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美玲
【內(nèi)容摘要】語文課是一門交流互動性極強的學科,不僅要求學生通過理解文本,表達出自己的觀點,還要求教師在準確把握文本的基礎上,與學生進行有效的交流與互動,促使學生能更好地接受和理解所學知識,對于學生從文本中汲取營養(yǎng),激發(fā)學習興趣都具有重要作用。
【關鍵詞】初中語文 課堂教學 互動 有效性
在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中引入互動性活動,不僅可以豐富課堂教學內(nèi)容,還可以提升課堂教學的趣味性,進而有效地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促進學生語文學習能力的提升。語文課堂互動教學形式可以很豐富,參與的主體也十分多樣,教師可以充分發(fā)揮自己的創(chuàng)新能力,設計多種多樣的課堂教學互動形式,在為學生留下更多自主學習空間的同時,達到提升課堂教學質(zhì)量的目的。
一、采取多種多樣的課堂互動方式
一說到加強師生在課堂上的互動,很多教師最開始想到的就是在課堂上與學生進行交流或是在課堂上組織小組合作學習活動,這確實是教師都在用到的與學生互動的手段,但是,課堂互動的形式應該有很多,而不應該僅僅局限于上面提到的兩種。課堂教學的互動不僅包括師生之間的互動,還應該包括生生之間的互動,教師可以通過課堂提問的方式和學生交流,了解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情況,和學生分享學習的方法。教師要摒棄以往“師道尊嚴”的思想,要能夠彎下身來平等地和學生交流,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促使學生能夠主動地參加課堂的教學活動。除此之外,教師還可以充分地利用網(wǎng)絡平臺與學生進行互動,一方面可以豐富學生的視野,一方面可以打破時間和空間的界限,使師生之間的交流不僅局限于課堂上,還能很好地延伸到課外。
例如:在《桃花源記》教學中,教師就可以引導學生進行思考,文章中體現(xiàn)了陶淵明先生怎樣的心境?這個問題對于生活閱歷和認知能力都還有限的初中生來說可能還有一定的難度,教師就可以先將學生分成幾個小組進行討論,小組討論結(jié)束之后再在班級范圍內(nèi)進行討論,在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互動中,大家可以相互啟發(fā),教師聽取了學生的討論結(jié)果之后,也能更好地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同時在此基礎上教師也可以與學生分享一些自己的看法,這樣不僅能開拓學生的思路,也有利于和諧師生關系的營造,促使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遇到問題的時候,能夠主動地與同學交流,與教師交流。
二、營造良好的課堂互動情境
很多時候,要想提升學生的學習質(zhì)量,教師就需要重視為學生營造生動的教學情境,通過有針對性地為學生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激發(fā)學生參與課堂教學互動活動的興趣。為了提升課堂互動活動的有效性,教師可以積極地創(chuàng)新課堂互動的方式,除了師生間在課堂上的交流和學生在課堂上的討論之外,針對一些比較有趣的教學內(nèi)容,教師也可以鼓勵學生將課文改編成課本劇,以小組為單位進行表演,進而有效地活躍課堂教學的氣氛。教師可以將學生分成小組,小組內(nèi)學生可以自行分工,有學生負責寫劇本,有學生負責導演,有學生負責表演,課本劇排練的整個過程都是由學生獨立完成,教師只在必要的時候給予學生指導。這樣做的好處有兩點:一是可以讓學生身處課本中的情境中,進而更深投入地理解作品中人物的情感變化。二是可以激發(fā)學生參與學習的積極性,擴大學生的參與面,營造良好的課堂教學氛圍。
例如:在教學《背影一課》的時候,很多學生無法理解文中表達的情感,而這又是本節(jié)課教學的重點,教學中,教師就可以在課堂上為學生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鼓勵學生對課本中的內(nèi)容進行改編,以小組為單位對課本中描述的場景進行表演,實際的表演的環(huán)節(jié),學生的熱情都很高,通過身臨其境的表演,學生不僅理解了作者自己不知道什么時候才能再見到父親的悲傷之情,也體會到了父親對兒子深沉的愛,高質(zhì)量地達成了本節(jié)課的教學目標。在整個的準備和表演的過程中,學生為了能更好地還原文中的場景,使表演更富情感性,都會主動的研讀教材,一方面能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另一方面能提升課堂教學的趣味性,非常有利于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提升。
三、利用新的教學技術推動課堂互動
信息技術的發(fā)展,也帶動了教育領域的改革,為新時期的教學注入了新的活力,非常有益于提升課堂教學的效能。教師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就可以有意識的將新技術引入課堂中,利用一些輔助工具提升課堂教學的質(zhì)量。多媒體就是教師在課堂教學中經(jīng)常用到的一個工具,利用多媒體技術,可以將課本上原本抽象的知識變得簡單直觀,方便學生的理解。學生可以通過教師在課堂上呈現(xiàn)的圖片、視頻、音頻等資料,深化對原文的認識,進而更好地理解文章的內(nèi)容。借助現(xiàn)代的教學技術與學生進行互動的教學方式,能夠有效地豐富課堂教學內(nèi)容,拓寬學生的視野,深化學生的學習感受,進而使教師能收到更為理想的教學效果。
例如:在教學《蘇州園林》一課的時候,由于說明文的語言多比較枯燥,雖然蘇州園林很美,但是很多學生都不感興趣。針對這種情況,教師就可以利用多媒體為學生呈現(xiàn)有關蘇州園林的視頻、圖片材料,有了直觀的認識,學生就能更深刻地認識到蘇州園林設計上的精巧,在讀這篇文章的時候就不會感到枯燥乏味了,同時也實現(xiàn)了師生的有效互動。
綜上所述,新時期,課堂教學不再是學生學習的唯一渠道,學生的學習需求也開始發(fā)生了變化,教師只有重視與學生之間的互動,才能更好地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而提升初中語文課堂教學的針對性,促進課堂教學質(zhì)量的提升,同時也推動初中語文教學工作的有效開展。
(作者單位:甘肅省蘭州市第八十九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