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珊
不知道從什么時候開始,逛菜市場,成了一件時髦的事情??臻g美學(xué)和生活美學(xué)在菜市場這個場景里,被熱愛生活的人無限放大。那些分門別類整齊羅列的菜蔬、新鮮的瓜果、摞得一層又一層的干貨、讓人眼花繚亂的香料,還有那些笑容可愛的攤主,他們極力地推銷著你再多買一把當(dāng)季的茼蒿,或是拿出剛出爐的葉仔、肉卷來討人歡心。四時風(fēng)物的變化,田園鄉(xiāng)愁的寄托,在菜市場得到落地。
但是,對于每日往返于珠海拱北口岸的澳門人來說,逛菜市場是再尋常不過的事情,他們選擇最佳時機(jī),輕車熟路地拐進(jìn)自己熟悉的菜攤,對最近的菜價行情了然于心,熟練地挑選著性價比最高的新鮮蔬菜,趕著回家煲一鍋靚湯,讓生活的滋味在慢火細(xì)熬中沉淀成一味熱愛。
沈從文曾這么描述菜場——“那一派空氣,一陣聲音,一分顏色,都能夠使我們覺得滿意!我們用各樣官能吃了那么多東西,即使不用口來吃喝,也很夠了?!蔽覀冇梦淖帧D片記錄下菜市場的空氣、聲音和顏色,而菜市場用空氣、聲音和顏色記錄下珠海澳門雙城鄰里之間的一種交際文化。
一派空氣
上午七八點(diǎn),珠海的陽光已經(jīng)熱辣,但是拱北迎賓路還沒開啟一天的熱鬧,路上的行人不多。難得看到拱北如此冷靜的一面,不像正午以后熙熙攘攘的喧囂,臨街的商店都還緊閉著大門。如果你愿意跨過迎賓南路,繼續(xù)穿行過迎賓廣場前的斑馬線,在粵華路會遇到幾個拖著手拉購物車的人,跟隨著他們的腳步,再往前走幾分鐘,就能看到拱北市場的招牌。拱北市場在拱北迎賓廣場的后面,菜市場南門毗鄰粵華路,從東門出來幾分鐘步行即可到達(dá)蓮花路。在這里,你會發(fā)現(xiàn),原來這個城市從不缺少早起的人。
趕早市的人在拱北市場的一樓和外圍,在腸粉和醬油的香氣里,吃著地道的早餐。手扶電梯前的攤位叫賣已經(jīng)熱火朝天,今天推薦的是養(yǎng)生生發(fā)產(chǎn)品,路過的人有的好奇看上兩眼,腳下的步子卻一刻也不停歇,邁上二樓的階梯進(jìn)入拱北市場的“心臟地帶”。
拱北市場的二樓主營蔬菜、臘味、干貨、土特產(chǎn)、雞蛋和糧油,還有一些燒臘鹵味店,三樓則是肉類、日雜、海鮮、冰鮮和淡水魚等。雖然距離拱北口岸有一個車站的距離,但是這里的環(huán)境是吸引很多澳門人采購的原因之一?!斑@里分幾層樓,空間比較寬敞,沒有嘈雜的環(huán)境,空氣也比較新鮮,有些澳門人也愿意走來這里買菜,還有一些批發(fā)的客人來進(jìn)貨?!痹诠氨笔袌龆墙?jīng)營腌菜咸菜攤位的梁姐,已經(jīng)在這開了十多年的攤位,酸豆角、酸筍、辣白菜等各色腌菜,還有火鍋底料等,有的是梁姐自己做的,有些則是拿貨?!拔议_店時間算短的,大部分都是做了幾十年生意?!丙u味區(qū)有一家橫掛著“慶祝28周年,獅頭鵝33元一斤?!钡臋M幅,像這樣在這里開了二三十年的攤位還有很多,大部分都是做街坊生意。
菜市場的攤位分布很有趣,在外圍的一般是熟食店、干貨和土特產(chǎn),核心位置一般被新鮮蔬菜、海鮮、肉類所占據(jù),茶果、餃子、云吞、丸子一樣樣只是點(diǎn)綴,海鮮、肉類、雞鴨、特產(chǎn)樣樣不可少。
櫥窗里擺放著河粉、米線的老奶奶,端出豆沙餡和花生餡的葉仔,兩塊錢一個已較拱北口岸市場的行情劃算很多,“那里十塊錢只能買到四個”,老奶奶還有一種自己秘制的土茯苓膏,配上蜂蜜,清熱解毒。而在不遠(yuǎn)處的菜攤位上,削了皮的土茯苓和沒有削皮還帶著泥的土茯苓在等待著好吃者們的挑選。
很難在菜市場里找到有名字的攤位,熟客們會認(rèn)準(zhǔn)攤位的位置和老板的名字。但是拱北市場里一家叫做“四川土特產(chǎn)”的店,輕而易舉地吸引著好奇者的目光。列序整齊的各種香料,香茅草、香葉、八角、茴香、草果、白蔻等等應(yīng)有盡有,像是一個個講述美食故事的繽紛圖譜。還有已經(jīng)配好的咖喱粉等,老板娘介紹,因為她這里香料齊全,所以吸引很多澳門人來購買?!案郯淖霾诵枰暮芏嘞懔希疫@里都有的,經(jīng)常有人來采購?!崩习迥镞€配制了一種小包裝的鹵料,5塊錢一包,里面有各種香料?!昂芏嗳艘操I這種的,鹵雞、豬腳都很好吃的?!钡昀镞€配有放鹵料的袋子,可謂一應(yīng)俱全。兼顧到廣東人的口味,店里還有各種辣度或者清淡的火鍋底料。
雖然拱北市場在七八年前進(jìn)行過裝修,但是這里仍像是一個歷史隧道,在并不寬裕的菜市場通道里,擠滿了好奇,各種味道糅雜在一起,壓縮展示了四季的變化。在討價還價中,重新觀察和發(fā)現(xiàn)四季,踐行廣東人所講的“春鳊秋鯉夏三黎”的規(guī)則,摘選春天的芽,夏天的瓜,秋天的海鮮和冬天的蘿卜。新鮮,是洋溢在菜市場空氣里的活力,也是最令人著迷的生命力。
一陣聲音
便攜式手拉購物車在地板上滾動發(fā)出的聲音,像是在催促著人們加快腳步。從拱北市場出來,一頭又扎進(jìn)耀眼的陽光里,沿著迎賓南路往拱北口岸方向走,經(jīng)過拱北口岸派出所,沿著一條熱鬧滿是早餐店、小吃店的小路往里面走,就可以看到寫著“拱北口岸市場”幾個大字的深藍(lán)色底白字的顯眼招牌。雖然拱北口岸市場只有兩層,但是在高德地圖上顯示,拱北口岸市場的面積比拱北市場大兩倍左右。
一樓和外圍區(qū)域除了常見的燒臘鹵味等熟食店,還設(shè)有雜貨、三鳥區(qū)域和水果街。明顯在這里,以產(chǎn)地為前綴的營銷方法更受青睞,“中山小欖農(nóng)家魚球王、三鄉(xiāng)坦洲雞鴨”的叫賣聲混雜著塑料袋的聲音、掃一掃付款成功的提示音,不絕于耳。100元三斤的正宗新會柑皮、白花薯等被擺放在水果攤位上最顯眼的位置。
二樓主營蔬菜、咸菜、醬品、蛋類、肉類、家禽類、水產(chǎn)魚類、燒味熟食、豆制品類,一走進(jìn)這里,仿佛看到了天南地北的土特產(chǎn),寧夏青菜、廣西芋頭、河南鐵棍山藥、潮汕粿條,好不熱鬧。白色的塑料牌子上寫著菜的名字和價格,有些蔬菜例如“打邊爐”的小馬蹄則需要提前預(yù)訂。在二樓的公秤臺,有許多買完菜的人在仔細(xì)查看自己的豐收成果,也有可能是兩只手已經(jīng)因為滿滿當(dāng)當(dāng)?shù)呢浳锒械剿崧?。手拉車幾乎是這些雙城買菜者的必配品,在整理貨物的同時,他們還跟同行的人交流分享一下哪個攤位的菜更便宜更靚。
雖然去菜市場蹓跶一圈能讓人心情大好,但是只逛不買,卻鮮少有人能做到。專門銷售貝類的攤位,不僅品種齊全,老板還會詳細(xì)介紹每種貝類的烹飪秘訣;在紅色燈光的照射下,塑料盆里游曳的魚類在宣告著自己的活力;那些還沾著泥土和水滴的青菜,是多么嬌嫩,很難抑制要購買的沖動,任誰看到這些,都會錯以為自己是一個能將菜市場和廚房無縫連接的米其林大廚。
拱北口岸市場還有兩種聲音是特別有趣的,一種是塑料桶碰撞的聲音。在許多攤位的天花板處懸掛著塑料桶,仔細(xì)一看原來是店家放錢的地方。雖然移動支付早已普及,但是很多澳門人在拱北手機(jī)信號不一定順暢,還是會帶著些現(xiàn)金,更加方便付款。還有一種聲音來自地產(chǎn)商銷售人員。在拱北口岸市場和口岸購物廣場中間,有一個室外攤位和室內(nèi)并存的菜市場——聯(lián)合商業(yè)街。在人擠人的通道里,西裝革履的年輕人,殷勤地幫白發(fā)蒼蒼的老人家拿著大包小包的菜。在老人家快速行走的步伐里,一邊走著一邊給老人家介紹樓盤,種種利好倒背如流。
在生活的喧囂伴奏下,再往前走,就是珠??诎顿徫飶V場,這里被許多珠海人稱為“地下”。在十多年前,口岸購物廣場是珠海人購物的必到之處,繁華一時,可謂珠海商業(yè)發(fā)展的重要地標(biāo),如今也迎來了20歲的生日。在珠??诎顿徫飶V場里,可以看到“慶??诎顿徫飶V場開業(yè)20周年”的牌子。指示牌也多了一個去向——“生活購物超市”,宣傳張貼的也是最新的菜價,在清晨,購物從服飾讓位給了蔬菜水果。
逛完這些市場,跟菜販老板們聊聊天,仿佛將他們的聲音熟記,對食材的辨別功力就增加一分。
一分顏色
無論是拱北市場還是拱北口岸市場,作為菜市場,它們不僅是珠海這座城市生活起居的一部分,還充滿著地域特色、文化烙印以及濃濃的人情味。
菜市場的顏色,不僅有翠綠、鵝黃、棗紅,還有白晝與黑夜。拱北的菜市場從每天黑夜的凌晨5點(diǎn)亮起燈,一直到上午9點(diǎn)左右,這里迎來一個早高峰,下午三四點(diǎn)迎來另一個高峰,一般到晚上7點(diǎn),天已黑透了,菜販老板們才打烊收攤回家。他們的熱情持續(xù)十多個小時,不僅用于精心打理自己的菜檔,展示物產(chǎn)的豐富與生活的富足,他們還會熱心向你推薦一份烹飪秘訣,分享新到的蔬果,在叫賣聲中與顧客交流。而當(dāng)你站在菜市場的門口,看著那些背著大包小包或是拖著購物車的人準(zhǔn)備回家,看看人間煙火,也覺得溫暖,看著新老城市居民的熱鬧,仿佛也有一桌家常飯菜在等待著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