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娟
課程標準對一年級數(shù)學下冊《認識鐘表》這一單元的具體要求是:“在現(xiàn)實情境中,能正確認識整時、幾時半、剛過幾時和快到幾時”。而教材也設計了與此相關的三個層次的內(nèi)容:1、整時2、幾時半3、大約幾時。針對一年級孩子對于時間的懵懂認知以及貧乏的生活經(jīng)驗,根據(jù)低段數(shù)學課堂教學實效性不高的現(xiàn)狀,我認為在教學《認識鐘表》這一內(nèi)容時,作必要的鋪墊,抓教學重點來提高數(shù)學課堂教學實效性是大可為的。
一、作鋪墊抓三個重點
“鋪墊”是指事物發(fā)展過程中的前期準備工作,而課堂教學中的鋪墊是教師有意識地為學生學習后續(xù)內(nèi)容提供準備,使之形成合理認知結構的一種教學藝術?!爸攸c”是同類事物中的重要的或主要的部分。近義詞有:中心、核心、主要、重心、要點?!墩J識鐘表》這一單元教材主題圖給出的數(shù)學信息是“小女孩7時起床”,由此引入本單元的教學:你知道她早上什么時間起床的嗎?怎么可以按時起床呢?一年級的孩子從生活經(jīng)驗可以知道平時7時起床,可對于時間的認知僅僅是耳朵里聽到的,口里說出的,心里卻沒有時間的概念,怎么去認識時間呢?所以主題圖下出現(xiàn)了各式鐘表,且突出了時針、分針,并讓學生議一議“你在鐘面上發(fā)現(xiàn)了什么?”這個議一議的環(huán)節(jié)便是必要的鋪墊,是認識“整時、幾時半、大約幾時”的知識立足點。
重點一:時針、分針、秒針的區(qū)別
鐘面上首當其沖的是時針、分針、秒針,學生必須分清才能辨認時間。在教學這一環(huán)節(jié)時,首先讓學生從長短上來辨認,其次從它們前進的速度上來辨認,再結合這兩方面的認識來強化印象。我設計了兩個問題:“誰最快,它怎么可以跑這么快呢”“誰最慢,它怎么跑得這么慢呢?”在這一問一答中,幫助學生建立認知:秒針腿最長,所以它跑得最快啦,時針腿最短,它自然跑得最慢啦!分針啊,不是最長也不是最短,所以不是最快也不是最慢。然后明確告訴學生以后的學習中我們只看時針和分針就能知道時間了,以此鋪墊,學生便重點關注時針和分針,“時針長,分針短”,兩相比較對于時針和分針的認識就明晰了。
重點二:12個數(shù)字的作用以及順時針方向
鐘面上的數(shù)字認識看似簡單,實際上卻包含了很多知識點,對這一環(huán)節(jié)的教學有必要放慢節(jié)奏,層層遞進,一環(huán)扣一環(huán):a、“鐘面上有多少個數(shù)字?”b、“這12個數(shù)字是從幾到幾呢?——1到12 ” c、“他們是怎樣排列的呢?起點是誰呢?終點又是誰呢?為什么表示起點的數(shù)字0沒有呢?”12所在的位置便是0的位置,它既是起點又是終點。學生舉起手指順著數(shù)字的方向走一圈,請記住剛才的方向就是時針分針前進的方向,我們叫做順時針方向。這時為何要強調(diào)起點與終點呢,這其實是為教學整時與幾時半作準備,分針從“起點12”走到終點12就是一圈,也就是一個整時,同樣,從起點12走到6走了半圈,突出“半”的意義,學生就容易明白為什么整時分針會指著12,幾時半分針指著6,而不是死記硬背。
重點三:認識大格小格,時針走一大格等于分針走一大圈。
二、兩個實效性體現(xiàn)
“實效性”是指實施的可行性和實施效果的目的性,多用于法學領域。實施的可行性是方案的創(chuàng)意、設計、理念、以及使其操作的可行性,而實施效果則是目的的到達程度或結果。在教學中,可以理解為通過老師在課堂教學傳授知識的過程中,重視對學生學習方法的指導,讓學生學會學習,它的實質(zhì)在于變重教為重學,變被動為主動,它蘊含著學習內(nèi)在力量轉接新的學習能量的生成和積淀,切實提高學生的學習素質(zhì)和學習能力。
(一)總結方法,提升能力
會認時間,會撥時間是學生學習這一單元最基本的認識目標,而根據(jù)時間畫出時針和分針則是本節(jié)課的一個難點,出現(xiàn)在了課后思維拓展,這一內(nèi)容實際上是鞏固和強化孩子們對時間的認識,同時檢驗他們對這一知識的掌握能力。我認為畫鐘表從三個方面檢驗了這一能力,一是時針和分針的長短是否準確,不管是“認”、“撥”還是“畫”學生的腦子里都應有固化印象,“分針長時針短”。二是時針和分針的位置,在這一點上,我尤其注重當‘6時“12時”“9時”“3時”這幾個時刻,3時和9時時針和分針一定要在水平直線和豎直直線上形成直角,6時和12時則形成一條直線;“3時半”“9時半”“6時半”“12時半”時針一定是過了“3、6、9、12”,所以會有傾斜的角度,而不是水平直線,這一重點更有助于學生把時間“形象”的畫在腦子里。
(二)確立正確價值觀
僅僅只是認識時間,那這樣的課堂教學還有失淺薄,抓好重點,找準契機,傳遞情感,獲得共鳴,體會時間的價值是對這一課堂教學的升華,我讓學生眨一下眼睛體會1秒,帶領學生從1有節(jié)奏地拍手數(shù)到60感受1分鐘,齊唱時長54秒的歌曲《時間像小馬車》來體會大約一分鐘。通過撥時間知道順時針,并強調(diào)時針和分針都不能倒著走,所以時間只要過去了便不會再回來,就如同我們永遠回不到昨天,順勢引導學生感悟,我們要珍惜現(xiàn)在的每分每秒,不浪費時間。在課堂總結之后,通過開始的歌曲和讀“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這句俗語引領學生獲得情感力量,樹立正確的時間觀念。
通過《認識鐘表》這一內(nèi)容的課堂教學,我認為教學中作鋪墊抓重點,讓學生主體獲得明確的認識,提高學生的學習素質(zhì)和學習能力,實施正確的教學方法,用真摯的情感,做鋪墊抓重點才能提高我們的數(shù)學課堂教學實效性!