子、罐子和容器,小到可以放入我的盥洗用品袋中。裝到這些容器里,我可以利用虹吸管從現(xiàn)有的各種用品中汲取保濕劑、卸妝液和潤唇膏之類的東西,這樣降低了攜帶大件物品或購買雙份物品去旅行的必要性,也就不會受到誘惑去使用酒店房間的小瓶洗發(fā)水和護發(fā)素。當(dāng)我把護發(fā)素噴入其中一個罐子時,我想到了曾經(jīng)住過的一家印度尼西亞酒店,這家酒店將一個洗發(fā)水給液器固定在淋浴室的墻上。我想知道,為什么沒有更多的酒店投資于這樣的器件,或者說為什么沒有僅僅購買一些可以再填滿的陶瓷瓶?
然而,當(dāng)我終于前去塔斯馬尼亞參加冬季藝術(shù)節(jié)時,我卻非常瘋狂地往旅行箱里裝東西。隨著咖啡車開始沿著飛機的過道推過來,我意識到自己處于另外一種不可能的境地:從咖啡杯到單個小包包裝的奶酪和薄脆餅干等,所有東西都是用塑料包裝起來的。我怎么能在一次塑料都不用的情況下在藝術(shù)節(jié)上度過4天時間呢?太晚了,我意識到我母親的智慧:她會將一個小型用具包放在手提包里隨身攜帶,其中裝有一個隨身咖啡杯、一塊干凈的手帕和一個由降落傘材料制成的購物袋,這個購物袋能夠折疊起來,只有火柴盒那么大。我心里記下了我將要往這種用具包中添加的東西——也許要添加特百惠公司的容器和餐具。
漂浮在印度尼西亞布納肯島附近海域的塑料袋和其他垃圾
回到悉尼時,距離我的無塑月結(jié)束還有一個多星期的時間,我決定要調(diào)查一下該如何以避免塑料包裝的方式購買食品干貨——大米、燕麥、堅果等。散裝食品店似乎是唯一的去處,這些店里陳列著大箱大箱的面粉、堅果、谷物等,這讓我想起老式的雜貨店——你可以根據(jù)需要裝滿自己可重復(fù)使用的容器或店里提供的紙袋,然后按具體重量計價。這樣的食品店聽起來像是沒有塑料的天堂。
在悉尼,距離我家最近的散裝食品店是恩莫爾的亞爾發(fā)商場和新城的散裝食品源商場,都在5站地之外。我想:好吧,遠就遠吧,也許不是每天都需要去購物,只是可能偶爾去一次而已。到了商場之后,我核對了價格,好像價位有些高,所以我快速查看了一下作為我計價標(biāo)準(zhǔn)的食物:燕麥。這里的燕麥?zhǔn)怯袡C食品,每公斤8美元!哦,我都幾乎要哭出來了!
我確實取得了某些成功。開始時,需要花一些錢才行,但是我花錢買的物品現(xiàn)在仍在使用。我買了可重復(fù)使用的蜂蠟包裝膜,基本上停止使用保鮮膜了。在雜貨店里,我養(yǎng)成了把散裝的蔬菜水果直接放在籃子里的習(xí)慣,我也習(xí)慣于在稱重之前幫助收銀員把梨從蘋果中分揀出來。我不再使用垃圾袋,我將紙袋和報紙保存起來,用紙袋來裝特別雜亂的碎屑,用報紙墊在垃圾桶的底部。有時我甚至不用這么做——幾個月前,我建起了一個自給自足的小型養(yǎng)蟲場,因為蟲子會吃掉我的大部分食物碎屑以及大量的紙張和紙板。的確,在公寓里你就可以做到這一點!即使適度減少塑料消耗,也意味著垃圾桶中的東西會突然變得很少,因此倒空垃圾不是必做之事,而是習(xí)慣了。
但是,大多數(shù)超市中的無塑選擇很少,選擇無塑產(chǎn)品通常意味著要放棄其他價值,例如,購買含有可持續(xù)來源的棕櫚油的產(chǎn)品,或者要選擇當(dāng)?shù)刂圃斓漠a(chǎn)品,要么就意味著家庭預(yù)算的大幅增加。如果你有任何飲食限制,一旦你開始從來源上或包裝上考慮食品道德問題,那么已經(jīng)受到限制的雜貨購物就會變得幾乎不可能了。而且,大多數(shù)人都沒有做好準(zhǔn)備去散裝食品店購物,或者他們根本買不起散裝食品。
這就是問題所在。目前,無塑綠色生活是一種生活方式的選擇,只有擁有大量可支配收入并且生活在特定地區(qū)的人才能真正獲得。換句話說,這是一個利基市場。時間、金錢和購物途徑將會限制大多數(shù)人,即使他們也想顧及道德問題,但限制因素使他們無法從道德層面做出消費決策。
雖然我們可以在自己的消費習(xí)慣上做出一些重大改變,但是依靠市場機制或?qū)⒇?zé)任重?fù)?dān)放在消費者肩上并不能解決問題——塑料的使用是一個政治問題。
這意味著:如果沒有基層民眾從各個層面提出共同的改革訴求,那么從塑料的使用方式到銷售方式再到處置方式,任何情況都不會改變。這個問題需要考慮,該問題遠比購物嚴(yán)重得多。然而,談及購物是良好的開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