喻蓮,應少香,黃小明,黃大崗
經皮冠狀動脈介入治療(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是目前臨床治療冠心?。╟oronary heart disease,CHD)的重要手術方式之一,具有創(chuàng)傷小、處理快速等特點[1],但介入技術、介入途徑及適應證的選擇存在醫(yī)生主觀判斷的缺點[2]。PCI 作為一項侵入性治療,術中風險及術后并發(fā)癥不可完全避免,故行PCI 的患者易出現(xiàn)焦慮、抑郁情緒[3],進而導致其社會適應能力下降,并發(fā)癥發(fā)生風險及死亡風險增加[4]。因此及時了解行PCI 患者圍術期心理狀況,并針對性開展健康教育和心理護理干預對緩解患者焦慮/抑郁情緒、降低術中風險及術后并發(fā)癥具有一定臨床意義[5]。“雙心護理”是指在注重疾病整體護理的基礎上強化心理護理,可有效消除患者不良情緒,進而改善患者預后[6]。本研究旨在分析CHD 患者PCI 圍術期心理狀況及“雙心”護理效果,現(xiàn)報道如下。
1.1 研究對象 選取2018 年在宜賓市第二人民醫(yī)院心內科行PCI 的CHD 患者128 例。納入標準:(1)符合美國心臟協(xié)會(AHA)制定的CHD 診斷標準[7];(2)CHD 病程≥1 年;(3)紐約心臟病協(xié)會(NYHA)分級[8]Ⅰ~Ⅲ級;(4)病情穩(wěn)定,可完成心理狀況測評。排除標準:(1)合并其他嚴重器質性病變者;(2)近6 個月內發(fā)生嚴重心腦血管不良事件者;(3)情緒不穩(wěn)定或存在認知障礙者。本研究經宜賓市第二人民醫(yī)院醫(yī)學倫理委員會審核批準(批準號2017007),且所有患者及家屬對本研究知情并簽署知情同意書。
1.2 方法
1.2.1 心理狀況調查方法 PCI 前2 d,所有患者分別采用癥狀自評量表90(Symptom Ckecklist 90,SCL-90)、漢密爾頓焦慮量表(Hamilton Anxiety Scale,HAMA)和漢密爾頓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進行心理狀況評估,首次評估均由經專業(yè)培訓的心內科護士進行。(1)SCL-90 是從10 個方面測定心理健康情況,包含軀體化、強迫癥狀、人際關系敏感、抑郁、焦慮、敵對、恐怖、偏執(zhí)及精神病性9 個因子83 個問題;另有7 個問題屬于“其他”。采用Likert-5 級評分制(0~4 分),參考中國常模以SCL-90 評分≥160 分為存在心理問題,“抑郁”因子得分≥26 分為存在抑郁,“焦慮”因子得分≥20 分為存在焦慮[9]。(2)HAMA 包括14 個因子,采用Likert-5 級評分制(0~4 分),最高分56 分,總分≥7 分為可能有焦慮[10]。(3)HAMD包括抑郁情緒、有罪感、自殺、入睡困難等17 個因子,其中8 個因子采用Likert-3 級評分制(0~2 分),9 個因子采用Likert-5 級評分制(0~4 分),最高分52 分,總分≥7 分為可能有抑郁[11]。
1.2.2 分組方法 根據(jù)SCL-90 評分、HAMA 評分、HAMD評分篩出存在心理健康問題患者78 例,采用隨機數(shù)字表法分為對照組和干預組,每組39 例。兩組患者性別、年齡、病程及NYHA 分級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具有可比性。
表1 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Table 1 Comparison of general information between the two groups
1.2.3 干預方法 患者均根據(jù)《中國經皮冠狀動脈介入治療指南(2016)》[12]行PCI,PCI 后根據(jù)患者具體情況給予抗凝藥、降壓藥、降脂藥等治療,其中合并心絞痛者給予硝酸甘油舌下含服。對照組患者給予常規(guī)健康教育,由責任護士對患者及其家屬進行PCI 前、后常規(guī)健康教育,包括用藥指導、注意事項等。干預組患者在對照組基礎上給予“雙心”護理,具體如下:由心理醫(yī)師培訓責任護士,再由責任護士根據(jù)患者的具體情況制定相應的心理護理干預措施,包括了解患者的家庭、職業(yè)、醫(yī)療費用等,針對性地發(fā)現(xiàn)其隱藏的心理問題。PCI 前,由手術醫(yī)生或管床醫(yī)生向患者耐心講解術前準備、術中疑慮及術后注意事項等,并于術前1 d 組織PCI 講座,詳細向患者及家屬介紹術后心臟康復問題,并指導其學習CHD 急性發(fā)作的自我救治方法及措施,以減輕其因PCI 后健康問題產生的焦慮情緒;培養(yǎng)責任護士的責任心、耐心,保證微笑服務,以緩解患者的心理壓力;PCI 后向患者認真講解用藥注意事項,指導其合理用藥,制定心臟康復計劃,包括適當加強運動等;出院時,向患者交代如何做好院外心臟康復,如有緊急情況及時就醫(yī),并定期隨訪。
1.3 觀察指標 (1)心理狀況:比較兩組患者PCI 前2 d 及PCI 后30 d SCL-90 評分、HAMA 評分和HAMD 評分。(2)心功能指標:分別于PCI 前2 d 及PCI 后30 d 采用心臟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儀檢測兩組患者左心室射血分數(shù)(LVEF),并采用酶聯(lián)免疫吸附試驗(ELISA)檢測腦鈉肽(BNP)水平。(3)比較兩組患者PCI 后30 d 西雅圖心絞痛調查量表(Seattle Angina Questionnaire,SAQ)評分、中國心血管病人生活質量評定問卷(CQQC)評分。SAQ 包含5 個維度19 個問題,分別為軀體活動受限程度(PL)、心絞痛穩(wěn)定狀態(tài)(AS)、心絞痛發(fā)作情況(AF)、治療滿意程度(TS)和疾病認識程度(DP),評分越高表明患者生活質量及機體功能狀態(tài)越好[13]。CQQC包含24 個問題,采用分級評分制,其Cronbach's α 為0.91[14],CQQC 評分越高表明患者的生活質量越好。(4)觀察兩組患者PCI 后并發(fā)癥發(fā)生情況。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應用SPSS 21.0 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分析,符合正態(tài)分布的計量資料以表示,組間比較采用兩獨立樣本t 檢驗;計數(shù)資料分析采用χ2檢驗。以P<0.05 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心理狀況 本研究128 例CHD 患者圍術期心理健康問題發(fā)生率為60.9%(78/128)。兩組患者PCI 前SCL-90 評分、HAMA 評分及HAMD 評分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干預組患者PCI 后SCL-90 評分、HAMA 評分及HAMD 評分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對照組患者PCI前后SCL-90 評分、HAMA 評分及HAMD 評分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干預組患者PCI 后SCL-90 評分、HAMA 評分及HAMD 評分低于PCI 前,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2 心功能指標 兩組患者PCI 前LVEF、BNP 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干預組患者PCI后LVEF高于對照組,BNP 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兩組患者PCI 后LVEF 高于PCI 前,BNP 低于PCI 前,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2.3 SAQ 評分、CQQC 評分 干預組患者PCI 后SAQ 5 個維度評分及總分、CQQC 評分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4)。
2.4 PCI 后并發(fā)癥 對照組患者PCI 后并發(fā)癥發(fā)生率為17.9%(7/39),干預組為12.8%(5/39);兩組患者PCI 后并發(fā)癥發(fā)生率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χ2=0.39,P>0.05)。
表2 兩組患者PCI 前后SCL-90 評分、HAMA 評分及HAMD 評分比較(,分)Table 2 Comparison of SCL-90 score,HAMA score and HAMD scor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PCI
表2 兩組患者PCI 前后SCL-90 評分、HAMA 評分及HAMD 評分比較(,分)Table 2 Comparison of SCL-90 score,HAMA score and HAMD scor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PCI
注:SCL-90=癥狀自評量表90,HAMA=漢密爾頓焦慮量表,HAMD=漢密爾頓抑郁量表;與PCI 前比較,aP<0.05
組別 例數(shù)SCL-90 評分 HAMA 評分 HAMD 評分PCI 前 PCI 后 PCI 前 PCI 后 PCI 前 PCI 后對照組 39 1.78±0.44 1.75±0.44 18.24±5.14 18.50±5.22 16.69±4.80 16.63±4.71干預組 39 1.80±0.42 1.51±0.39a 18.22±4.97 11.64±4.03a 16.73±4.45 9.76±3.87a t 值 0.21 2.55 0.02 6.50 0.04 7.04 P 值 0.84 0.01 0.99 <0.01 0.97 <0.01
表3 兩組患者PCI 前后心功能指標比較Table 3 Comparison of cardiac function index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PCI
表3 兩組患者PCI 前后心功能指標比較Table 3 Comparison of cardiac function index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PCI
注:LVEF=左心室射血分數(shù),BNP=腦鈉肽;與PCI 前比較,aP<0.05
組別 例數(shù) LVEF(%) BNP(ng/L)PCI 前 PCI 后 PCI 前 PCI 后對照組 39 49.6±6.1 58.8±5.7a 178.4±17.1 138.0±12.2a干預組 39 50.1±5.5 69.1±6.0a 179.2±16.9 116.3±14.0a t 值 0.38 7.77 0.21 7.30 P 值 0.70 <0.01 0.84 <0.01
缺血性心臟病是全球范圍內第一大死亡原因,可嚴重威脅人們的身體健康[15]。PCI 是臨床治療CHD 的一種有創(chuàng)治療手段[16],近年來隨著介入治療技術的進步、器械材料(包括支架)的更新?lián)Q代,PCI 的手術指征不斷擴大,可使更多的患者從中獲益,但術后不良事件時有發(fā)生[17]。對于既往存在心血管疾病病史者,盡管PCI 后冠狀動脈通透性良好,但其不良心血管事件發(fā)生率仍達1%~4%[18]。CHD 指因冠狀動脈粥樣硬化致管腔狹窄、痙攣或阻塞,進而導致心肌缺血、缺氧甚至壞死,近年我國CHD 發(fā)病率呈逐年上升趨勢[19]。多數(shù)CHD 患者行PCI 前未給予任何干預,對疾病及手術風險缺乏了解,易出現(xiàn)不同程度的負性情緒[20],而患者圍術期心理健康問題會增加PCI 后不良心血管事件發(fā)生率,不利于遠期預后[21]。相關研究表明,了解患者圍術期心理狀況,并針對性給予健康教育和心理干預可使患者獲取更多的自我保健知識,有效減少術后并發(fā)癥,預防不良結局[22]。本研究結果顯示,CHD 患者PCI 前心理健康問題發(fā)生率高達60.9%,提示多數(shù)行PCI 的CHD 患者存在不同程度心理問題,因此PCI 前進行積極的心理護理十分必要。
表4 兩組患者PCI 后SAQ 評分、CQQC 評分比較(,分)Table 4 Comparison of SAQ score and CQQC scor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after PCI
表4 兩組患者PCI 后SAQ 評分、CQQC 評分比較(,分)Table 4 Comparison of SAQ score and CQQC scor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after PCI
注:SAQ=西雅圖心絞痛量表,PL=軀體活動受限程度,AS=心絞痛穩(wěn)定狀態(tài),AF=心絞痛發(fā)作情況,TS=治療滿意程度,DP=疾病認識程度,CQQC=中國心血管病人生活質量評定問卷
組別 例數(shù) SAQ 評分 CQQC 評分PL 評分 AS 評分 AF 評分 TS 評分 DP 評分 總分對照組 39 18.2±2.9 1.8±0.3 3.3±0.8 5.3±1.4 4.5±1.1 33.1±4.7 66.8±16.3干預組 39 20.0±3.1 2.0±0.4 3.7±0.9 7.7±1.8 6.2±1.4 39.6±5.3 75.2±13.9 t 值 2.65 2.50 2.07 6.57 5.96 2.45 5.73 P 值 0.01 0.01 0.04 <0.01 <0.01 0.02 <0.01
“雙心”護理是基于生物治療和護理積極開展的心理護理,通過語言和行為而增加患者對疾病的認知,糾正其不良行為,調整心理狀態(tài),從而達到“身心同治”的效果[23]。SCL-90、HAMA 和HAMD 是評估患者心理健康狀況的工具,在臨床中應用廣泛[9-11]。本研究結果顯示,對照組患者PCI前后SCL-90 評分、HAMA 評分及HAMD 評分間無統(tǒng)計學差異,干預組患者PCI 后SCL-90 評分、HAMA 評分及HAMD評分低于PCI 前,且干預組患者PCI 后SCL-90 評分、HAMA評分及HAMD 評分低于對照組,可見常規(guī)健康教育并沒有較好地緩解患者的心理壓力及負面情緒,而“雙心”護理對患者的心理狀況具有明顯的改善作用,與劉海鳳等[24]研究結果一致。另外,干預組患者PCI 后LVEF 高于對照組,BNP 低于對照組;且兩組患者PCI 后LVEF 高于PCI 前,BNP 低于PCI 前,分析原因如下:“雙心”護理能較好地指導患者進行院外心臟康復運動,而規(guī)律性的心臟康復有氧運動有助于促進心肌毛細血管增生,增加冠狀動脈血流量,改善冠狀動脈微循環(huán)[16],進而改善患者心功能。SAQ 可反映CHD 患者PCI 后心絞痛發(fā)生情況及心功能恢復情況[25]。CQQC 是根據(jù)我國患者實際情況編寫的一種可反映心功能及生活質量的測量工具。本研究結果顯示,干預組患者PCI后SAQ 5個維度評分及總分、CQQC 評分高于對照組,表明“雙心”護理有利于促進患者心臟康復,提高患者生活質量,與陳志紅等[26]研究結論相一致。
綜上所述,CHD 患者圍術期心理健康問題發(fā)生率為60.9%,而“雙心”護理不僅可有效緩解患者PCI 圍術期負性情緒,還有助于改善患者心功能,促進患者心理健康,提高患者生活質量,值得臨床推廣應用;但本研究樣本量較小,且選用的心理狀況判定量表與其他研究不完全一致,因此本研究結果及結論仍需進一步研究證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