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頔
摘要:鋁是中學常見的元素,也是中學教學中為數不多的能與氫氧化鈉溶液反應的金屬單質。作者研究了鋁粉與偏鋁酸鈉溶液的反應,分析了實驗現象,提出了偏鋁酸鈉溶液的作用,并進一步分析了鋁與氫氧化鈉溶液反應的過程。
關鍵詞:鋁粉;偏鋁酸鈉;實驗研究;證據推理
文章編號:1008-0546( 2019) 09-0094-02
中圖分類號:G633.8 文獻標識碼:B
doi: 10.3969/j .issn.1008-0546.2019.09.030
一、問題的提出
鋁與強酸、強堿溶液均能反應,這是中學元素化合物教學的重要內容,在元素周期律教學中同樣起到重要作用。有文獻表明[1],鋁不僅能與氫氧化鈉溶液反應,也能與氨水(pH=11.6)和碳酸鈉溶液(pH=12)反應,生成偏鋁酸鈉和氫氣,溶液中的氫氧根離子起重要作用。偏鋁酸鈉溶液也呈堿性,它與鋁是否可以反應?它與氨水、碳酸鈉溶液又有什么異同?筆者對此展開研究。
二、實驗過程與現象分析
[實驗1]鋁粉與蒸餾水和氫氧化鈉溶液(pH=13)反應的對比,見表1(鋁粉在實驗中過量,下同)。
由以上實驗可知,鋁粉無論在常溫下還是加熱后,都很難與水反應。常溫下鋁與氫氧化鈉溶液(pH=13)能反應,加熱后反應更快。由此說明,溶液中的氫氧根離子對鋁被氧化起到重要作用。有文獻[2]計算了鋁與水反應的熱力學數據,在298K時,鋁與水反應的熱力學趨勢很大,△G= -922.729kj/mol。因此,鋁粉很難與水反應的原因,主要是因為鋁粉表面致密的氧化膜對鋁和水的阻隔。
[實驗2]鋁粉與pH均為13的偏鋁酸鈉和氫氧化鈉溶液反應的對比(取偏鋁酸鈉固體,溶解后加入氫氧化鈉溶液,用pH試紙測其pH=13),見表2。
pH相同的兩種溶液,常溫下與鋁反應的速率呈現較大區(qū)別,可推知偏鋁酸鈉溶液能夠較快破壞鋁粉表面的氧化膜,但其機制尚不清楚。對白色沉淀進行研究,設計以下實驗。
[實驗3]取帶有白色沉淀的濁液分成兩份,經離心分離后得到固體。分別向兩份固體中加入氫氧化鈉溶液和鹽酸,沉淀未見明顯溶解。由此推知,該沉淀主要是a-Al203。
[實驗4]一段時間后進一步觀察現象,見表3。
氫氧化鈉溶液的pH不斷減小,原因是隨反應進行,溶液中的氫氧根離子不斷被消耗,至24小時pH降至10左右,雖然存在氫氧根離子,但其與鋁反應已經較難。偏鋁酸鈉溶液的pH至24小時后幾乎不變(依舊為13),說明其中的氫氧根離子濃度幾乎不變。其原因是:Al02+2H20=Al(OH)3+OH-,當溶液中的氫氧根離子與鋁反應時,偏鋁酸根離子的水解平衡不斷正移,使氫氧根離子不斷被補充。而且鋁粉與氫氧根離子反應又生成偏鋁酸根離子,使得偏鋁酸根離子也不斷被補充,偏鋁酸鈉溶液的濃度幾乎不變,因此反應至24小時后的溶液pH幾乎不變,大量白色渾濁的產生也是偏鋁酸根離子水解平衡不斷正移所導致的。由以上實驗可以推知,鋁粉與偏鋁酸鈉溶液的總反應,實際上是鋁粉和水的反應,即2Al+ 3H20=Al203+3H2↑,偏鋁酸鈉從宏觀上起到催化作用。
取實驗4中鋁粉和偏鋁酸鈉溶液反應至24小時后的濁液,經離心分離固體,向上層清液中滴加O.lmol/L鹽酸,出現大量白色沉淀。繼續(xù)滴加鹽酸,沉淀溶解。由此可知,上層清液中確實含有大量偏鋁酸根離子,證實其并未被大量消耗。
實驗4中鋁粉和氫氧化鈉溶液反應至24小時,出現了白色膠狀渾濁,其外觀與氫氧化鋁極為相似。分離出固體,加入鹽酸后固體完全溶解,證實其為氫氧化鋁。反應的初始階段,鋁粉和氫氧化鈉溶液反應,生成偏鋁酸鈉和氫氣,即2Al+20H-+2H20=2Al02+3H2↑,而后偏鋁酸根離子達到一定濃度后,偏鋁酸根離子催化鋁粉和水的反應,生成白色渾濁。但由于產生的偏鋁酸根離子濃度沒有另一組實驗高,因此至24小時后,反應幾乎停止。
三、結語
實驗結論:鋁粉和偏鋁酸鈉溶液反應的實質是鋁粉與水的反應,偏鋁酸鈉起催化作用,借助偏鋁酸根離子水解平衡的不斷移動,實現催化過程。
實驗教學是中學化學教學的重點和難點,開發(fā)適宜的實驗素材更是難上加難。本實驗從學生熟悉的知識人手,由鋁和氫氧化鈉溶液反應,經查閱文獻,分析鋁和碳酸鈉溶液反應,最終設計并完成鋁和偏鋁酸鈉溶液反應。在實驗過程中,始終圍繞中學化學的主干知識,包括氧化還原反應規(guī)律、偏鋁酸根離子的檢測、氫氧化鋁的檢測等。同時體現了核心素養(yǎng)中“證據推理與模型認知”“宏觀辨識與微觀探析”的要求,設計實驗方案,分析實驗現象,并基于粒子之間的相互作用,結合反應原理解釋問題,得出結論。本實驗可進一步轉化為中學化學實驗教學的案例,有待老師們開發(fā)。
參考文獻
[1]趙琦,林肅浩.鎂鋁原電池數字化實驗的意外——再探鋁與堿性溶液的反應[J].化學教育,2018,39(15):78-81
[2] 劉建良.單質鋁水解法制備高純氧化鋁的研究[D].昆明:昆明理工大學,2005: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