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文穎
摘要:教師的幸福感對教師的教學投入及教學效果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一些調查顯示,當下我國高校外語教師存在著職業(yè)倦怠等問題,而缺少幸福感是主要原因之一。目前,對高校教師幸福感影響因素的研究很多,但對影響的內在因素的研究卻寥寥無幾。本研究運用自我決定理論,從心理學視角,對吉林省某高校外語教師的幸福感影響因素之內在因素進行了定量調查和分析。研究結果表明:(l)與以前研究相比,高校教師的幸福感處于中等偏下水平;(2)幸福感主要受自主需求、能力勝任需求和關聯(lián)需求以及個人目標中的內在目標的影響。本研究結果有助于高校領導者有針對性地制定相關政策。同時本研究也檢驗了自我決定理論在中國國情下解釋教師幸福感的能力,并對目前我國高等教育改革背景下如何提高教師、特別是外語教師的幸福感提出了一些對策建議。
關鍵詞:自我決定理論;高校外語教師;幸福感;影響因素
doi:10.1608 3/j .cnki.16 71-15 80.2019.08.014
中圖分類號:G64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1580(2019)08-0059-04
幸福感,是指評價者對T作、家庭生活質量的總體認知和評價。當前,國內外學者運用一些理論從內部因素和外部因素兩方面對幸福感的影響因素進行了多層次研究。這些理論包括人格理論、判斷理論、動機平衡理論和活動理論。自我決定理論( Deci&Ryan,1985,2002)從心理方面對幸福感的影響因素中的內部因素進行了較為全面的詮釋。本研究運用自我決定理論,通過對吉林省某高校外語教師的調查分析,對其幸福感的影響因素進行研究。自我決定理論認為,幸福感是一種心理狀態(tài),自我的實現(xiàn)是快樂的源泉。自我的追求體現(xiàn)在心理和精神以及個人目標的追求上。因此,實現(xiàn)幸福感的途徑是心理和精神上的滿足及個人目標的滿足。根據(jù)自我決定理論,高校教師工作上的三個基本心理需求是自主、能力勝任和關聯(lián)。自主需求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對所做事情的自主權利的需求;能力勝任需求是指教師渴望擁有能完成教學任務并達到預期成果的能力;關聯(lián)需求是指教師在一個集體內知曉所發(fā)生的事情、參與相關活動、并被關心和尊重的需求(Deci&Ryan,1985,2002)。教師只有在上述三個基本心理需求得到滿足后,才能得到幸福感(Deci,et.al.,2004)。此外,自我決定理論還認為個人的目標是在充分認識個人需要和環(huán)境信息的基礎上由自我所做出的選擇(Deci,2001)。該理論把個人目標分為兩類:一類是內在目標,如對個人成長、有意義的關系和對社會奉獻的追求;另一類是外在目標,如對金錢、名譽和形象的追求。教師個人內在目標充分體現(xiàn)了教師的自我需求及其在學校和社會中的實現(xiàn)價值,其得到滿足后,幸福感才能提升( Deci,et.al.,2001)。高校外語教師亦是如此。也就是說T作中的三個基本心理需求的滿足和個人內在目標的實現(xiàn)是維持幸福的營養(yǎng)和要素,是外語教師賴以生存的基礎,是影響其幸福感的重要因素。
在信息化、大數(shù)據(jù)、智能化的今天,外語教師不僅面臨著中國的外語專業(yè)教育改革進入到全新的發(fā)展時期帶來的巨大壓力,而且還要肩負著把打造“高階性、創(chuàng)新性、挑戰(zhàn)度”的“金課”標準(吳巖,2019)應用到外語教育課程的新任務。追求課程的高階性要求外語教師的教學設計要致力于知識、能力、素質有機結合,課堂上要把使學生獲取多維的對象國語言知識和全面發(fā)展語言運用能力有機結合;外語專業(yè)課程教學的創(chuàng)新性要求課程教學內容要體現(xiàn)時代性與應用性,并且建立“任務一合作一反思”的學習模式,體現(xiàn)學生外語學習的探究性和個性化;提升學生的學業(yè)挑戰(zhàn)度要求教師要合理增加課程難度、拓展課程深度、擴大課程可選擇性。所有這些都要求外語教師在培養(yǎng)模式、教學方法、教學內容、考核方式等方面投入更多精力,采取更加行之有效的措施。
本研究在問卷調查的基礎上致力于從教師個體內部因素來研究其對幸福感的影響,著重了解教師的幸福感現(xiàn)狀、工作中的三個基本心理需求和個人目標,通過SPSS軟件系統(tǒng)對其與上述三方面的相關性等數(shù)據(jù)進行了統(tǒng)計、歸類和分析。
一、對象與方法
(一)調查對象
本研究通過問卷調查,對吉林省某高校100名外語教師生活中的幸福狀態(tài)、工作中的三個基本心理需求和個人目標進行了調查。問卷發(fā)出100份,收同100份,收同率為100%。本項研究的參加者在性別、年齡、工作選擇、海外留學經歷、教齡、受教育情況和職稱等方面都各有不同。在性別方面:男性教師所占比例為23%,女性教師所占比例為77%;在年齡方面:17%的教師年齡在30歲以下,63%的教師年齡在30~40歲之間,20%的教師年齡超過40歲;在教齡方面:39%的教師教齡在5~10年,35%的教師教齡在10~20年,8%的教師教齡在20~30年,3%的教師教齡在30~40年;在海外留學經歷方面:23%的教師具有海外留學經歷;在學歷方面:3%的教師具有博士學位,81%的教師具有碩士學位,16%的教師具有學士學位;在職稱方面:2%的教師具有教授職稱,21%的教師具有副教授職稱,61%的教師具有講師職稱,16%的教師具有助教職稱。值得一提的是,海外留學經歷對外語教師的語言能力有較大的影響。這種經歷能較大地提高教師的外語語言能力,并因此得到同行和學生們的認可,從而極大地提高教師自信心,并助力學生成績的大幅提高,看到學生的進步,教師成就感倍增。教師的成就感的增加,能力勝任的心理需求得到滿足,幸福感隨之遞增。
(二)調查方法
問卷以《生活中的幸福狀態(tài)調查表》(Kasser,2001),《工作中的三個基本心理需求調查表>( Ilar-di,1993),以及《目標調查表》(Ryan&Frederick,1997)為基礎,采用七級里克特(Likert)量表來測量調查對象對問卷中陳述的贊同或反對程度,即從(1)根本不真實到(7)完全真實。對所有數(shù)據(jù)準確輸入SPSS軟件后,進行描述性分析,其結果是:數(shù)據(jù)的偏斜度和峰度介于土1之間,各項數(shù)據(jù)的正態(tài)性和同質性都處于正常的范圍內。三個問卷調查表中的數(shù)據(jù)的a值、均值和標準差,均處于正常范圍內,見表1。
二、結果
本項研究以問卷為調查工具,以吉林省某高校100名外語教師為研究對象,通過三個問卷來調查高校外語教師的生活幸福狀態(tài)、工作中的三個基本心理需求和個人目標,進而同答本項研究所提出的研究問題:1.高校外語教師的幸福狀態(tài)如何?2.哪些因素與高校外語教師的幸福狀態(tài)相關?
本項研究的第1個問題是高校外語教師的幸福感狀態(tài)。問卷《生活中的幸福狀態(tài)調查表》利用量表測量教師在過去幾個月內的生活動力、生活激情和生存狀態(tài),進而檢測教師的幸福感狀態(tài)。數(shù)據(jù)的頻率分析表明:均值為28.98,范圍在9~42,該數(shù)據(jù)顯示教師的幸福感處于中等偏下狀態(tài)。
本項研究的第2個問題是測量哪些因素與高校外語教師的幸福狀態(tài)息息相關?為此,該研究利用三個量表來測量相關因素,用典型相關性分析法來詮釋數(shù)據(jù)。分析結果表明,高校外語教師的幸福感與教師的三個基本心理需求(即自主、能力勝任和關聯(lián))呈正相關,相關系數(shù)分別為0.52、0.51、0.52。與外在目標中的“金錢”“地位”“形象”的追求以及內在目標中的“關系”呈負相關,相關系數(shù)分別為0.26、0.22、0.25和0.32,也就是說教師的幸福感與金錢、地位、形象和社會中的關系相關度較小,而與教師“個人成長”“對社會貢獻”呈正相關,相關系數(shù)分別為0.484和0.544。由此得出,教師的幸福感的影響因素主要為教師的工作中的三個基本需求即自主、能力勝任、關聯(lián)以及教師的個人成長、對社會的貢獻等。數(shù)據(jù)相關性矩陣如表2所示。
三、討論
該研究運用自我決定理論對吉林省某高校外語教師的幸福狀態(tài)、工作中的三個基本需求和個人目標進行了調查,發(fā)現(xiàn)其幸福狀態(tài)大體處于中等偏下水平;自主、能力勝任、關聯(lián)和個人的成長、對社會的貢獻等因素是影響高校外語教師幸福感的內在因素?;谝陨涎芯拷Y果,筆者提出以下解決對策及建議。
(一)提高教師薪酬,使其全身心投入教學
研究結果表明,吉林省高校中仍有一部分外語教師在校外從事第二職業(yè)( Lu,2008),而從事第二職業(yè)的主要原因是工資低。教師們認為自己的工資低,迫于物價及家庭生活的壓力,只好尋找第二職業(yè)貼補個人及家庭開銷。當教師從事其他工作時,除非這一工作與他現(xiàn)從事的工作一模一樣,否則就是在削減他們建立滿足能力勝任需求的機會和程度。同時,從事第二職業(yè)會使他們?yōu)槁殬I(yè)發(fā)展奉獻的時間相應減少。因此,學校領導應該考慮適度增加教師的薪酬,讓教師為他們的收入感到滿意,認同投入產出比,從而滿足教師的能力勝任心理需求,增加幸福感,進而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學第一線。
(二)改善管理模式,滿足教師自主需求
本項研究的結果表明:自主需求體現(xiàn)在教師對做事情的白治權利的需求。教師自主需求的滿足使教師有權利選擇去做自己喜歡的并且有價值的事情,是自己行為的支配者。如果教師的自主需求得到支持,他們的幸福感也會增加。如在學校,經常性地讓教師參與學校相關政策的制定,為學校建設出計獻策,讓教師真正成為學校的主人、主題和主角,久而久之,也會極大地提升教師的工作滿意度(De-Cl,et.al.,2001)。這種有效性和工作的滿意程度對教師的態(tài)度和幸福感的影響至關重要。
(三)增加教師個人業(yè)務發(fā)展機會,滿足能力勝任需求
能力勝任是教師渴望完成教學任務并達到預期成果的能力,是教育發(fā)展的核心。無論教授何種課程,教師都有達到最佳教學效果的愿望。高校外語教師需要有廣博的學術知識、充足的教學資源和進修出國深造的機會,這樣才能有效地提高自己的業(yè)務水平,并將這種能力奉獻于教學中。面對新知識、新要求和新壓力,切實提高教師的個人業(yè)務,實現(xiàn)教師的個人發(fā)展目標,滿足教師的幸福感,完成對社會的奉獻勢在必行,必須先行。
(四)有效開展學術活動,滿足關聯(lián)需求
關聯(lián)需求是教師在學校中參與學術和相關活動、在集體內被關心和尊重的需求。作為教師工作和學習的場所,學校有責任給教師提供學術以及相關活動,以便使其知曉世界正在發(fā)生的和將要發(fā)生的事情。這一方面能增加教師的安全感,另一方面也能通過一些活動,增進他們與同事、學生和學校的關系,被同事、學生和學校信任、理解、支持和認同,多維提升幸福感。
高校教師幸福感的滿足將進一步激發(fā)教師對教育事業(yè)的熱愛。教師的幸福也意味著教育幸福和社會幸福。因此,希望該研究能幫助教育管理者制定“人人是人才,人人能成才”的政策,把教師這個人才當作學校建設的第一戰(zhàn)略資源,幫助教師在工作中建立幸福感,最大限度地發(fā)揮其主動性、積極性和創(chuàng)造性,助力教學質量提高,打造外語學科的“金課”,為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供更加優(yōu)質的人才和智力支撐,造福于國家和人類。
[參考文獻]
[1] DECI E L RYAN R M Intrinsic motivation and self-determi-nation inhuman behavior[M]New York: Plenum Press,1985
[2] DECI E L'RYAN R M,GAGNE M,et al_Need satisfaction,motivation, and well-being in the work organizations of a fonner East-ern Bloc country [ J].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Bulletin?2001
[3] DECI E L, VANSTEENKISTE M. Self-dctcnnination theoryand basic need satisfaction: Understanding human development in posi-tive psychology [ J ]. Ricerche di Psichologia, 2004( 01 ).
[4] DECI E L, RYAN R M. Handbook of Self-Detennination Re-search [ M ] .New York: the University of Rochester Press,2002.
[5]ILARDI B C, LEONE D, KASSER R, et al. Employee and su-pcrvisor ratings of motivation: Main effects and discrepancies associat-ed with job satisfaction and adjustment in a factory setting [J ]. JournalofApplied Social Psychology 1993 ( 21 ).
[6] LU H L. Survey of teachers in higher education institutionswith second jobs [ Jl. Chinese Education and Society, 2005 ( 06 ).
[7] RYAN R M, FREDERICK C M. On energy, pcrsonality andhealth: Subjective vitality as a dynamic reflection of well-being [J].Journal of Personality, 1997 ( 03 ).
[8]吳巖 :中圍高校更應超前識變 .積極應變 .主動求變 [EB/OL]. ( 2019- 04- 10 ) [ 2019- 04- 12]. http://education.ncws.cn/2019- 04/lO/c_121010458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