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珊
流連于大理石、花崗巖石塊鋪砌成葡式碎石路上,經(jīng)過民政總署大樓墨綠色的門窗和堅如磐石的花崗石,在巴洛克風格的大三巴牌坊相伴下坐等夕陽的降臨……你會愛上澳門的美食、陽光,與澳門有關的新鮮創(chuàng)意。
“創(chuàng)意城市美食之都”,是2017年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為澳門加冕的嶄新頭銜。這也是繼“澳門歷史城區(qū)”被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遺產(chǎn)名錄》,“清代澳門地方衙門檔案(一六九三——一八八六)”獲列《世界記憶名錄》后,澳門又獲得的一張國際名片。
一時間,大家突然意識到,澳門這樣一座在珠江三角洲西岸不斷發(fā)光的“海上花園”,一直以來,吸引我們的都是它的歷史文化遺跡,東西交融的特色建筑,還有游人必去的大三巴牌坊和車水馬龍的新馬路。
但是澳門不僅因其多元化的旅游體驗聞名于世,多元的美食文化更獨具特色。澳門人口不到70萬,包含了中國人、葡萄牙人和菲律賓人等,正因為是多元的種族文化,讓澳門人不斷融合和創(chuàng)新,創(chuàng)造出別具一格的濠江滋味,咖喱美食、特色小吃、清淡粵菜系在這里都得到很好的交融。
澳門美食的底蘊深厚、傳承有序,名廚大師云集,餐飲品牌林立等因素,豐富的美食吸引了眾多游客的光臨,是澳門拿下這張“名片”的顯性因素。
澳門飲食文化體現(xiàn)了中葡文化的融合及和諧發(fā)展,薈萃了中西南北的美食特色,中國菜、葡國菜、日本菜、印度菜和泰國菜應有盡有,此外還有茶室、咖啡館、港式冰室、各種小吃店。游客必打卡的氹仔官也街,被稱為美食一條街,葡式蛋撻、木糠布甸、豬扒包、大菜糕、椰汁糕、芝麻餅、杏仁餅、肉脯肉干……澳門招牌小吃琳瑯滿目。當然,澳門也有許多靜靜躲在小街小巷里的小食肆,來往的都是回頭客。在澳門回歸祖國的20年間,不少澳門人也選擇在珠海烹飪美食,讓珠海人與澳門滋味再會。
好滋味 隱于市
感謝在各地遍地開花的澳門特色餐廳,讓身處珠海的我們,好像已經(jīng)非常了解這位鄰居的烹飪風格,隨便就能說出豬扒包、葡撻、馬介休這些菜名,仿佛了然于心它們的滋味。
但當看到詹仔記正宗澳門豬扒包的菜單時,還是會被那些密密麻麻的“包”所驚呆?!芭S桶?、奶油包、花生包、花生奶包、蛋包、芝士包、鮮油包、冰火菠蘿油、芝士蛋包、芝士蛋治、沙爹牛肉蛋治……”近40種不同口味不同品種的面包,僅僅占據(jù)了菜單的一小部分,還有不同口味、做法的粉面類,仔細分為干撈和帶湯,出前一丁和通心粉等不同類別。這份菜單被打印放大,成為餐廳的一面墻,第一次光臨的人總會遲疑一下,不知道該如何選擇,而熟客當然是利落地下單豬扒包。
位于香洲區(qū)翠華路的詹仔記正宗豬扒包,在鳳凰河沿河東路附近,店面不大,卻成為了不少食客嘴里“最好吃的豬扒包”,詹仔記吸引了不少嘴刁的老饕慕名而來。雖然此前早已在澳門吃過各種號稱“首家”“正宗”的豬扒包,但是詹仔記的豬扒包,仍然讓人感到驚艷?!笆且鸢€是咸包?”店員在下單時會拋出的一個專業(yè)問題。你可以根據(jù)自己的口味喜好選擇甜酥脆皮的菠蘿包,或者是外焦里酥的咸面包。此外,和我們吃過的豬扒包不一樣,原來詹仔記的豬扒包是可以加料的。想一飽口福的食客,會選擇加蛋、芝士、火腿腸、午餐肉等等,肉食愛好者則會再加塊豬扒或是雞扒等。
很難說哪種豬扒包的吃法是最正宗、最經(jīng)典的,在澳門的餐飲文化中,并不存在標準的食譜,只有“某某人”的做法。于是,在詹仔記即使每次都點豬扒包,但是吃到的味道也永遠不重樣。
而詹仔記的豬扒包做法,則是澳門人詹仔的做法,現(xiàn)在店鋪主要由他的弟弟詹迪文在幫忙經(jīng)營。詹氏兄弟原籍廣東,從小移民到澳門,詹迪文還記得1999年澳門回歸的時候,他正在澳門讀書。“一下子20年就過去了?!闭驳衔暮透绺绾髞碓诎拈T也工作過一段時間?!拔腋绺邕€是覺得自己喜歡做餐飲,學習了怎么做豬扒包,慢慢也在澳門開了茶餐廳?!?詹仔記2016年在沿河東路開業(yè),2019年初搬到步行十分鐘距離的翠華路,中午生意好的時候,還需要排隊。采訪時剛好遇到有人跟老板聊天,“雖然不住在這附近,但是想吃豬扒包的時候一定回來,即使在這附近跑了三次才找到店鋪?!?/p>
詹仔記的豬扒、面包都是現(xiàn)做現(xiàn)烤的,店里的服務員也是手把手教烹飪方法。烤的酥脆的面包能很好地吸收豬扒里的部分油脂,其獨特的芳香也能很好地滲透到肉里,彼此相得益彰。豬扒包裝碟上桌時,有食客或許會詫異為什么沒有餐具,店家直接在每張桌子上準備了手套,讓食客可以大口享受豬扒包的真材實料,大塊的豬扒,很容易從兩塊面包里面溢出來?!霸诟郯模缥绮投际呛芸焖俳鉀Q的,所以茶餐廳很受歡迎,菜式選擇很多,但是又可以快速吃完?!闭沧杏浀呢i扒包分量足,對于很多人來說,就相當于一份正餐,但是美味程度又足以消除半日工作的忙碌。
在兩塊面包和一塊豬肉之間,豬扒包這一幾乎成了澳門小吃的代表,蘊含著的是澳門特殊的歷史背景與文化。
2008年,被譽為“美食圣經(jīng)”的《米其林指南》首次推出港澳版時,澳門只有8家餐廳獲星級評定。11年后最新出版的《米其林指南香港澳門2019》中,澳門星級餐廳的數(shù)量增至19家。此外,還有米其林 “必比登推介”的澳門街頭小吃,這些小吃小店,就像是濃縮了澳門這座城市的魅力:一面絢爛,一面凡塵。
好滋味 兩地飄香
許多澳門人認為,澳門飲食的一大特點是高中低檔齊全。街邊的攤檔做得十分美味,這是澳門由來已久的特色。澳門的很多小食店都很有自己的獨特口味和高品質,比如內港的“水佬榮”,仁慈堂附近的“潘榮記”,半島的“檸檬車露”,氹仔的“咖喱文”等,都是好吃不貴。
雖然澳門人有著一脈相承的嶺南清淡粵菜口味,但是多元的文化背景,讓源自印度的咖喱在澳門也有了不同的版本,既有港式咖喱魚蛋小吃,也有正宗印度咖喱餐廳,也有融合了澳門特色與泰國口味的咖喱面店??о木褪且患覍iT出品咖喱美食的小店,在氹仔的咖喱文已經(jīng)有40多年歷史,而在珠海夏灣,分店咖喱文也不知不覺經(jīng)營了13年,擁有一大批忠實擁躉。
上午11點半達到夏灣咖喱文時,店里已經(jīng)坐著兩桌客人,有的是享受的一人食,有的是愉快的兩人聚餐。中午12點鐘,客人陸陸續(xù)續(xù)擠滿了店里,找到自己熟悉的位置,他們跟老板點頭示意打個招呼,大多是居住在珠海的澳門人。2006年在夏灣開設分店時,澳門的熟客得知后也紛紛來捧場,畢竟不少人都在享受著雙城生活的便利。
“咖喱牛腩面,要微辣、中辣還是不辣?”對于第一次光臨的食客,老板會詳細詢問口味和偏好?!皝砜о?,當時是要吃辣的?!币慌缘氖炜蛣t強烈推薦自己的心頭所好??оk蠲媸前拈T常見的美食,幾乎所有茶餐廳的菜單都會出現(xiàn),但是每家店的味道都會有所不同。咖喱文的咖喱偏辛辣,不像日式咖喱帶有水果的甜味, 在咖喱和辣椒對味蕾的一陣猛攻之后,椰汁的清香在唇齒間徘徊,帶來豐富的口感。而牛腩則是大塊地放在面上,竹升面清爽利口,雖然沒有精致的排盤和餐具,驚艷的卻是實實在在的口感。
當看到幾天沒見的老顧客時,老板則會詢問最近都在忙些什么??腿藙t笑答,“我只是沒出門,每天都叫你們家外賣的。昨天的小炒菜,前天的蛋炒飯?!薄皩?,那個都要走蔥的就是你點的。” 這些細微的飲食習慣,像是咖喱文與老顧客之間的暗號一樣。
窗外的陽光折射在桌面上的紅辣椒油、蜜糖,一份咖喱牛腩面、一杯凍檸茶、一份報紙,悠哉悠哉一個小時,街坊間的閑聊圍繞著共同認識的老友的近況,身體怎么樣了,孩子怎么樣了……仿佛澳門的生活慢調節(jié)奏正在珠海奏響。
澳門美食之所以能贏得無數(shù)人的向往,不單單是澳門美食的講究選材新鮮、追求本味、南北兼容、溫和含蓄,其背后是澳門人對美食“認真踏實”的態(tài)度,是一座城市“認真生活”的文化氛圍。
無論是詹仔記還是咖喱文,它們無一不是樸實的裝修風格,沒有千篇一律的網(wǎng)紅面孔包裝,而是以實實在在的食物打動人們。真材實料的食材,物超所值的分量,飽腹后的滿足感才是餐廳吸引客人的地方。
一個地方的人對飲食是什么態(tài)度,或許可以反映這個地方的人對生活的態(tài)度,乃至這個地方的文化氛圍。澳門人對美食的“認真踏實”,就是對自己的“認真”、對生活的“務實”。認認真真對待一飲一啄,這應該是澳門美食,留給我們更為深遠的回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