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茜琳
(重慶市陸軍軍醫(yī)大學第一附屬醫(yī)院腎科,重慶 400038)
近年來連續(xù)性腎臟替代療法的應用逐漸增加,并與自動腹膜透析療法成為重癥急性腎衰竭的兩種常見治療方法??紤]到這類患者無法有效排出體內(nèi)代謝物質(zhì),因此多通過血液透析法協(xié)助排除這些物質(zhì)。
選取我院2017年7月~2018年6月期間來我院治療的患者208例患者,并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各104人)。所選患者均為重癥腎功能衰竭患者,其中觀察組:男性患者72例,女性患者32例,年齡區(qū)間29~71歲。觀察組患者中,慢性小球腎炎患者35例,結節(jié)性腎炎患者26例,急性尿毒癥患者尿毒癥患者20例,腎結核患者23例;男性患者69例,女性患者35例,年齡區(qū)間20~74歲。對照組患者中,慢性小球腎炎患者37例,結節(jié)性腎炎患者24例,急性尿毒癥患者尿毒癥患者21例,腎結核患者22例;兩組患者一般資料具有可對比性P>0.05。
觀察組采用了連續(xù)性腎臟替代療法,每天更換一次置換液(乳酸鹽/碳酸氫鹽),生物相容性膜選擇了連續(xù)性腎臟代替機和血濾器。實施透析前,根據(jù)患者出血情況做好血管回路選擇(220~280 ml/min)。實施透析過程中還需持續(xù)進行補液,整個治療時間控制在11~18h之間。對照組則仍采用自動腹膜透析療法,即:完成局部麻醉后開始腹腔置管術治療,同步采用血液透析治療?;颊咴谥委煹那? d內(nèi),每天透析量控制在1.5 L,然后增至2.0 L。兩組患者都按照每周5次的頻率進行治療,腎功能恢復后方可停止。
對比兩組數(shù)據(jù),尿素氮、血肌酐、急性蛋白;治療前后兩組血液流動力;兩組并發(fā)癥情況。
本研究所用統(tǒng)計軟件為SPSS 19.0,并以±s表示計量資料,兩組比較行t檢驗,組間比較行x2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治療前,兩組腎功能指標無差異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完成后觀察組相關數(shù)據(jù)明顯低于對照組(見表1)。
表1 廉租治療前數(shù)據(jù)對比(±s)
表1 廉租治療前數(shù)據(jù)對比(±s)
組別 n 尿素氮(mmlol/L) 急性蛋白(mg/L) 血肌酐(μmol/L)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觀察組 104 36±8 16±5 45±9 25±4 787±84 323±49對照組 104 37±8 29±7 45±10 36±5 788±86 419±54 t/0.411 8.011 0.157 13.029 0.499 11.009 P/>0.05 <0.01 >0.05 <0.01 >0.05 <0.01
就兩組血流動力對比來看,治療前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觀察組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P<0.05(見表2)。
表2 兩組血流動力指標對比(±s)
表2 兩組血流動力指標對比(±s)
組別 n CI[L/(min·m2)] HR(min) MAP(mmHg)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觀察組 104 3.9±0.5 4.6±0.8 120±9 81±9 55±6 65±6對照組 104 3.9±0.7 4.1±1.3 119±11 93±10 55±7 60±9 t/0.234 4.011 0.157 6.986 1.394 7.198 P/>0.05 <0.05 >0.05 >0.05 >0.05 >0.05
本研究討論了重癥急性腎衰竭這一常見危重癥。并就血液透析治療中的連續(xù)性腎臟替代料大與自動腹膜透析療法進行分析。通過分組對比發(fā)現(xiàn),連續(xù)性腎臟替代療法通過創(chuàng)建血管回路,有效提升了血流力的穩(wěn)定性,同時有效改善酸中毒的情況。采用連續(xù)性腎臟替代療法可有效清除尿素氮、肌酐等。同時通過排出患者體內(nèi)多與水分保證腎臟微循環(huán)更為通常,減少臟器的損傷。雖然腹膜透析治療技術具有明顯優(yōu)勢,且操作較為簡單。但該方法受設備價格較高影響,整體治療還有一定局限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